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0)
- 2023(12036)
- 2022(10560)
- 2021(10395)
- 2020(8535)
- 2019(20114)
- 2018(20374)
- 2017(38433)
- 2016(21832)
- 2015(24262)
- 2014(24380)
- 2013(23064)
- 2012(21261)
- 2011(19068)
- 2010(19085)
- 2009(16855)
- 2008(16009)
- 2007(13975)
- 2006(12131)
- 2005(10409)
- 学科
- 济(73345)
- 经济(73264)
- 管理(57546)
- 业(50134)
- 企(42163)
- 企业(42163)
- 方法(33751)
- 数学(29104)
- 数学方法(28755)
- 中国(24104)
- 教育(22960)
- 财(20648)
- 农(20303)
- 学(18713)
- 地方(17510)
- 理论(16657)
- 业经(16372)
- 农业(13418)
- 技术(13371)
- 制(12842)
- 和(12260)
- 环境(11661)
- 贸(11612)
- 贸易(11604)
- 易(11206)
- 务(11186)
- 财务(11124)
- 财务管理(11099)
- 划(10749)
- 教学(10590)
- 机构
- 大学(287567)
- 学院(282182)
- 管理(110341)
- 济(101176)
- 经济(98573)
- 理学(96469)
- 理学院(95285)
- 研究(94164)
- 管理学(93648)
- 管理学院(93097)
- 中国(63777)
- 京(62709)
- 科学(59010)
- 财(48130)
- 范(47335)
- 师范(47039)
- 所(45955)
- 中心(42369)
- 研究所(42078)
- 江(41116)
- 业大(40714)
- 农(40482)
- 北京(40077)
- 师范大学(38559)
- 财经(38284)
- 教育(37656)
- 经(34866)
- 院(34535)
- 州(33744)
- 技术(32601)
- 基金
- 项目(196888)
- 科学(155747)
- 研究(151572)
- 基金(139529)
- 家(119684)
- 国家(118544)
- 科学基金(101996)
- 社会(92015)
- 社会科(86755)
- 社会科学(86733)
- 省(78097)
- 教育(75638)
- 基金项目(74945)
- 划(67158)
- 自然(65487)
- 编号(65172)
- 自然科(63922)
- 自然科学(63910)
- 自然科学基金(62731)
- 资助(56410)
- 成果(55018)
- 课题(46566)
- 部(44616)
- 重点(44452)
- 发(42265)
- 创(41101)
- 项目编号(40155)
- 教育部(38999)
- 年(38249)
- 创新(37967)
共检索到409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鹏庆 杨晓雯 郑延冰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由计划经济下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逐渐演变为市场经济下的委托与代理的关系;地方政府虽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但在委托代理关系下却面临着政治上的晋升激励。本文在Holmstrom和milgrom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构造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得出:中央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更偏向于易于测量的经济增长率指标,导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扭曲,表现在地方政府倾向于将财政资源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而对非经济性公共服务支出不足。基于此得到两个命题并通过面板回归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政治激励下,财政分权对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显著,对非经济性公共服务提供影响不显著;另外得出,当公共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江 孙辉 黄亮雄
我国财政分权的实践在不受"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约束的条件下,不能促进义务教育的供给。本文使用1978-2008年28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在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供给情况。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供给起负作用,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扩大义务教育供给和发展经济增长处于顾此失彼的境地。原因在于: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更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方面的支出而压缩短期内不拉动GDP增长的义务教育支出。另外,本文发现财政分权对教育供给存在地区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关键词:
义务教育供给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宇昕 余兴厚 汪亚美
能否有效地引导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偏好,将转移支付资金真正投向最能满足居民需要的重点民生领域,关键取决于转移支付制度是否具有激励效应。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受到天然的财政纵向失衡和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两大约束影响。为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励地方政府在提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对转移支付资金产生过度的依赖,致使其陷入软预算约束的"激励陷阱",就必须在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政策设计中嵌入应有的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玲 林泽梁 薛澜
本文建立了政策执行的双重激励模型,探索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方式的相互关系。通过考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地方层面的执行情况,笔者发现,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的实质动机是经济激励。由于新兴产业的市场回报无法现时兑现,且其发展前景与本地的资源禀赋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对地方政府的经济激励呈现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地方政府故而在平衡经济发展和政治晋升的情况下作出实动、暗动、伪动、缓动等不同选择。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一方 王佳杰
文章将中国的土地征用与出让制度模型化,构建一个政治与财政双重激励下影响地方土地出让规模的动态理论框架,并利用土地二级市场开放后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与拓展分析,试图从财政激励、经济绩效与土地征用出让制度本身,对近年来土地出让规模的膨胀给出多角度的解释与探讨。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因素是造成土地出让收入规模膨胀的重要制度原因;土地出让的收益水平、以及其对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作用也会对此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而农地生产效率则与之负向相关。实证表明,近年来我国对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有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东明 周明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激励相容为原则,构建央地双向互动的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激励相容框架,分析部分地方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表现不力及成因。研究结果发现:在政策创新中,问责负向激励泛化和正向激励不足导致地方政府不愿主动进行政策创新;在政务营商环境建设中,正向保障不足和对地方及部门本位的问责力度不足,导致数据鸿沟和服务流程分散;在市场营商环境建设中,中央政府缺乏财税返还和补偿的机制设计,使得地方政府以行政收费变相弥补财政损失;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地方立法权受限和对执法的负向约束不足损害企业利益,危害营商环境。据此,基于激励相容框架对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建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海燕
基于近年来地方政府创新活动的增多,对于地方政府创新动因研究的关注也在加强,但对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的创新者即公务员的利益关注较少。所以从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机制的研究入手,基于公务员综合利益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公务员的利益诉求进行地方政府创新的激励机制的设计,以期实现激励机制与对公务员创新行为的关联对接。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创新 激励 综合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宛竹 王在全 黄璇
基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而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健全的背景,文章选取了河北省下辖的130个县级政府2001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面板工具变量-两步GMM方法分析了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对县级基础教育支出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在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县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产生了显著的激励效应。相较于地方自有收入的增加,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更有效地刺激地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增长。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基础教育 激励不相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宛竹 王在全 黄璇
基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而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健全的背景,文章选取了河北省下辖的130个县级政府2001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面板工具变量-两步GMM方法分析了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对县级基础教育支出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在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县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产生了显著的激励效应。相较于地方自有收入的增加,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更有效地刺激地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增长。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基础教育 激励不相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步丹璐 狄灵瑜
中央对地方的考核已从"唯GDP"逐步过渡到"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而是否将地区GDP增长率作为考核指标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进而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发挥。官员交流制度是中央针对地方官员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能否在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文章以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和政府补助的相关关系作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衡量指标,分析了官员交流制度对地区招商引资行为的影响以检验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官员交流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抑制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获得政府补助的行为;第二,无论是垂直交流官员还是横向交流官员,其任期越长、地区资源禀赋越好,上述抑制作用越明显;第三,官员交流可以显著抵减政府补助对企业业绩的负向效应。文章证实了官员交流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引导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有助于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娟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事权和财权上都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在地方公共品供给中,当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目标不相一致时,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便不可避免。在政治与经济双重竞争的博弈背景下,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品主要提供者的角色常常被忽视了,地方公共品供给出现结构失衡。因此,在中央与地方博弈的视角下,针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困境,研究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激励模型,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形成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激励制度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地方公共品 博弈 激励模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丽杰
随着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披露不明、政府存在潜在的财政风险问题逐渐突出,从侧面暴露了现行政府会计核算方法的弊端,新预算法修正案明确提出政府会计制度要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然而,目前对政府债务如何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具体核算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引入"修正的双基础制"对政府债务具体会计核算做出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利昌
地方政府职能是国家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这种转变主要是政府社会、经济职能的转变;其宗旨是使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从过去的无所不管、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资不分,真正转变到制定和执行本地区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本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荣秋艳
本文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发现地方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的根源来自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和行政集权体制之间的矛盾,在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的体制设计下,地方政府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而地方官员由中央或上级任免,承受上级政府以经济增长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压力,这导致地方政府重视GDP和财政收入增长而忽视公共服务提供。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路径及体制保障。
关键词:
地方政府职能 问题 形成原因 转变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瑶 高波
在税收辖区内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化和政府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双重目标约束下,房地产税对地方政府有激励效应。由于房地产价格与公共福利水平正相关,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实现房地产价值增值来增加税收收入。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显示房地产税是非中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