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8)
- 2023(11941)
- 2022(9964)
- 2021(9271)
- 2020(7615)
- 2019(16585)
- 2018(16286)
- 2017(30796)
- 2016(16136)
- 2015(18249)
- 2014(17582)
- 2013(17525)
- 2012(16313)
- 2011(15375)
- 2010(15403)
- 2009(14547)
- 2008(13870)
- 2007(12282)
- 2006(11338)
- 2005(10272)
- 学科
- 济(93959)
- 经济(93891)
- 农(46487)
- 业(42878)
- 管理(35896)
- 农业(30899)
- 方法(28810)
- 数学(26237)
- 数学方法(26096)
- 中国(24825)
- 地方(23416)
- 企(20967)
- 企业(20967)
- 业经(19994)
- 学(17241)
- 贸(15708)
- 贸易(15696)
- 易(15274)
- 制(14877)
- 地方经济(14057)
- 发(13936)
- 环境(13166)
- 财(13057)
- 融(12112)
- 金融(12111)
- 银(11802)
- 银行(11792)
- 体(11766)
- 行(11564)
- 发展(10872)
- 机构
- 学院(239412)
- 大学(235302)
- 济(118954)
- 经济(117094)
- 研究(90713)
- 管理(87460)
- 理学(75133)
- 理学院(74284)
- 管理学(73282)
- 管理学院(72827)
- 中国(71018)
- 农(53655)
- 科学(51266)
- 京(48681)
- 财(47254)
- 所(45419)
- 研究所(41134)
- 农业(40824)
- 中心(40621)
- 经济学(38267)
- 财经(37846)
- 业大(36454)
- 江(34870)
- 经(34572)
- 经济学院(34316)
- 范(32001)
- 师范(31795)
- 院(31162)
- 北京(30610)
- 科学院(29577)
- 基金
- 项目(156313)
- 科学(124809)
- 研究(119424)
- 基金(115509)
- 家(99877)
- 国家(99030)
- 科学基金(84395)
- 社会(81391)
- 社会科(76884)
- 社会科学(76870)
- 基金项目(59971)
- 省(59530)
- 教育(52366)
- 自然(49136)
- 划(49057)
- 编号(48123)
- 自然科(47942)
- 自然科学(47930)
- 自然科学基金(47054)
- 资助(46127)
- 成果(38610)
- 发(37485)
- 部(36349)
- 国家社会(35450)
- 重点(35439)
- 课题(32661)
- 创(32146)
- 中国(31844)
- 发展(31771)
- 展(31336)
- 期刊
- 济(142685)
- 经济(142685)
- 研究(75846)
- 农(57456)
- 中国(48867)
- 农业(39226)
- 科学(34077)
- 学报(34076)
- 财(32484)
- 管理(28965)
- 大学(26811)
- 业经(25935)
- 融(25582)
- 金融(25582)
- 学学(25576)
- 经济研究(22944)
- 教育(21167)
- 问题(19564)
- 财经(19499)
- 技术(19390)
- 业(18749)
- 世界(17456)
- 经(17081)
- 贸(14819)
- 农业经济(14266)
- 农村(14249)
- 村(14249)
- 经济问题(13602)
- 技术经济(13339)
- 国际(13018)
共检索到370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纪志耿 罗玲
小农经济为何存在?两百多年来,以西斯蒙第、伯恩斯坦和俄国民粹派为代表的“小农经济稳固论”者,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过多次思想交锋。据此不少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小农消亡的必然性,对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存在及发展缺乏有效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劳动和资本结合的三个阶段,皆论述了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形式及缘由,即在劳动隶属于资本的过渡阶段小农经济表现为依附性存在,在劳动形式隶属于资本的阶段小农经济表现为周期性存在,在劳动实际隶属于资本的阶段小农经济表现为游离性存在。当前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小农经济理论为指导,统筹把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利益衔接、产业衔接、要素衔接和组织衔接。
关键词:
小农经济 政治经济学 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澜 付少平 蒋舟文
在法国现代化过程中,大革命中的土地政策奠定了法国小农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因为土地的过于碎化而步履艰难。直到20世纪中期才采取措施在有效实现土地集中的基础上加速并最终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改造从而真正成为资本主义农业强国。分析此期间法国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同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李根蟠目前我国史学界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出现是封建制或封建地主制的前提和标志。按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以前固然无所谓小农经济;而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领主制社会中是否存在小农经济,实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科
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可以理解为自利者(民族国家、厂商、家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负外部性的累积和放大并超过环境自净力的结果。全球环境是国际性公共产品,它不能用"俱乐部产品"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和提供,只能依赖于建立一套有约束力的国际间联合生产体系,并重新设计现代商业和工业的运行规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超
从南方国家到“全球南方”概念的历史演变,既体现了全球化条件下南方国家的发展问题被置于全球视角下,也反映出南方国家的内涵从以经济内涵为主转变为经济内涵和政治内涵并重的新格局。经济内涵主要表现在发展合作上,包括发展援助、发展议程和发展筹资三个方面。而政治内涵突出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在大国竞争中的战略自主,既包括短期内不盲目跟随西方国家,也包括长期内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应对全球南方崛起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坚持自身发展中国家定位,淡化“全球南方”的领导权之争,夯实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利益与价值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婧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联动性负面影响渐次显现,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日常生活,降低了农村生活的幸福感,还严重掣肘了现代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阻力,不利于现实“三农”问题的解决。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要从梳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内在机理层面下功夫。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尽管牵涉因素甚多,但归根结底仍属于社会经济问题,因此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将其套入恰当的分析逻辑,并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结论的实证检验,进而为农村生态环境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关于小农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表述,[37a、41、85b]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大体一致。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的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最本质的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受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支配,对地主、乡族、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等等特点,均由此而派生。根据小农与生产资料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地主制时代,存在着比西欧发达的市场。这种市场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小农与市场的联系相当密切,以至流通已成为小农经济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但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市场(可称为传统市场)和建立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是中国经济史上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本刊今年第一期曾发表了一组有关论文。为了推进研究与讨论的深入,中国经济史学会和本刊六月八日在京组织了专题研讨会。现把讨论会纪要和会议印发的长篇述评全文发表。本期刊登的方行、魏金玉、江太新、李向军、刘兴林等同志的论文亦与此论题有关。本刊将继续发表有关研究成果与动态,并欢迎广大作者、读者以不同形式(如专论、笔谈)对此发表意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中青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求生计,他们或暂时或永久地离开了农村,使得农村成为了"三留守群体"(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栖息之地。同时,留守群体也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的主要从业人员,当前的小农经济呈现出既异于经典理论表述的小农经济,又异于资本主义式农业的经营模式,而是表现为基于小农家庭的性别与代际分工而形成的妇女种田、老人农业,以及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皓文 葛浩阳
新帝国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强化了垄断资本主义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和掠夺,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了诸多困境。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由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帝国主义所主导的,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球经济治理,在本质上是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其所遵循的治理逻辑是资本的逻辑。资本的掠夺扩张逻辑导致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困境。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将随着美国新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衰落、消亡、终结和反霸权力量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群体性崛起,向着更加公平公正、利益分配更加均衡的方向变革,从而最终走出困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从理论上回应了这一困境,并在实践层面展示了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现实性。"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中,推动了治理理念与逻辑的变革,促进了新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形成,实现了对资本的有效规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超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普遍真理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渊源及成果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贡献出了中国智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文斌 陈昭玖 朱朝晖
农业产业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然而,受人地矛盾、农村劳动力过剩、商品率低下的制约,农业产业化需在小农经济下寻找发展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小农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探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宜途径。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练 刘洋
家庭农场是新词,但却不是新事物。流动性家庭农场,作为家庭农场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其较长的发展阶段。从本质上来讲,流动性家庭农场与小农更为接近,是小农经济的另一种表达,也可以说,流动性家庭农场是小农经济的延伸和升级。同样,流动性家庭农场作为小农经济的一部分,在农业劳动力匮乏地区,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于粮食安全和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积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东勃
对小农经济有效性表示质疑的理论传统并非马克思主义所独有,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也长期存在。改造小农经济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二者的共识。总体而言,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都或强或弱地体现了这一点。始于1978年的改革,似乎使中国农业一夜之间从"一大二公"的状态又回到了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状态,30年粮食产量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小农的奇迹"。然而要确保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则改造小农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依然存在。在人地矛盾现状未发生根本变化和农业发展受市场风险冲击渐强的背景下,应当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对小农自愿、适度的联合保持开放和支持的姿态,使小农经济首先走向小而有效、小而不散,进而走出小农经济的陷阱。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村改革 农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