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70)
2023(18873)
2022(16076)
2021(15024)
2020(12744)
2019(29442)
2018(28762)
2017(55636)
2016(29876)
2015(33627)
2014(33004)
2013(32767)
2012(30052)
2011(26789)
2010(26532)
2009(24740)
2008(24423)
2007(21175)
2006(18614)
2005(16801)
作者
(83605)
(69422)
(68960)
(65956)
(44394)
(33118)
(31372)
(27164)
(26380)
(24759)
(23737)
(23581)
(22183)
(21867)
(21419)
(21375)
(20709)
(20265)
(19935)
(19821)
(17099)
(16958)
(16785)
(15995)
(15523)
(15470)
(15289)
(15083)
(13842)
(13673)
学科
(128033)
经济(127892)
(103993)
管理(96698)
(92367)
企业(92367)
方法(60369)
数学(50444)
数学方法(49889)
(40471)
(36352)
业经(34840)
中国(33105)
(26452)
财务(26382)
财务管理(26340)
(25637)
贸易(25624)
农业(25026)
企业财务(25002)
(24993)
(23392)
(22958)
(22089)
技术(21998)
(21935)
地方(21634)
理论(21279)
税收(20621)
(20446)
机构
学院(424312)
大学(423217)
(179188)
经济(175890)
管理(171573)
理学(148699)
理学院(147220)
管理学(144929)
管理学院(144160)
研究(137254)
中国(107136)
(89068)
(86782)
科学(81898)
财经(68889)
(67214)
(65320)
(62884)
中心(61868)
(61291)
研究所(60736)
业大(59922)
北京(56262)
经济学(55048)
(51542)
财经大学(51227)
师范(51066)
农业(51054)
(49956)
经济学院(49922)
基金
项目(285697)
科学(226796)
基金(210817)
研究(210398)
(182335)
国家(180823)
科学基金(157456)
社会(135744)
社会科(128842)
社会科学(128810)
基金项目(111016)
(108800)
自然(101334)
自然科(99071)
自然科学(99045)
自然科学基金(97324)
教育(95768)
(91261)
资助(87519)
编号(84921)
成果(67965)
(63973)
重点(63064)
(60572)
(60012)
课题(57111)
国家社会(56865)
创新(56112)
教育部(55548)
科研(54450)
期刊
(192599)
经济(192599)
研究(129504)
中国(75066)
(68420)
管理(65856)
学报(61884)
(59161)
科学(58724)
大学(48057)
学学(45496)
农业(41288)
教育(40453)
技术(37899)
(35506)
金融(35506)
财经(33785)
经济研究(31766)
业经(31468)
(28975)
问题(25210)
(23818)
技术经济(22376)
(21927)
统计(19850)
现代(19511)
世界(19409)
理论(19106)
国际(19012)
财会(18860)
共检索到624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剑  陈艳  
本文测算了我国微观出口企业的实际出口退税额,通过引入四种形式的政治联系度变量,控制企业特征变量和地区控制变量,研究了企业政治联系与企业实际出口退税率的关系。基本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政治联系在地方政府分配退税资源时发挥重要作用,政治联系越强,平均出口退税率越高。国有资本比重影响不显著,就业、产出、赋税对于企业出口退税率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通过分样本回归检验发现,制度环境、经济发展阶段,政治联系对企业出口退税率的高低均会产生差异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实际层面的出口退税政策并不是一个"中性"的政策,基于政治联系的出口退税政策同样会扭曲整个社会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康妮  
基于2004~2013年微观企业数据,对出口退税与中国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更多体现在出口倾向而非出口强度上;同时,企业行业及所有制特性会对出口退税的促进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出口退税的外贸转型升级作用有待提升。总体而言,出口退税在"改善和提高出口退税使用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策绩效,但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及"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等方面似乎还未完全实现其政策效应。因此,在"新常态"下,中国还需从根本上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这或许是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有效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重要思路。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胡强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企业出口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尚缺乏严谨的因果识别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证据。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污染排放和工业企业的匹配数据,选取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三种典型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指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环境效应进行考察。为了有效缓解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结合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出口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用出口密度近似贸易方式后,一般贸易具有显著的出口环境效应,加工贸易则并不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和减排设备投资是企业出口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重要机制。本文为既有出口贸易与环境的研究增添了来自新兴发展中大国难得的直接微观证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华  王跃生  
企业自身金融健康状况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以及外部融资能力,也影响着企业出口行为和绩效。企业金融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出口退税也影响着企业的金融健康。本文以企业流动性和负债率来衡量企业的金融健康状况,通过企业资产负债表构建企业金融健康状况指标,实证研究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出口企业金融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退税对企业金融健康具有正向影响:获得出口退税率越高的企业金融健康状况越好,而且这种影响更多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首次实证分析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出口企业金融状况的影响,并从金融健康的角度给出出口退税促进出口增长背后的一个可能的机制,同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及评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鲍晓华  陈清萍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中间投入品征税对生产率不同的下游企业生产和出口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证实:反倾销同时降低了下游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额;高生产率企业出口降幅较小;并且,这一负面影响将在3—5年内持续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反倾销通过调查效应和成本效应影响了下游企业的出口,但成本效应是主要渠道。本研究对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福利效应评估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场扩张战略;基于产品差异性的分组检验发现,以往经验对出口异质性产品企业生存时间的影响更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晓青  
海外投资和出口是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二者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相同的市场,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本文借助2000-2012年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利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海外投资对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海外投资的出口替代效应可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出口促进效应可促进出口市场数量增加,最终改善出口市场多元化布局。应充分发挥海外投资对出口的带动作用,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通道,最终借助海外投资实现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布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艳乐  于江曼  
通过深度挖掘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相匹配的企业面板数据,探索企业出口贸易对企业就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企业是否出口及不同的出口状态对企业就业规模的一系列影响。其次,分别从企业的出口贸易强度、出口产品种数、出口目的国数量等多方面测度了企业参与出口贸易对其内部就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产品异质性层面,研究发现最终品出口的增加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大于中间品出口。此外,企业贸易伙伴国的一系列差异化特征以及企业所属行业的要素密集度特征也会对企业的就业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春燕  黄汉民  
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经验年限和所有制性质等企业层面异质性的因素以及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区位因素后,企业的出口和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的影响。对工资水平高于90%分位数的企业和工资水平低于10%分位数的企业从样本中剔除后,再将样本企业按照出口密度的高低进行分类,进一步从两方面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超过了对出口活动的影响,这一结论不受异常样本点和企业出口密度高低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松林  马卫红  
本文从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出发,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进行了考察。使用倍差分方法对企业出口学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即使加入研发、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等控制变量,也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具有提高生产率的作用。进一步使用出口量代替出口行为后,出口学习效应也仅在一般贸易企业显著,而在加工贸易企业并不显著。上述结论在改变企业的行业、所有制和地区等特征后仍较为稳健,这说明仍需谨慎对待出口学习效应的本土适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毅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就投资环境对中国企业所做的问卷调查(BEEPS)数据,使用连续logit模型从实证角度探讨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方式选择,从而为利用贸易中介间接出口的企业识别提供了来自微观视角的坚实证据。结论表明:生产率、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资资本比重以及产品质量对企业间接出口方式的影响显著;间接出口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所有制不同而存在差异,生产率、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资资本比重以及产品质量是民营企业间接出口方式选择的决定因素;而国有企业间接出口方式仅受企业规模的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茹玉骢  李燕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表明,电子商务提高了企业参与出口的可能性和企业出口密集度,即促进了企业出口扩展边际以及集约边际出口增长,而电子商务的贸易促进作用与企业生产效率正相关。本文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利用Probit以及Fractional Probit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推出的相关命题进行了检验,并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M)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加以控制。经验研究结果支持了相关命题,即电子商务在出口可能性与出口密集度两个维度上,对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虽然本文的结论也支持低效率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现象,但发现电子商务在边际上缓解了这种悖论。分不同规模和所有制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皓  
基于微观视角考察企业出口贸易化解产能过剩的内在机理,并采取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其现实表现。研究发现,企业出口强度越大,其产能利用率越高,说明出口贸易能够起到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样本考察表明,出口贸易的化解产能过剩效应显著存在于内陆欠发达地区,而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由于存在较高的外需依赖度和产能利用率以及加工贸易特征等原因,其出口贸易对产能过剩的化解作用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