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34)
2022(1292)
2021(1360)
2020(1174)
2019(2944)
2018(3241)
2017(5488)
2016(3103)
2015(3305)
2014(3287)
2013(2797)
2012(2493)
2011(2199)
2010(2392)
2009(2412)
2008(2527)
2007(1975)
2006(1983)
2005(1948)
2004(1729)
作者
(7027)
(5917)
(5863)
(5855)
(3763)
(2753)
(2690)
(2326)
(2175)
(2102)
(2099)
(2030)
(2009)
(2004)
(1974)
(1828)
(1727)
(1699)
(1643)
(1621)
(1612)
(1450)
(1445)
(1403)
(1379)
(1325)
(1286)
(1260)
(1207)
(1196)
学科
(8620)
经济(8597)
管理(6795)
(6023)
(5617)
企业(5617)
(5370)
(4827)
体制(4394)
(4225)
教育(3641)
中国(3205)
(2727)
税收(2676)
业经(2655)
(2639)
政治(2586)
(2563)
银行(2561)
(2481)
(2466)
金融(2466)
财政(2429)
理论(2376)
(2326)
教学(2289)
制度(2225)
(2225)
(2039)
预算(2007)
机构
大学(35379)
学院(34679)
研究(15105)
(14162)
经济(13840)
中国(11947)
管理(10945)
(10343)
理学(8708)
理学院(8583)
管理学(8422)
管理学院(8337)
(8105)
科学(8083)
(7709)
研究所(6751)
财经(6421)
(6231)
中心(6172)
(5854)
(5676)
师范(5628)
北京(5602)
(5405)
教育(5100)
(5091)
(5040)
财经大学(4697)
师范大学(4660)
(4581)
基金
项目(19020)
研究(15985)
科学(14685)
基金(12781)
(11005)
国家(10884)
社会(9550)
科学基金(9059)
社会科(8912)
社会科学(8909)
教育(8399)
(7170)
编号(6942)
成果(6937)
基金项目(6308)
(6155)
课题(5464)
资助(5135)
自然(5057)
自然科(4932)
自然科学(4931)
自然科学基金(4843)
(4838)
(4781)
(4489)
重点(4461)
(4447)
大学(4185)
项目编号(4165)
教育部(4067)
期刊
(20769)
经济(20769)
研究(15963)
中国(12273)
教育(10172)
(9353)
管理(5362)
(4914)
金融(4914)
(4820)
学报(4751)
科学(4260)
大学(4144)
财经(3654)
学学(3584)
经济研究(3476)
(3259)
技术(3157)
职业(2909)
(2828)
财政(2828)
改革(2760)
(2760)
农业(2724)
业经(2571)
问题(2320)
(2107)
(1906)
会计(1899)
高等(1853)
共检索到66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赵瑶  
公共预算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它体现了利益权威分配的政治过程。作为反映预算改革进程的一面镜子,《预算法》修订浸透着错综复杂的权力博弈和决策选择。从预算改革的政治学角度看,《预算法》修订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预算是"国家的钱袋子",而掌控这个钱袋子的权力,是政治权力的核心,因此《预算法》修订与政治过程紧密相连。作为分配利益的工具,预算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修改和完善《预算法》,但是政治改革是一个渐进调整的过程,在注重政治过程预算权力配置改革的同时,推进技术性项目改革是《预算法》完善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玮  苏云婷  
在中国,预算改革不仅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宏观经济、维护社会公平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功能,还担负着理顺政府间关系、推动民主发展、实现责任政治等转型国家的政治使命。任何预算改革都不可能脱离既定的政治结构,都必定会受到既定政治目标和起始条件的约束,即预算改革的政治约束。本文围绕政治约束、激励机制、路径选择等关键点,力求阐明当前我国预算改革问题的实质、难点和切入点,并尝试提出预算改革的切入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基督教保守主义在近年美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变革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来自草根与精英阶层结合、宗教人士与文化精英乃至政党结合所形成的合力,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议程。换言之,基督教在当今美国社会绝非仅仅属于私人信仰领域,它也是公共领域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士富  
部门预算改革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预算功能而进行的一项制度性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国在预算的编制、审核、监督、执行等方面探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管理模式与其他因素的制约,部门预算的改革仍存在着阻力和缺陷,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部门预算改革对构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部门预算改革试点业已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了试点中所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目前的改革只是初步的,今后尚需要对我国政府预算制度进行一系列更为深刻与广泛的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M·彼得斯  赵菊珊  郭亮  邓和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袁家梦  张伟  王桂玲  
当前,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各项改革正在深入发展。一方面,改革给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带来了活力,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另一方面,改革也面临着许多疑难问题,如分配不公反映强烈,缺乏整体协作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关系到卫生改革的成败,影响管改革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解洪  
文章认为,改革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除旧布新的发展过程、利益调整的动态过程以及与经济建设相互协调的联动工程,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方能顺利进行。改革过程的管理包括目标导向管理、社会心理管理、环境综合管理和结构时序管理等内容,且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对改革过程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遵循系统规划设计、分步配套实施、合理修正偏差和不断完善深化等基本原则与方法,并且通过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完善道德品质、培养主体精神和改变思维方式等塑造改革主体──人的形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童伟  
在现代社会,预算早已不单是简单的政府年度收支计划,而且是政府施政最重要的工具,体现了政府全部的战略意图和政策重心,是保障政府施政目标达成的利器。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依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志成  袁星侯  
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经济市场化与自由化程度非常高。改革开放以来,内地的经济市场化与财政公共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初步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预算的特点,对内地正在进行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香港预算管理的特点香港的政治体制基本框架是互相制衡的行政、立法及独立司法架构。《基本法》、《公共财政条例》、《财务及会计规例》和《常务会计指令》是香港政府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谢金芝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库集中支付在高校试点的展开,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门预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鸿滨  张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企业会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使原本比较落后的预算会计的改革显得更为迫切。预算会计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国家预算的大政方针的贯彻实施,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预算会计的改革应坚持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要符合我国国家预算管理的具体要求,决不能一味地讲求适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以来,一场自上而下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正式出台,要求"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随后,财政部制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全口径预算涉及的根本问题是界定预算的适当范围。理想情形下预算应全面反映政府活动及其财政效应,然而实践中背离预算全面性的现象依然相当严重。在预算程序和报告层面促进全面性,以及采用基线筹划分离预测与评估,应置于新一轮预算改革议程的优先位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庆成  
预算会计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这一轮改革将对我国预算会计模式的完善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就预算会计法规制度的改进从总体上谈一点构想。一、深化预算会计改革的原则(一)要适应预算管理制度变革的需要1998年以来,我国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进行了预算管理制度的四大改革,即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