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5)
- 2023(8788)
- 2022(7503)
- 2021(7013)
- 2020(5907)
- 2019(13415)
- 2018(13217)
- 2017(26432)
- 2016(14301)
- 2015(15841)
- 2014(15865)
- 2013(15466)
- 2012(14600)
- 2011(13088)
- 2010(13324)
- 2009(12869)
- 2008(13030)
- 2007(11871)
- 2006(10785)
- 2005(10100)
- 学科
- 济(58130)
- 经济(58033)
- 管理(51940)
- 业(48039)
- 企(41644)
- 企业(41644)
- 方法(24005)
- 财(22766)
- 数学(21282)
- 数学方法(21071)
- 制(17848)
- 农(16031)
- 务(14998)
- 财务(14969)
- 财务管理(14944)
- 中国(14680)
- 企业财务(14407)
- 业经(12910)
- 体(11875)
- 策(11100)
- 银(10701)
- 银行(10691)
- 融(10611)
- 金融(10609)
- 贸(10607)
- 贸易(10603)
- 地方(10469)
- 易(10354)
- 行(10225)
- 体制(10081)
- 机构
- 大学(204192)
- 学院(204111)
- 济(90522)
- 经济(88672)
- 管理(81325)
- 理学(69299)
- 理学院(68644)
- 管理学(67664)
- 管理学院(67263)
- 研究(66131)
- 中国(53580)
- 财(49374)
- 京(42099)
- 财经(37399)
- 科学(34638)
- 经(33897)
- 江(32263)
- 所(31697)
- 中心(31256)
- 经济学(27859)
- 财经大学(27737)
- 研究所(27623)
- 农(26879)
- 北京(26845)
- 州(25148)
- 经济学院(24983)
- 业大(24571)
- 范(24189)
- 院(24083)
- 师范(24012)
- 基金
- 项目(127007)
- 科学(102352)
- 研究(96346)
- 基金(94883)
- 家(79708)
- 国家(79015)
- 科学基金(69988)
- 社会(63512)
- 社会科(60379)
- 社会科学(60366)
- 基金项目(49546)
- 省(47150)
- 教育(44975)
- 自然(44310)
- 自然科(43349)
- 自然科学(43337)
- 自然科学基金(42586)
- 划(40093)
- 资助(39730)
- 编号(39172)
- 成果(33238)
- 制(30286)
- 部(30153)
- 重点(27613)
- 课题(27087)
- 教育部(26873)
- 创(26320)
- 人文(26238)
- 性(25955)
- 国家社会(25928)
共检索到322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宗益 曾伟
我国证券投资者分为准理性投资者、噪声交易者和正反馈交易者三类。构建我国股市政策诱因传导机制模型,以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政策诱因的影响为例,阐述大小非减持对投资者群体心理的影响。研究表明,这一传导机制模型能有效揭示我国股市频繁波动、剧烈波动的根源。从减少政策诱因、有效控制投资者群体心理角度,应完善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必要的市场干预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新型机构投资者。
关键词:
政策诱因 投资者 群体心理 股市波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思危 李自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预期形成过程的行为模型。模型考察了外部冲击对股价影响的长短期效应,较好的解释了实证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诸如收益率分布的厚尾现象,股价对信息反映不足或过度,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等等,并提出了规范股市减少异常波动发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 股市 投资行为 行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海斌 王正军
股市波动的研究在金融监管、资本市场和风险管理等领域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SV-TVP-SVAR模型,研究了投资者情绪、货币政策和股市波动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波动之间存在滞后性。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与股市波动的相关性很弱,股票市场对经济"晴雨表"的指导作用也不够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金红
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个波动周期为考察期间,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的问题的基础上,采用2SLS方法实证分析了机构整体持股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整体持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因不同的市场状态而具有非对称性,并可以用市场状态假说进行解释;在对于机构分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控制内生性情况下,同一类别的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即使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需要辨证认识各类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针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特征及不同的市场状态采取不同措施以稳定市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新春 田存志
基于修正的GARCH事件模型,本文选取五个关键时间点作为事件窗口,通过事件研究考察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进入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加剧了我国股市的波动性。在上海证券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大;在深圳证券市场上,开放式基金的进入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大。保险公司的进入对沪深两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波动性 GARCH事件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伟骅 张宗新
我国投资者情绪容易受到噪音交易者影响,其他类型交易者可利用噪音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在博弈中获取超额利润,这为投机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微观基础。在市场波动机制中,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变化存在动态关系,股价泡沫存在内在持续性,引发市场正反馈效应,从而促成投机性泡沫的生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祁斌 黄明 陈卓思
本文在Sias(1996)和Faugere and Shawky(2003)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利用2001年至2004年期间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每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流通市值和复权价格数据,对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的前提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更深入的研究比较了从1999-2001年到2002-2004两个时间段之间,高机构持股和低机构持股的股票波动率的下降程度。结果表明,高机构持股的股票波动性在两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下降,而低机构股票的波动性下降不够显著。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
关键词:
波动性 机构投资者 资本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今 孙建军
本文从我国股市的现实情况出发 ,构造理论模型证明 :投资者接受价格信号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影响均衡价格的系统性因子。这一结论得到实际数据的支持 ,实证发现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不仅显著地影响沪深两市收益 ,而且显著地反向修正沪深两市收益波动 ,并通过风险奖励影响收益。研究结果表明 ,沪深两市不仅具有相同的投资者行为和风险收益特征 ,而且均未达到弱式有效 ,机构投资者是可能的噪声交易者风险源。
关键词:
DSSW模型 收益 收益波动 投资者情绪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贺京同 霍焰
基于消费的跨期资产定价模型是现代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基石。然而由于其严格的前提假设与真实世界中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有很大差异,它无法对股票价格脱离基本面的“异常”波动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本研究通过引入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思路及其对股票波动性之谜的研究成果,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特点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投资者的行为因素在我国股市波动中占较大比重的结论。我们认为,从基本面和投资者行为因素两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某些情况下,更应考虑行为因素,才能减少波动性,规范股市,使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融资融券到底是加剧还是平抑股市波动,以往文献的研究结论分歧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投资者交易策略有着不同的假设和判断。本文借鉴趋势交易(根据股价变化趋势进行投资决策)研究方法,基于投资者交易策略视角对融资融券如何影响股市波动提出新的微观机制解释,并以我国股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从投资者交易策略来看,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没有呈现显著的趋势交易特征;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呈现显著的反转交易特征。从收益预测情况来看,融资买入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来收益率也越高;而融券卖出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来收益率越低。总的来看,我国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机制进行的交易是"高抛低吸"而非"追涨杀跌",其反转交易特征有助于平抑股市波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融资融券到底是加剧还是平抑股市波动,以往文献的研究结论分歧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投资者交易策略有着不同的假设和判断。本文借鉴趋势交易(根据股价变化趋势进行投资决策)研究方法,基于投资者交易策略视角对融资融券如何影响股市波动提出新的微观机制解释,并以我国股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从投资者交易策略来看,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没有呈现显著的趋势交易特征;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呈现显著的反转交易特征。从收益预测情况来看,融资买入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曾珣
本文从投资者保护视角研究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投资者法律保护综合指数对沪深股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投资者保护综合指数不仅在短期内对股指的正向冲击效果明显,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持续性;股改限售股解禁具有明显的供给冲击的特性,对股指形成显著的负向冲击;中国股市对利率的变化还不敏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的现实;同时,中国股市并不具备经济的"晴雨表"功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坚持依法治国,加快投资者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对推动沪深股市的上涨、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廷辰 张舒
近年来,我国股市波动剧烈,这使得学界有必要深入理解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投资者)对加剧或降低股市波动率所起的作用。文章使用2001年~2013年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在控制了不同股票的市值之后,对基金公司持股比例对该股票波动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结果表明:对于流通市值大的股票,基金投资者的持股并未对其波动率造成显著影响,但对于流通市值小的股票,基金投资者的持股显著增加了其波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曾珣
本文从投资者保护视角研究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投资者法律保护综合指数对沪深股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投资者保护综合指数不仅在短期内对股指的正向冲击效果明显,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持续性;股改限售股解禁具有明显的供给冲击的特性,对股指形成显著的负向冲击;中国股市对利率的变化还不敏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的现实;同时,中国股市并不具备经济的"晴雨表"功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坚持依法治国,加快投资者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对推动沪深股市的上涨、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丹 郭万山
一、引言我国的股市价格除了具有波动剧烈和波动集群(volatility clustering)的特点外,还经常表现出在股价波动规律上所具有的非理性特征。比如在2006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展开,我国股市开始了一轮牛市行情,上证综指最高一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