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8)
- 2023(8492)
- 2022(6819)
- 2021(6222)
- 2020(5328)
- 2019(11402)
- 2018(11200)
- 2017(21488)
- 2016(11039)
- 2015(12170)
- 2014(11338)
- 2013(11192)
- 2012(9906)
- 2011(8497)
- 2010(8791)
- 2009(8523)
- 2008(8785)
- 2007(8227)
- 2006(7148)
- 2005(6721)
- 学科
- 业(74237)
- 企(71809)
- 企业(71809)
- 管理(55077)
- 济(51603)
- 经济(51545)
- 业经(25491)
- 财(20848)
- 方法(19926)
- 技术(19448)
- 农(18686)
- 务(17663)
- 财务(17660)
- 财务管理(17652)
- 企业财务(16712)
- 农业(14311)
- 技术管理(13602)
- 策(12708)
- 中国(12359)
- 数学(12349)
- 数学方法(12278)
- 企业经济(12074)
- 划(12011)
- 制(11837)
- 理论(11672)
- 经营(11255)
- 和(11189)
- 体(10142)
- 体制(8993)
- 决策(8983)
- 机构
- 学院(159388)
- 大学(151222)
- 济(71549)
- 管理(71225)
- 经济(70460)
- 理学(60862)
- 理学院(60402)
- 管理学(59915)
- 管理学院(59603)
- 研究(44867)
- 中国(38734)
- 财(33746)
- 京(30690)
- 财经(26265)
- 江(25664)
- 科学(24134)
- 经(23760)
- 农(23108)
- 商学(21650)
- 商学院(21472)
- 中心(20917)
- 所(20845)
- 经济学(20649)
- 州(19977)
- 业大(19732)
- 经济管理(19341)
- 北京(19038)
- 财经大学(19033)
- 经济学院(18525)
- 研究所(18249)
- 基金
- 项目(99436)
- 科学(82062)
- 研究(78136)
- 基金(72944)
- 家(60816)
- 国家(60166)
- 科学基金(55423)
- 社会(52551)
- 社会科(49942)
- 社会科学(49930)
- 省(41734)
- 基金项目(38920)
- 教育(33860)
- 自然(33802)
- 自然科(33145)
- 自然科学(33136)
- 自然科学基金(32681)
- 划(31970)
- 编号(30685)
- 业(29608)
- 创(29189)
- 资助(27377)
- 创新(25978)
- 成果(23197)
- 发(22285)
- 制(22243)
- 国家社会(21638)
- 部(21506)
- 重点(21424)
- 课题(20503)
共检索到246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爱民 游达明
本文运用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统计数据,从投入和产出视角,阐释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产生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是否会因企业规模和区域制度环境的差异而产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比不存在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更高,相应科技创新产出也较多;相对大型民营企业而言,政治联系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区域制度环境较好的东部地区民营企业而言,政治联系更利于推动中西部区域制度环境较差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少晔 陈良华
建立政治联系和社会责任履行是民营企业重要的非市场战略,在政商关系深度调整过程中,二者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本文选取2012—2017年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从总体层面、不同政治联系方式层面和生命周期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单一的非市场战略对企业创新投入失效,二者的交互效应则产生了积极影响;区分联系方式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与社会责任履行通过交互效应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查看动态影响,进一步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只存在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衰退期则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地 黄建山 李春米 刘衡
本文利用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同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政治关联对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一影响是否因企业规模和所处地区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其一,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比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投入,并取得了更多的创新产出;其二,与大规模民营企业相比,政治关联对小规模民营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其三,与处在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相比,政治关联更有利于促进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上述研究结论为"政治关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正式制度缺陷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这一观点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技术创新 企业规模 制度环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庄大建
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使中国大地上催生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在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民营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党的十六大非常明确地界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也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态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玲玲
本文以2005-2014年的中国A股民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政治关联对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激励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且这种激励效应只存在于非家族企业、2008年后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认定前无税收优惠的企业中。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政治关联显著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且这种调节效应只存在于政府干预较多、金融发展水平低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低的地区。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正式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依然存在企业谋求政治关联的寻租行为,且政治关联依然发挥着重要的资源获取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玲玲
本文以2005-2014年的中国A股民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政治关联对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激励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且这种激励效应只存在于非家族企业、2008年后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认定前无税收优惠的企业中。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政治关联显著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且这种调节效应只存在于政府干预较多、金融发展水平低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低的地区。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正式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依然存在企业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真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 的临近,民营企业也和其他企业一样,将面临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全球化国际生产,其发展领域也将有较大的扩展。同时,国家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也会更加规范和完善。因此,民营企业应当抓住契机,尽快克服自身的不足,完善机制,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在新的经济浪潮中求得更大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岳 王文凯 张杰
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从正式制度上为企业提供了产权保护。基于《物权法》出台这一外生冲击,考察了其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理论模型的推导发现,相比于政治关联提供的非正式制度的产权保护,正式制度的出台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创新。使用2000—2018年民营上市企业数据进行了DID分析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动态检验,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即《物权法》出台后,有形资产占比越高的民营企业其创新产出越多。使用企业专利引用的数据作为创新质量的衡量指标,发现《物权法》的出台也显著改善了民营企业的创新质量。机制检验发现,《物权法》的出台强化了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保护,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改善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了民营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物权法》出台对东中部地区民营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但对东北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另外分规模后对小微民营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不仅为产权保护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也深化了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关系的理解。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维安 邱艾超
基于系统理论,从治理结构视角构建以实际控制人、董事长、CEO、监事会主席为核心的政治联系指数,以2003年~2007年持续经营的234家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治理转型视角下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程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总样本而言,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指数逐年降低,验证了治理转型的观点;公司规模越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政治联系程度越强,政治联系指数与资本负债率、长期负债率正相关;具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政治联系指数越高其财务业绩、市场业绩、资产周转率越差,高政治联系公司的政治联系指数与长期投资比率正相关。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既有优惠的融资收益,又面临公司业绩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章细贞
以2007-2009年在沪深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制度环境、政治联系如何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法律环境较差、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落后、政府干预较强的地区,民营企业长期债务的比重越大。在考虑企业家政治背景后发现,政治联系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债务,特别是在制度环境较差地区,政治联系的这种效应更显著。这表明,政治联系是制度环境不完善条件下的一种替代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国银 黄蒙 刘芳
现有的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研究关注其功效而忽略对其前置因素的研究。文章以2001年~2008中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 st i c回归分析法从民营企业家个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环境三个层次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家政治联系的因素。结论表明民营企业家个人特征中的专业、任职背景、年龄、学历,企业特征中的民营性质、管理能力、运营时间,以及企业环境中地区特征、所属行业的管制特征等是影响民营企业家政治联系的重要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周中胜
本文以2007~2009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劳动雇佣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与公司的雇佣人数及雇佣成本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民营公司的政治联系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结果表明,尽管民营公司通过建立与政府的政治联系可能会在银行信贷、财政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获取租金收益,但与此同时,公司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能如劳动力就业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中杰,马名驹
技术创新与民营科技企业柳中杰马名驹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当我们还不甚了解民营科技企业含义并界定民营科技企业时,它已经闯入我国社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企业队伍。据统计,至1995年底,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达9.7万家,从业人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