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2)
2023(12397)
2022(10621)
2021(10057)
2020(8322)
2019(18936)
2018(18757)
2017(36412)
2016(19276)
2015(21519)
2014(20667)
2013(19657)
2012(17423)
2011(15338)
2010(15179)
2009(13860)
2008(12780)
2007(10531)
2006(8676)
2005(7305)
作者
(48743)
(40514)
(40248)
(38442)
(25814)
(19335)
(18470)
(15828)
(15385)
(14116)
(13711)
(13440)
(12663)
(12521)
(12352)
(12117)
(11916)
(11825)
(11804)
(11550)
(9747)
(9693)
(9588)
(9386)
(9186)
(9029)
(8805)
(8717)
(7982)
(7852)
学科
(74494)
经济(74425)
管理(53438)
(51077)
(44146)
企业(44146)
方法(39865)
数学(35241)
数学方法(34590)
(18487)
(18465)
中国(17904)
(16685)
贸易(16676)
业经(16612)
(16321)
理论(14752)
(12113)
(12113)
财务(12055)
财务管理(12032)
农业(11985)
地方(11912)
(11779)
技术(11498)
(11475)
(11474)
金融(11473)
企业财务(11323)
(11000)
机构
学院(254055)
大学(250538)
(104929)
经济(102951)
管理(102874)
理学(90207)
理学院(89400)
管理学(87557)
管理学院(87105)
研究(75174)
中国(58425)
(49438)
(46721)
科学(43268)
财经(38493)
中心(36599)
(35320)
业大(34679)
(34546)
(34311)
(33460)
经济学(33003)
研究所(31326)
(31066)
师范(30757)
经济学院(29957)
北京(29810)
财经大学(29172)
(28200)
(27768)
基金
项目(179505)
科学(143564)
研究(133638)
基金(132015)
(113420)
国家(112537)
科学基金(99280)
社会(85870)
社会科(81663)
社会科学(81646)
(70368)
基金项目(69141)
教育(64240)
自然(64079)
自然科(62749)
自然科学(62739)
自然科学基金(61580)
(58937)
编号(55173)
资助(54335)
成果(42702)
重点(40297)
(40051)
(38928)
(37815)
课题(37075)
创新(36201)
国家社会(35743)
教育部(35601)
人文(34895)
期刊
(103839)
经济(103839)
研究(68214)
中国(41760)
管理(37997)
(36129)
学报(33132)
科学(32324)
(29695)
教育(28476)
大学(26903)
学学(25508)
技术(25349)
(24149)
金融(24149)
农业(20834)
财经(18322)
经济研究(18177)
业经(18111)
(15809)
问题(13488)
统计(13248)
(12945)
国际(12556)
(12194)
商业(12090)
技术经济(12037)
理论(11582)
(11354)
(11053)
共检索到351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喻海燕  叶芳  
传统的货币搜寻模型单纯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国际货币的形成,忽略了一国政治影响力的作用,实际上国际货币地位的形成是市场力量与国家政治影响力共同推动的结果。本文结合货币政治逻辑的内涵,对Pittaluga和Seghezza(2012)的货币搜寻模型进行拓展,探讨政治影响力在国际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一国货币要被其他国家接受,需要该国国家权威的支持和提供各种信用机制作为保证;也需要使用国政府的支持;国际货币体现了发行国与使用国之间的一种政治交易。国际货币的这种政治逻辑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历史经验所证实,对分析国际货币竞争、人民币国际化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芳  杜朝运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的竞争可近似看成是美元和欧元的双元寡头垄断格局。在此假设下,通过差异性双元寡头的Cournot模型和差异性Hotelling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欧元要增加市场份额并增强对美元的制衡能力,需要提高其在币值的稳定性、兑换的便利性及人们的信心等方面与美元的差异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长春  
当前存在明显的国际货币竞争态势,突出表现为美元与欧元的竞争。从决定国际货币地位的经济总量、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及币值稳定性等因素看,欧元已取得与美元一较高下的资格,但在网络外部性与政治因素上,美元明显优于欧元。欧元与美元在国际货币职能上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交易媒介、价值贮藏职能上美元优势明显,相对而言二者的计价单位职能地位较接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敬思  李成刚  
央行数字货币(CBDC)是数字经济时代下货币演化的必然趋势。文章利用一个关于CBDC的非对称净收益函数,用于刻画CBDC未来潜在不可精确计量的收益、成本和风险,并以此建立CBDC两国博弈模型,对其在CBDC领域的不计息与计息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方在一次博弈后就将达到计息均衡。而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双方在短期内进入计息均衡,但面临“囚徒困境”,此时风险水平相对较高国家的净收益下降会更快;长期而言,双方可能重新回到不计息均衡。此外,虽然计息可能导致未来净收益大幅下降,但一国有必要具备对CBDC进行计息的能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俏莹  孙方江  
科技进步、经济活动发展不断演变推动货币形态的演变,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央行数字货币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被视为改善跨境支付效率的重要机遇。央行数字货币将来是否真正用于跨境领域,将会是主权货币竞争、公共与私人货币竞争、地缘政治等综合因素权衡的结果。基于此,本文研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潜在路径,探讨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对国际货币竞争的影响,并系统梳理当前全球主要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研究与实践探索,研判各主要国际货币的初步态度,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政策建议,包括统筹“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话语权;统筹“创新引领”和“风险可控”,通过优化技术设计扬长避短;统筹“央行主导”和“私营部门参与”,促进形成各方推动合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锡良  王丽娅  
本文从货币竞争的历史变迁入手,通过理论综述分析了货币竞争的形成、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本文认为,货币竞争是国家或超国家经济体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不同货币根据竞争力的大小占据着相应的势力范围,目前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货币竞争的结果。人民币国际化关系着我国的金融安全与国家根本利益。人民币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制定出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规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振家  刘洪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美元危机以及新兴国家货币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再次激发了国内外经济学界对国际货币竞争问题的研究热情。为了将国际货币竞争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对国际货币竞争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货币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晓峰  
随着欧元的出现,两大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频繁波动,使人觉得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相比以前更加不稳定。如何审视欧元出现后国际货币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了稳定的结论,并对现实从一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万林  
主权国家货币之间的竞争导致在国际上形成国际货币和非国际货币两大货币集团,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不仅具有国内公共产品的性质,也具有了世界公共产品的性质。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不断深化使得国际货币发行国和非国际货币发行国不得不在冲突中寻求协调和合作,这就产生了诸如外汇市场、汇率、借贷等等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需求。由于这两类国家结构性权力的差异,结果形成了不对称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必须建立在这一分析框架下来思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人类的经济史,也是一部货币演化史。货币伴随交易深化而演进,唯一不变的是货币本质——信用。因此货币的逻辑就是信用的逻辑。货币从交易媒介演化为一种金融资产后,就有了金融市场上的货币资产定价问题和资产泡沫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揭示出现代货币的本质意义及其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芳  
国际货币境外交易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本文综合考虑货币发行国和目标国的特点,使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国际货币境外交易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传统引力模型大部分引力因素对国际货币交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斥力因素影响不确定;文化距离对国际货币使用具有显著抑制效应;目标国金融市场发展及开放程度、货币区效应等金融因素对国际货币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货币发行国政治稳定性是该货币国际使用的重要支撑因素,而目标国政治稳定性越差,货币替代效应越强,该国国际货币使用越多。这些因素大多对人民币境外交易空间分布也具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芳  
国际货币境外交易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本文综合考虑货币发行国和目标国的特点,使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国际货币境外交易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传统引力模型大部分引力因素对国际货币交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斥力因素影响不确定;文化距离对国际货币使用具有显著抑制效应;目标国金融市场发展及开放程度、货币区效应等金融因素对国际货币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货币发行国政治稳定性是该货币国际使用的重要支撑因素,而目标国政治稳定性越差,货币替代效应越强,该国国际货币使用越多。这些因素大多对人民币境外交易空间分布也具有重要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人民币国际化可利用引力模型效应推动人民币周边化和区域化;推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或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刘骏民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起源于货币虚拟化而引起的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大行国际货币发行的权利、而很少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提供了条件,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长时间的失衡将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本身,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加以纠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婧  张彩琴  
金本位时期,黄金在本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信用货币时代,黄金的货币属性虽然减弱,但是贮藏功能凸显。黄金对加强本币信誉、抑制金融市场波动、维持本币内外价值稳定和提高本币国际定价权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货币竞争出现新变化,中国应以史为鉴,发挥黄金对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作用:提高人民币信誉,维护金融稳定和提升人民币在黄金市场的定价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