- 年份
- 2024(10789)
- 2023(15574)
- 2022(13353)
- 2021(12434)
- 2020(10388)
- 2019(23846)
- 2018(23648)
- 2017(45939)
- 2016(24657)
- 2015(27665)
- 2014(27803)
- 2013(27574)
- 2012(25660)
- 2011(23452)
- 2010(23813)
- 2009(21780)
- 2008(21084)
- 2007(19015)
- 2006(17147)
- 2005(14991)
- 学科
- 济(119803)
- 经济(119700)
- 管理(70062)
- 业(65326)
- 企(52425)
- 企业(52425)
- 方法(44436)
- 数学(38348)
- 数学方法(37920)
- 农(30387)
- 地方(30103)
- 中国(29416)
- 业经(25374)
- 财(23961)
- 学(23184)
- 农业(20580)
- 制(19001)
- 贸(18659)
- 贸易(18648)
- 易(17993)
- 地方经济(17481)
- 环境(17017)
- 和(16888)
- 理论(16730)
- 策(15780)
- 技术(15586)
- 产业(15350)
- 银(15287)
- 银行(15243)
- 融(15210)
- 机构
- 学院(355019)
- 大学(354328)
- 济(152827)
- 经济(149624)
- 管理(140105)
- 研究(123939)
- 理学(120339)
- 理学院(119002)
- 管理学(117072)
- 管理学院(116444)
- 中国(91558)
- 京(75874)
- 科学(73804)
- 财(67599)
- 所(61728)
- 研究所(55874)
- 中心(55312)
- 农(53493)
- 财经(53373)
- 江(53105)
- 业大(49607)
- 北京(48461)
- 经(48319)
- 范(47648)
- 师范(47288)
- 经济学(46140)
- 院(44934)
- 州(43058)
- 农业(41291)
- 经济学院(41176)
- 基金
- 项目(236322)
- 科学(185927)
- 研究(177178)
- 基金(169887)
- 家(146451)
- 国家(145214)
- 科学基金(124832)
- 社会(112067)
- 社会科(106218)
- 社会科学(106191)
- 省(92076)
- 基金项目(89782)
- 教育(80468)
- 自然(78935)
- 自然科(77009)
- 自然科学(76996)
- 划(76818)
- 自然科学基金(75578)
- 编号(73004)
- 资助(70101)
- 成果(60063)
- 重点(52648)
- 发(52363)
- 部(52165)
- 课题(50645)
- 创(48628)
- 国家社会(45648)
- 创新(45319)
- 教育部(45021)
- 项目编号(44454)
- 期刊
- 济(178935)
- 经济(178935)
- 研究(111601)
- 中国(69159)
- 管理(53598)
- 学报(50838)
- 农(49862)
- 财(49069)
- 科学(48584)
- 教育(40627)
- 大学(39178)
- 学学(36602)
- 农业(34418)
- 技术(32624)
- 融(32053)
- 金融(32053)
- 经济研究(28747)
- 业经(28384)
- 财经(26444)
- 经(22852)
- 问题(22764)
- 图书(19334)
- 技术经济(19044)
- 理论(16957)
- 业(16912)
- 现代(16896)
- 贸(16840)
- 科技(16431)
- 商业(15913)
- 世界(15477)
共检索到538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煜 张雪凯
在研究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事实的基础上,遵循外生政策冲击作用内生变量,诱发均衡变化,进而推动政策实施效果的统一思路,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一项政策冲击,将显著推动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和承接产业转移,同时,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又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水平提升。最后,提出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即实现政府产业发展治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晓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欧亚的广阔经济带,同时也是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平台,被誉为当今世界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陆上通道将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从而提高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打破海洋垄断的传统经济格局,形成平衡制约、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新局面。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意义,并阐明产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带内各区域的产业优势,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超
文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中心-外围"模型,分析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个均衡使得产业集聚于一个地区,形成产业集聚。文章采用区位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产业集聚度的相关特征事实进行描述,并从中归纳总结,挖掘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2018年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变化趋势以及2018年六个细分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最后,根据相关研究并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国际化以及规划国际枢纽城市等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集聚的形成。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产业集聚 区位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超
文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中心-外围"模型,分析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个均衡使得产业集聚于一个地区,形成产业集聚。文章采用区位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产业集聚度的相关特征事实进行描述,并从中归纳总结,挖掘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2018年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变化趋势以及2018年六个细分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最后,根据相关研究并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国际化以及规划国际枢纽城市等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集聚的形成。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产业集聚 区位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婷婷 潘宇
本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市的发展现状,构建产业结构和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丝路沿线9个省市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产业结构和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产业结构与金融集聚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各省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小,金融集聚综合发展水平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产业结构与金融集聚耦合协调总体为一种低水平耦合,呈现出一种"北低南高,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从时序来看,各省产业结构与金融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婷婷 潘宇
本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市的发展现状,构建产业结构和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丝路沿线9个省市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产业结构和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产业结构与金融集聚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各省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小,金融集聚综合发展水平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产业结构与金融集聚耦合协调总体为一种低水平耦合,呈现出一种“北低南高,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从时序来看,各省产业结构与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发展逐渐提高。据此,本文提出了各省差异化发展,区域内部加强合作,构建综合交通与信息网络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超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如何发挥本地优势,采取何种路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西部各省区市仍在研讨和摸索之中。基于此,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在分析有利支撑和不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路径:发挥区位优势,加快交通物流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产业合作;着眼货币流通,强化金融合作;传承历史文化,加强文化旅游合作;搭建多种平台,拓宽沟通贸易渠道,为西部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 战略路径 陕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贵浩 张建伦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与我国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可以带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矛盾、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本文对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双方的资源和产业现状提出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洪志
产业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落脚点。通过逻辑梳理,形成以物流产业建设为先导,能源产业建设为核心,旅游产业建设为延伸,金融产业建设为保障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体系。进一步,为保障这些产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出两条基本建设机制,即多国合作机制与跨境问题处理机制。这些机制既保障产业建设的有效合作,也注重问题的及时处理,以期实现合作共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卓乘风 白洋 邓峰
文章采用DEA-Windows法测算出2004-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创新效率,在控制创新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交叉模型考察了产业转移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异质性杠杆作用;并进一步对不同基础设施的最优投资结构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经济带各地区本地创新活动会抑制要素关联地区的创新活动;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带各地区创新能力;尽管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相比一般性基础设施,其"撬动"产业转移发挥创新效应的杠杆作用更为显著;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当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超越9.4%时,产业转移对丝路带地区创新能力的边际效应有所削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远 王盛兰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从研究样本均值角度、区域角度和年度指数变化角度对2009-2015年的区域金融效率进行实证研究,以分析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前沿的我国西部地区金融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对我国西部地区金融效率有显著影响,在剔除外部环境等因素后,金融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了20.4%;在研究期间,西部各省市的金融效率均呈上升趋势,西北地区的金融效率提升较为明显;各省市金融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水平进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 远 王盛兰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从研究样本均值角度、区域角度和年度指数变化角度对2009-2015年的区域金融效率进行实证研究,以分析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前沿的我国西部地区金融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对我国西部地区金融效率有显著影响,在剔除外部环境等因素后,金融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了20.4%;在研究期间,西部各省市的金融效率均呈上升趋势,西北地区的金融效率提升较为明显;各省市金融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水平进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围绕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外汇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创新,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金融开放新格局,助推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发挥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围绕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外汇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创新,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金融开放新格局,助推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发挥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新蜀 张洪振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