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5)
- 2023(13246)
- 2022(11630)
- 2021(11060)
- 2020(9244)
- 2019(21138)
- 2018(21248)
- 2017(40436)
- 2016(22250)
- 2015(25685)
- 2014(25699)
- 2013(25269)
- 2012(23747)
- 2011(21465)
- 2010(21844)
- 2009(20351)
- 2008(19921)
- 2007(17866)
- 2006(16137)
- 2005(14419)
- 学科
- 济(105074)
- 经济(104958)
- 管理(63343)
- 业(56644)
- 企(48111)
- 企业(48111)
- 方法(42159)
- 数学(35882)
- 数学方法(35270)
- 学(25743)
- 中国(24753)
- 地方(23537)
- 农(22885)
- 财(21909)
- 业经(20855)
- 理论(17302)
- 制(16965)
- 和(15890)
- 教育(15486)
- 农业(15190)
- 贸(15187)
- 贸易(15175)
- 易(14608)
- 地方经济(14569)
- 环境(14360)
- 务(13457)
- 银(13429)
- 财务(13382)
- 银行(13379)
- 财务管理(13343)
- 机构
- 大学(330220)
- 学院(325627)
- 济(130396)
- 经济(127320)
- 管理(124369)
- 研究(112601)
- 理学(106419)
- 理学院(105155)
- 管理学(103033)
- 管理学院(102457)
- 中国(83500)
- 京(71405)
- 科学(71295)
- 财(59504)
- 所(58306)
- 研究所(52638)
- 农(51220)
- 中心(49907)
- 江(49058)
- 业大(47493)
- 财经(47256)
- 北京(45828)
- 范(45501)
- 师范(45103)
- 经(42611)
- 院(40355)
- 农业(39974)
- 州(39715)
- 经济学(39200)
- 师范大学(36468)
- 基金
- 项目(213059)
- 科学(165736)
- 研究(155540)
- 基金(152873)
- 家(132698)
- 国家(131573)
- 科学基金(111913)
- 社会(96462)
- 社会科(91061)
- 社会科学(91031)
- 省(82920)
- 基金项目(80272)
- 自然(72846)
- 教育(71895)
- 自然科(71107)
- 自然科学(71094)
- 自然科学基金(69775)
- 划(69592)
- 资助(64400)
- 编号(63633)
- 成果(53803)
- 重点(47347)
- 部(46495)
- 发(44982)
- 课题(44368)
- 创(42809)
- 科研(40536)
- 大学(40254)
- 创新(39955)
- 教育部(39825)
- 期刊
- 济(154350)
- 经济(154350)
- 研究(102019)
- 中国(63031)
- 学报(54560)
- 科学(48536)
- 管理(48069)
- 农(47292)
- 财(45670)
- 大学(40741)
- 教育(40620)
- 学学(37945)
- 农业(32517)
- 技术(28996)
- 融(27100)
- 金融(27100)
- 财经(24301)
- 经济研究(24101)
- 业经(22525)
- 经(20881)
- 问题(19635)
- 图书(19613)
- 技术经济(17281)
- 理论(16549)
- 业(15771)
- 统计(15533)
- 版(15471)
- 科技(15042)
- 实践(14891)
- 践(14891)
共检索到496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亚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前提下,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并促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是时代的需要。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导筹办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修班集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笔者在是年11月一次全国理论讨论会上及随后的一篇短文中尽管也说了:“1.‘计划’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作为社会占有的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相对社会占有制来说,计划是派生的;即有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才使社会性的计划成为可能。”现在看来,这种表述仍有点含糊,仍使“计划”没有摆脱“直接社会化”的烙印。不过笔者也的确又说过:“尽管有本质的区别,当代某些资本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人称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一切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爱护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甚至一些具有科学良心的资产阶级学者,无不尊崇这部伟大的科学巨著。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除了一些公开敌视马克思主义的人竭力诋毁、贬低这部光辉著作外,在我们内部又还有一些人,表面上表示非常崇敬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这部伟大的著作,实际上却时而教条式地搬弄马克思的个别词句和论点,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本意;时而又疏于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资本论》中阐明的人类社会生产一般和商品经济一般基本规律、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旭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上,形成了全新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使政治经济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全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贯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形成和《资本论》创作过程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一个形成过程,最终在《资本论》中将研究对象的提法进一步精确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方法,应该也必须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需要在这一方法指导下,根据我国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探索构建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积极有效的理论成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万军
人的问题是任何学科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在马克思那里,他借助于经济哲学的视野完成了对人的全面考量,人的起源问题、本质问题、动力问题、地位问题和发展问题都得到了科学的回应。作为"中国版"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体现人民呼声的经济学理论,又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一门科学理论。可以说,人学之维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14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之后,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新中国建立以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力文
<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纵观新时代以来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能够发现很多新的变化,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基于此,由顾海良教授主编的《经典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8月版)一书,立足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研究为基础,联系时代变迁和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思想的历史演进,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的当代意义,全面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总体来看,该书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实践,是对这一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更为宽广视域的研究和运用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特色的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新性的和批判继承性的"术语的革命",成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学术范式的标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重于吸收和借鉴各种经济学理论的菁华之处,又善于摒弃和批判其糟粕之处,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交流、交融、交锋等多种对待方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多方面的新发展,蕴藏着"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创新的难得的历史...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路军
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目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这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守,也是始终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经验的结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自19世纪中期创立以来,一直与不同社会阵营的经济思想、不同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和不同思潮的经济学观点进行博弈,并且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实践检验,得到新的发展与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2021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