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0)
2023(6187)
2022(5282)
2021(4858)
2020(4116)
2019(9144)
2018(9003)
2017(16707)
2016(9186)
2015(10290)
2014(10221)
2013(9818)
2012(9169)
2011(8395)
2010(8575)
2009(8259)
2008(8233)
2007(7411)
2006(6773)
2005(6431)
作者
(25859)
(21958)
(21739)
(20709)
(13883)
(10345)
(9736)
(8355)
(8254)
(7830)
(7568)
(7327)
(7266)
(7112)
(7038)
(6689)
(6341)
(6325)
(6297)
(6189)
(5587)
(5288)
(5129)
(5061)
(4968)
(4898)
(4796)
(4724)
(4414)
(4238)
学科
(34951)
经济(34873)
管理(32406)
(27287)
(23865)
企业(23865)
(12788)
(12510)
方法(12248)
中国(10643)
数学(10083)
数学方法(9921)
(9341)
业经(9002)
(8806)
(8193)
体制(7520)
(7196)
财务(7177)
财务管理(7150)
地方(6845)
企业财务(6793)
(6786)
银行(6774)
(6490)
(6462)
金融(6460)
(6169)
理论(6014)
环境(6004)
机构
大学(133493)
学院(130770)
(54974)
经济(53807)
管理(48443)
研究(46577)
理学(41051)
理学院(40540)
管理学(39924)
管理学院(39654)
中国(35811)
(29654)
(28311)
科学(26934)
(23057)
财经(22270)
(21482)
中心(20765)
研究所(20468)
(20070)
(19597)
经济学(17764)
北京(17692)
(17338)
师范(17179)
业大(17133)
(16997)
财经大学(16469)
(16121)
经济学院(15669)
基金
项目(84963)
科学(67921)
研究(63797)
基金(62695)
(54402)
国家(53962)
科学基金(46328)
社会(42677)
社会科(40283)
社会科学(40274)
基金项目(32762)
(32176)
教育(29759)
自然(28430)
自然科(27761)
自然科学(27754)
(27443)
自然科学基金(27267)
编号(24974)
资助(24640)
成果(22083)
(22051)
(19769)
重点(19639)
课题(18119)
(17998)
国家社会(17975)
(17600)
教育部(17457)
(17057)
期刊
(66098)
经济(66098)
研究(43500)
中国(31899)
(25325)
管理(20779)
学报(20037)
科学(19383)
(18577)
教育(17073)
大学(16039)
学学(14965)
(13436)
金融(13436)
财经(12369)
农业(11687)
技术(10735)
(10703)
经济研究(10031)
业经(9382)
问题(8605)
(6612)
(6610)
科技(6398)
(6120)
改革(5994)
(5994)
世界(5961)
会计(5949)
现代(5826)
共检索到211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彼得·豪尔  罗斯玛丽·泰勒  何俊智  
“新制度主义”这个词在政治科学中的出现频率已经越来越高。然而 ,对于什么是“新制度主义” ,它与其他分析途径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对于它做出了哪种承诺或者说要揭示什么的问题等 ,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混淆。本文拟通过检视新近文献 ,对上述问题做出初步回答。事实上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 ,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新制度主义”分析途径。即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本文简要描述了每一个流派的起源 ,指出它们在分析社会和政治问题时的独到视角。从而寻求每一个流派是否有向其他两个流派学习的可能 ,并在结论部分讨论这三种视角的整合潜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殿敏  
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美]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编译者按:自8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已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一股重要思潮,它与行为主义政治学(如政治系统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等)以及理性主义政治学(如集体选择理论、公共政策研究)成鼎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越  张珉  
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新制度主义在发展中都因为缺乏现实性、历史性和社会性而受到批评。面对相似的问题,经济学领域兴起了以青木和格雷夫为代表的比较制度分析,政治学领域兴起了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本文从制度观、制度对行为的影响、制度的变迁、过去的制度对现在制度的影响、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制度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比较制度分析和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进行了比较,就未来制度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光辉  
由普通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近年来呈现较为明显的转设倾向。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通过对三个案例的调查研究发现,政府政策推动、无形资产专有性降低、双方合作交易费用增高以及由母体学校品牌创造的准租减少,是影响独立学院转设倾向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独立学院转设问题研究的引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以保障各相关方的利益,促进独立学院合理分流和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向飞  高春婷  
中国制度转型时期,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长期并存,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详细阐释了转型经济下政府干预的合法性来源与效率基础,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数理模型,以着重考察政府干预的效率变动趋势。模型结论表明:政府干预的效率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动趋势;此外,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加强政府干预与推进市场化进程并不矛盾,甚至会相互促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海因兹-迪特·迈尔  布莱恩·罗万  郑砚秋  
制度理论一直将教育领域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近十几年来,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三个显著的变化,它们分别是教育服务提供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系统结构从松散变为紧密以及教育制度重要性的增加。这些教育制度变化的新对于以往制度理论的基本命题提出了挑战,要求重新审视一些制度关系,如同形性与多样性、合法性与效率、松散性与紧密性、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政府与市场等。这预示着对于教育领域进行制度研究的广阔前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宾齐  
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同时受到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双重作用,并且在这两种环境之间排列成一个"连续谱"(Meyer&Rowan,1977)。在技术环境中效率机制起作用,而在制度环境中合法性机制起作用。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可以用绩效评价指标中可量化的比例(量化率)来表示组织受这两种环境影响的程度。据此,把高校内部组织(处级机构)分为强制度弱技术型、强技术弱制度型和中间型三类,为科学制定高校内部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对样本的系统分析,证明了斯考特(Scott)按照组织所受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影响程度强弱对学校组织类型的界定:学校属于强制度弱技术型组织。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林霖  黄雅卓  
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是"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其目标在于推动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的职权确位,职责归位,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固化政府职能转变成果。然而,实践中系列改革举措对于达成制度目标的助益都比较有限,未能全面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根据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通过构建符合中国改革场景的分析框架,可以在厘清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运行逻辑基础上,检视其制度绩效。研究发现,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有效性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并非仅是之前文献研究集中探讨的清单编制问题,还受制度构建、制度运行、制度环境与制度相关方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的改革,政府应坚持系统观念与协同思维,对影响制度有效性的诸多因素加以整合,构建起制度有效运作的闭环系统,为责任清单制度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林霖  黄雅卓  
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是"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其目标在于推动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的职权确位,职责归位,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固化政府职能转变成果。然而,实践中系列改革举措对于达成制度目标的助益都比较有限,未能全面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根据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通过构建符合中国改革场景的分析框架,可以在厘清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运行逻辑基础上,检视其制度绩效。研究发现,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有效性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并非仅是之前文献研究集中探讨的清单编制问题,还受制度构建、制度运行、制度环境与制度相关方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的改革,政府应坚持系统观念与协同思维,对影响制度有效性的诸多因素加以整合,构建起制度有效运作的闭环系统,为责任清单制度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伊莎  
在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继承旧制度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制度因素重新纳入政治学的核心范畴,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探讨了政治主体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石  
在中国体制改革大时代背景下,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文章基于已有的文献,对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分析的具体观点、方法论范式和理论目的等三个层次进行了全面比较,发现两种制度理论体系在理论目的上存在根本对立,导致两者采取截然相反的方法论范式,进而得出迥然不同的观点。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主义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制度理论,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于正伟  
制度分析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政治学等重新发现了制度对解释现实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了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范式。基于共同的逻辑起点、行为假设和理论工具,制度分析范式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途径,如嵌入性制度分析、立宪制度分析、比较制度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多中心制度分析等。制度分析拓展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增强了社会科学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囊括到制度分析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童蕊  
本文从新制度主义对"制度"的理解出发,基于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进行探讨。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学科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学科文化信念和价值观方面,如学者价值观的异质、学科文化认同度迥异、学科话语权的争夺等。其形成与学科规训所形成的学科文化积淀、学术部落所构成的行动情境、以及学者思维和地位产生影响的行动选择有关。要消弭学科文化冲突需要重构行动者的学科文化信念、行动情境、规整学者行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振坤  陈洪波  
新古典主义就经济论经济和忽视制度作用的缺陷使人们开始关注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肯定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创立了产权理论和寻租理论;其主要缺陷是将产权的重要性绝对化了。新制度主义制度观和马克思主义制度观的区别在于分析层次和理论基石都大不相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雅文  
谈到新制度主义的国家理论时 ,理论界往往会一概而论 ,但新制度主义内部的分化还是相当明显的 ,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中的国家理论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独树一帜的理论家奥尔森的国家理论与理性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思的国家理论都有各自的贡献和不足。经济利益、社会风俗习惯、文化意识等因素对国家起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