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7)
- 2023(7090)
- 2022(5245)
- 2021(4715)
- 2020(3737)
- 2019(8390)
- 2018(8420)
- 2017(15698)
- 2016(9144)
- 2015(10403)
- 2014(10618)
- 2013(9936)
- 2012(8940)
- 2011(8076)
- 2010(8343)
- 2009(7368)
- 2008(7486)
- 2007(6821)
- 2006(6269)
- 2005(5856)
- 学科
- 济(36207)
- 经济(36166)
- 管理(22599)
- 业(21806)
- 企(15882)
- 企业(15882)
- 中国(13318)
- 农(13312)
- 方法(13164)
- 数学(10882)
- 数学方法(10731)
- 业经(10365)
- 农业(9134)
- 学(9130)
- 地方(8207)
- 制(7350)
- 财(7164)
- 发(7031)
- 理论(6959)
- 教育(6178)
- 发展(5818)
- 银(5754)
- 银行(5725)
- 展(5717)
- 体(5607)
- 行(5517)
- 产业(5489)
- 贸(5362)
- 贸易(5354)
- 融(5336)
- 机构
- 大学(129733)
- 学院(128566)
- 济(49061)
- 经济(47975)
- 研究(47835)
- 管理(44808)
- 理学(38337)
- 理学院(37779)
- 管理学(36843)
- 管理学院(36621)
- 中国(34842)
- 科学(31176)
- 京(28552)
- 农(27618)
- 所(25221)
- 研究所(23214)
- 财(22777)
- 江(21824)
- 业大(21759)
- 农业(21693)
- 中心(20961)
- 范(20026)
- 师范(19790)
- 北京(17607)
- 财经(17419)
- 院(17007)
- 州(16581)
- 师范大学(16032)
- 省(15933)
- 经(15861)
- 基金
- 项目(86708)
- 科学(68452)
- 研究(62718)
- 基金(62282)
- 家(55745)
- 国家(55262)
- 科学基金(46258)
- 社会(39888)
- 社会科(37681)
- 社会科学(37667)
- 省(34630)
- 基金项目(32988)
- 教育(29900)
- 划(29562)
- 自然(29435)
- 自然科(28778)
- 自然科学(28766)
- 自然科学基金(28283)
- 编号(25380)
- 资助(24060)
- 成果(21452)
- 重点(20519)
- 发(19624)
- 部(18855)
- 课题(18641)
- 创(17711)
- 国家社会(16831)
- 创新(16569)
- 科研(16413)
- 计划(16052)
共检索到201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江必新
习近平在2023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等重要命题,深刻揭示了政法工作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蕴含着政法工作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历史使命,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自我革新的新阶段。政法工作现代化回应的是新时代新征程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着力完善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实现形式,忠诚履行“四大任务”,深入推进“四大建设”,全面深化政法体制改革,妥善处理重大关系。
关键词:
政法工作 政法改革 政法工作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柳钦
"现代化"一词的确切含义及其实质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学术界迄今没有一致的看法,更没有大家公认的定义。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现代化"作一个全方位的判断,并从发展的视角界定了现代化的内涵。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社会运动,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认真梳理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第二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并一一予以简要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梅保华
城市多目标、多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现代化是包含多领域发展过程的综合性很强的大系统工程。城市现代化首先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居民素质的现代化;其次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生产的现代化。这种层次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到更紧密地结合城市特点的特殊需要,并非意味着何者重要,何者不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杠杆,居民素质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灵魂。以上三方面的现代化都是具有鲜明城市个性的现代化内涵,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生产的现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志林 吴万夫
本文介绍了渔业现代化在保障粮食安全、拓展就业门路和推进渔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渔业现代化的目标是推动经济增长、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渔业综合经营效益。实现渔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资源配置、物质装备、生产技术、产品流通、经营管理和渔村、渔民六个方面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竞能
21世纪是高新技术飞跃发展的世纪,要实现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必须同时实现国家、社会、制度和个人的现代化。本文从现代化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入手,分析了现代化人口应具备的条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世平 姜群英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是指高职院校统筹各个领域治理主体、处理各种主体关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水平与质量。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进化过程,具体是指以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为依托,借助制度、机制、政策、技术等因素,促使高职院校多元治理能力保持协调进步、务实高效的一种趋向与动态过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制度的体系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治理手段的统筹化以及治理环境的协同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理能力现代化 内涵 衡量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明晰省域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重要性,厘清省域高职教育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省市两级政府合理分权,建立信任与合作的新型关系;省级政府发挥元治理功能,创新高职教育多元治理的机制体制;第三方社会力量提升治理能力,发挥好评价和监督的功能;培育省域高职教育治理文化,弥补治理制度可能存在的治理漏洞等策略,更好地推进省域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省域 高职教育 治理 现代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邵颖萍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其主要标志是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必须有新的对策和主张。在明确发展模式和概念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提出了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思考:一是必须推行内涵式的发展模式,城市不仅仅是空间和规模的扩张;二是必须创建中国城市化的核心任务,即人的现代化;三是必须在理论和理念上,创造中国整体区域均好型城市化和现代化,这是社会整体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
城市化 本土化 城市现代化 理论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本文从现代化的概念和本质入手,探讨了目前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定位,阐述了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笔者认为,应为教育重新定性、定位、定功能、定结构,脱胎换骨改造我们的教育。非义务教育市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大学企业化、企业大学化,大学的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瑞
党的"十九大"报告规划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分两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部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持续不断地从低向高迈进的过程。中国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与重要性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在现代化过程中缩小区域差距的任务格外引世人注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感。党的"十九大"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八个领域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我们要格外关注政治、军事、生态环境方面的现代化。为此,需要结合国际先进标准和中国国情特色推出中国现代化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君阳
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克服科层式行政管理制度本身固有的弊端,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以及专业权威在决策中的价值与作用,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与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表现为:保障与促进在教育治理过程中共同意志合理性的形成;保障与提升教育系统中的个体与集体的权利、自由的顺利实现;赋予非行政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同位决策中以相应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除具有法治、效率、协调、民主等特点以外,还具有公平性、开放性、多元性、生态性等特征。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需要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以及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三种基本路径:建成学习型社会,积极促进教育治理理念的合理转变;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与善政分权,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与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建立灵活有效的教育治理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堡骏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意义,必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唯物史观的理论形态和它的应用范式。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英慧 安亚人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依赖并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发展、变化的动因在于其描述的对象——交易活动(经济活动)。要真正认识和理解会计,就必须深刻认识决定会计发展的交易活动(经济活动),深刻认识企业的交易活动与会计的内在联系。经济资源获取与配置——经济资源转移与耗费——经济资源补偿与收回,概括了经济资源在企业交易活动(经济活动)中的运动过程以及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不同环节的不同功能、作用。从交易活动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会计对象及其要素的内涵,有助于丰富会计基本理论的内容。
关键词:
交易活动 经济资源 会计要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王纯 王金杰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关键生产要素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阐明了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即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保障,以数据赋能为动力,以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智能工业化;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归纳总结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最后构建了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机制:以产业差异化竞争机制和绿色产业长期激励机制为驱动机制,挖掘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潜力;以多层次人才供给机制和有效衔接的数实融合机制为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高效运行;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政府部门履职评价机制为保障机制,为新型工业化正常有序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