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4)
- 2023(15827)
- 2022(13125)
- 2021(12364)
- 2020(9842)
- 2019(22128)
- 2018(21777)
- 2017(40186)
- 2016(21748)
- 2015(23954)
- 2014(23503)
- 2013(22306)
- 2012(20737)
- 2011(19078)
- 2010(19752)
- 2009(18333)
- 2008(17445)
- 2007(16057)
- 2006(14739)
- 2005(13127)
- 学科
- 济(98799)
- 经济(98724)
- 业(66392)
- 管理(59508)
- 农(50276)
- 企(44997)
- 企业(44997)
- 农业(33563)
- 中国(30114)
- 方法(28378)
- 业经(25976)
- 地方(25284)
- 数学(24279)
- 数学方法(23977)
- 教育(22215)
- 技术(21003)
- 学(19909)
- 财(19733)
- 制(18232)
- 策(16446)
- 发(16383)
- 理论(16212)
- 贸(14907)
- 贸易(14892)
- 易(14439)
- 银(14224)
- 银行(14211)
- 地方经济(13925)
- 行(13781)
- 融(13506)
- 机构
- 学院(301865)
- 大学(297644)
- 济(132285)
- 经济(129591)
- 管理(113516)
- 研究(106671)
- 理学(97144)
- 理学院(96094)
- 管理学(94687)
- 管理学院(94056)
- 中国(77916)
- 京(61323)
- 科学(58784)
- 财(58057)
- 农(56873)
- 所(51304)
- 中心(48847)
- 江(48461)
- 范(47952)
- 师范(47709)
- 研究所(45895)
- 财经(44894)
- 农业(42750)
- 业大(42323)
- 经(40702)
- 经济学(39909)
- 北京(38835)
- 师范大学(37935)
- 州(37625)
- 院(37243)
- 基金
- 项目(191918)
- 科学(155155)
- 研究(154933)
- 基金(136450)
- 家(115413)
- 国家(114168)
- 社会(100773)
- 科学基金(99288)
- 社会科(95039)
- 社会科学(95021)
- 省(78194)
- 教育(75364)
- 基金项目(70782)
- 编号(65910)
- 划(64490)
- 自然(57623)
- 自然科(56319)
- 自然科学(56308)
- 成果(55502)
- 自然科学基金(55317)
- 资助(52662)
- 课题(47684)
- 发(45468)
- 创(44740)
- 部(44001)
- 重点(43616)
- 创新(40912)
- 国家社会(40885)
- 性(40150)
- 年(39881)
- 期刊
- 济(161904)
- 经济(161904)
- 研究(103681)
- 中国(72518)
- 农(60725)
- 教育(60549)
- 财(42592)
- 管理(41855)
- 农业(40989)
- 科学(38154)
- 学报(37036)
- 融(32024)
- 金融(32024)
- 大学(31169)
- 业经(30485)
- 技术(30287)
- 学学(28108)
- 经济研究(24801)
- 财经(22371)
- 问题(20693)
- 业(19602)
- 经(19594)
- 技术经济(16689)
- 世界(16442)
- 职业(16010)
- 农村(15585)
- 村(15585)
- 农业经济(15407)
- 坛(14921)
- 论坛(14921)
共检索到479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劲松 贺小林
本文运用公共物品、利益集团、政治人理性和制度经济学等一些理论工具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问题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可以清晰到看到投入缺欠原因。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可以从农村义务教育责任主体从单元到多元、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利益集团的合法竞争与话语权、加强对各级政府的投入监督、完善投入各环节的制度体系等几个方面,实施对策创新。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投入缺欠 对策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国勇 汪雷
本文在简要分析税费改革后,基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和问题,从效率和公平二个层面应用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必要性,并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政府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最后对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如何合理分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如何保障政府投入到位、如何保障政府投入效率和公平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新农村建设是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积极回应,它包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在经济增长方面,户籍、土地、保障等制度性因素制约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流转,从而对劳动生产率提升和农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社会福利方面,农民的数量优势没有转化为谈判优势,对市场价格和政策制定的影响力较小,其社会福利获取以及发展程度处于不利地位。据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对相关制度性、组织性因素进行完善和改革,部分农民的真正流转和留守农民的自发组织将尤其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志平
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及效率低下,是由于我国的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及基层政府的理性经济行为导致的,因而要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制度导向来完善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
关键词:
基层政府 公共品 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胜强 杨海涛 许苗苗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整体框架。但由于每个省或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也应该是因地制宜的。作为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有自身的特殊性。文章首先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目标和方式做出诠释;其次分析了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其形成机制;最后,结合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根据浙江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浙江建设新农村的现实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永昌
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状况的分析发现,虽然国家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明显增长,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明显存在。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品属性、财政投资的公平性和投入主体的经济学分析,提出了尽快建立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投入主体,县乡政府为执行主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投入 公共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自力
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础理论经济学,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学的课堂里和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占居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理论经济学 经济改革 中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培兆
:本文认为,不断丰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新时代所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肥沃深厚的土壤,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理论创新中也出现了不少困惑。本文指出在理论建设上不能急功近利,特别要提倡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出了要创新先正学风的理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黄雷 朱波强
公共经济学认为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 ,政府的出资或经营是必要的。我国“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对县级政府的财政状况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分税制框架下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造成县乡财政的普遍困难 ,势必影响到“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从而造成农民的“知识贫困” ,因此需要创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的战略性地位 ,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责任 ;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 ;调整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资源 ,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的行政监督 ,保证有限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真正用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上 ...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朝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岩
在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经济为先导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将在世界范围内改变历史的进程。这就不可避免地在经济学领域爆发两场深刻的历史性革命:制度革命和产业革命。因为以往的制度变迁理论都是假定在一国范围内,并且是以工业经济为背景的,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彻底否定了这一假定,这意味着一场制度革命不可避免地全面爆发。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对发达国家而言,将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或者说向新现代化迈进,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并行发展,这意味着一场产业革命在悄然爆发,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含并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为实现政治经济学宏伟目标而进行具体路径探索。在二者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演化更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发展也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演化创新历程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学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二者创新发展,不仅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经济的伟大实践中,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宏 田红宇 祝志勇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转型期完善农村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基础、第三方推动、农户参与"的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供给,协调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促进激励相容,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宏 田红宇 祝志勇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转型期完善农村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基础、第三方推动、农户参与"的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供给,协调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促进激励相容,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阳 刘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农村市场需求不旺,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村中存在着大量隐性的剩余劳动力,这些都成为困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所在。而深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