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0)
2023(17577)
2022(15136)
2021(14064)
2020(11654)
2019(26576)
2018(25990)
2017(50626)
2016(27194)
2015(30186)
2014(30216)
2013(29383)
2012(26966)
2011(24120)
2010(23883)
2009(21654)
2008(20704)
2007(17892)
2006(15518)
2005(13138)
作者
(75832)
(63535)
(62633)
(59958)
(40340)
(30382)
(28525)
(24973)
(24163)
(22355)
(21588)
(21338)
(19875)
(19752)
(19696)
(19356)
(18950)
(18836)
(18085)
(18083)
(15516)
(15367)
(15231)
(14564)
(14249)
(14040)
(13780)
(13760)
(12680)
(12476)
学科
(111740)
经济(111623)
管理(77654)
(74484)
(59550)
企业(59550)
方法(51290)
数学(45523)
数学方法(44921)
(34109)
(29952)
中国(29570)
地方(26647)
业经(25219)
农业(23440)
(21973)
(19228)
贸易(19221)
(18608)
(18384)
环境(17641)
(17029)
财务(16955)
财务管理(16920)
理论(16834)
技术(16662)
(16388)
企业财务(16027)
(15307)
(15259)
机构
学院(379293)
大学(378299)
(154332)
管理(153735)
经济(150988)
理学(134578)
理学院(133105)
管理学(130690)
管理学院(129999)
研究(124896)
中国(91189)
(78504)
科学(76935)
(69598)
(60715)
(58956)
中心(57566)
财经(56253)
业大(55824)
研究所(55580)
(54724)
(51423)
(51409)
师范(51008)
北京(48611)
经济学(46833)
(46163)
农业(45598)
(44000)
经济学院(42518)
基金
项目(270079)
科学(214733)
研究(198321)
基金(197633)
(171301)
国家(169882)
科学基金(147856)
社会(126828)
社会科(120255)
社会科学(120224)
(105722)
基金项目(105150)
自然(96221)
自然科(94024)
自然科学(94003)
自然科学基金(92281)
教育(91304)
(88295)
编号(80939)
资助(80862)
成果(64103)
重点(60061)
(59744)
(57917)
(55770)
课题(55112)
国家社会(52308)
创新(51999)
教育部(51624)
科研(51412)
期刊
(162496)
经济(162496)
研究(109857)
中国(66421)
学报(56759)
科学(54369)
(53982)
管理(53631)
(50787)
大学(44085)
学学(41618)
教育(40335)
农业(37663)
技术(33242)
(30891)
金融(30891)
业经(28303)
财经(26167)
经济研究(25867)
(22398)
问题(21423)
图书(18498)
资源(18046)
技术经济(17976)
(17887)
科技(17881)
理论(17512)
统计(17326)
(17295)
现代(16704)
共检索到537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侯新烁  杨汝岱  
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和农村间有偏向的政策导向以及人口跨省流动密不可分。本文基于31个省市2002—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构建政策偏向指标并匹配经济数据,利用动态变系数空间计量模型展开实证检验,揭示了影响城乡差距变动的异质空间互动效应和机制渠道。结果表明:政策偏向能否发挥弥合差距的作用依赖于具体的"行动"以及人口配置条件;人口并非趋于流向城乡差距较小的省份,对输出地和输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相异;政策偏向和人口流动的异质空间互动过程是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重要机理,针对特定的人口流动模式配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迟诚  
依据城乡居民不同收入来源所做的城乡基尼系数测算与分解表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影响因素;而基于灰色关联的实证检验表明,政府的城市偏向型经济政策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政策原因。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调整政府的城市偏向型经济政策,以及制定更加均衡和谐的发展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世军  周勤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明显扩大。本文通过构建城乡收入差距两部门测度模型和回归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的中国城市偏向政策逐渐改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向非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偏移。其结果造成城乡居民在非劳动收入上尤其是在转移性收入上的差距扩大趋势更为明显,并直接导致了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而城镇化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减弱以及城乡经济悬殊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从侧面反映出政策偏向的弊端凸显。改变这种城市偏向政策,实现务工农民市民化待遇迫在眉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崧  罗强强  
公共政策偏向导致云南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城乡博弈机理分析基础上,运用"两部门"模型测度法,测算出1981年~2011年云南省城乡居民主要收入差距与非主要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率。另外,选取与公共政策紧密相关的指标构建计量模型,并结合贡献率测算数值,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从公共政策偏向视角对云南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机理解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傅勇  
中国转型以来的城乡分化趋势根源于渐进式道路中城乡二元体制的留存。通过引入集体行动逻辑的博弈分析,本文认为这种“落后”制度得以维持的原因是因为在影响政策偏向的竞争中,与城市部门相比,农村部门存在数量悖论。最后,文章从政府目标、城市化道路和二元体制改革次序等方面详细讨论了扭转政策偏向的可能动力来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开明  
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容易出现城市偏向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偏向与城乡差距的理论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城市偏向政策影响城乡差距的效应进行回归估计和检验。结果发现,城市偏向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固定资产投资及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越明显,城乡差距越大。现阶段我国经济及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城乡差距产生正效应,城市化及开放程度提高则具有负效应。受之启示,消除二元结构、扭转城市偏向及推进城市化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春山  刘长风  李何鹏  
我国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背后成因与破解路径,学界已经给出了多元的经济解释。本文从资源聚集和偏向的视角,重新解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原因,并指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资源聚集产生的存量效应、资源偏向和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失效。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政府必须着眼于长期性地改善资源分配和集聚模式,积极引导资源和财富由城市向农村的辐射,加大对农村资源政策的各项倾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许宏伟  
土地财政具有显著的城市偏向特征,这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快速拉大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2001-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从总体和区域两个层面对土地财政规模增长和城市化加速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出让面积的增长会在短期内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长期影响逐渐减弱;(2)土地财政规模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中部地区影响程度较高,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开盛  杜跃平  
本文从我国城乡居民投票参政权差异的视角分析城市偏向制度和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作者指出,由于我国城市居民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比例远远高于农民,使城市居民在政策和制度制定上的影响力比农民大很多,从而使制度倾向于城市居民的利益,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和谐发展,应提高农民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代表比例,改变城市偏向的政策和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兀晶  卢海霞  
伴随着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已经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以劳动力流动理论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来具体论述城镇化、城市偏向对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同差距的作用机制,引入福利函数研究了城市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2000~2011年间中国28个省级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城市偏向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进行检验与估计。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加强对农村教育、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促进农产品出口、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建设等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春华  刘力  
通过构造1997—2012年中国的省域面板数据,基于库兹涅茨理论并从经典事实中提炼出的两大新研究假说,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考察了市场潜力、产业结构升级分别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市场潜力与产业结构升级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U"型的作用特征,且这一特征均在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同时产业结构升级的"U"型作用在整体上比市场潜力的类似作用更加显著。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与库兹涅茨假说相反的"U"型关系。本文的政策涵义明显:应立足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而非"库兹涅茨假说"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并以此配合产业结构升级及市场潜力提升的进程,从而达到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榕芳   詹新宇  
协同实现“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地方政府的施政目标。本文结合增长目标管理,考察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03—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压力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差异是引发该非线性关系的主要原因。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压力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提升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机理提供了新视角,为更加全面理解地方政府经济增长激励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彦彦  
城市偏向长期以来是中国政府的主导性政策选择。城市偏向政策下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导致物质和人力资本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对中国农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采用1978~2007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具有显著的资源转移效应。而且,这种效应既有时间上的递减性,即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增长的负面影响在下降;还有空间上的不对称性,即在中部省份最大,东部其次,西部最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开明  李金昌  
本文以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化与城市偏向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对城乡差距扩大产生正向冲击;城乡收入差距是城市化水平上升的原因,对城市化产生负向冲击;城乡收入差距不构成城市偏向的原因。正确认识三者关系,对于理性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丽丽  彭代彦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城市偏向、滞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全国看,滞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显著,财政支农比例增加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科教文卫事业财政支出比例、固定资产投资率、政府行为和金融发展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地区看,东中西部滞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仍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扩大作用依次递增,财政支农等变量在东中西部有不同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