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4.135.207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7)
2023(13944)
2022(11964)
2021(11473)
2020(9979)
2019(23151)
2018(22847)
2017(44362)
2016(24287)
2015(27534)
2014(27443)
2013(26962)
2012(24600)
2011(21740)
2010(21815)
2009(20054)
2008(20006)
2007(17583)
2006(14946)
2005(13155)
作者
(66943)
(55982)
(55961)
(53629)
(35536)
(26881)
(25650)
(21938)
(21026)
(20201)
(18993)
(18902)
(17795)
(17629)
(17547)
(17506)
(17045)
(16701)
(16100)
(16054)
(13842)
(13758)
(13577)
(12872)
(12703)
(12626)
(12463)
(12411)
(11416)
(11166)
学科
(93187)
经济(93087)
管理(72906)
(68383)
(57094)
企业(57094)
方法(48636)
数学(43634)
数学方法(42910)
(41365)
(25298)
中国(24116)
(22041)
(20922)
财务(20859)
财务管理(20797)
税收(20582)
(20408)
企业财务(19741)
业经(19063)
地方(18438)
(18352)
(18101)
农业(16641)
财政(16344)
(16263)
贸易(16252)
理论(15947)
(15814)
(14775)
机构
学院(331292)
大学(330462)
(133034)
经济(130254)
管理(129727)
理学(112818)
理学院(111652)
管理学(109341)
管理学院(108733)
研究(104535)
中国(79785)
(73498)
(68664)
科学(65077)
财经(54121)
(52907)
(52180)
(50015)
中心(49694)
业大(49440)
(49084)
研究所(46854)
北京(42712)
农业(41559)
经济学(41389)
财经大学(40053)
(40009)
师范(39566)
(39038)
(37753)
基金
项目(223769)
科学(175662)
基金(162926)
研究(160970)
(142065)
国家(140930)
科学基金(121741)
社会(100989)
社会科(95872)
社会科学(95844)
(87871)
基金项目(85660)
自然(80526)
自然科(78752)
自然科学(78732)
自然科学基金(77270)
教育(75915)
(74042)
资助(68796)
编号(66244)
成果(53886)
重点(50139)
(49501)
(46770)
(46107)
课题(44638)
科研(43934)
创新(43676)
教育部(42696)
大学(42561)
期刊
(137330)
经济(137330)
研究(97109)
中国(62798)
(62674)
学报(51954)
管理(46042)
(45986)
科学(45644)
大学(39439)
学学(37245)
教育(33501)
农业(31137)
技术(30811)
财经(26314)
(25745)
金融(25745)
经济研究(23575)
(22459)
业经(21474)
(18869)
统计(18636)
问题(18152)
(17478)
财会(17277)
(16745)
技术经济(16465)
(16118)
(16097)
会计(15316)
共检索到48545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辉  沈肇章  
以政治激励和税收努力为理论基础构建理论框架,提出两个研究假说,并运用2000~2012年省际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实证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着重分析超计划GDP增长和税收计划对地方财政收入预决算偏离的影响。主要结论有:地方政府在晋升激励之下策略性影响预算编制依据GDP计划增长率与政绩考核核心指标GDP实际增长率,GDP超计划增长为地方政府追求超预算收入奠定经济基础;税务部门在税收计划刚性考核压力下会提高税收努力程度,税收计划与预决算偏离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税收计划刚性过强会对税务部门产生逆向激励,并发现税收计划与预决算偏离之间并非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拐点大约在15.5%。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白彦锋  旷星星  
地方非税收入预决算偏离度过大意味着地方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法制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必须降低预决算偏离度。数据显示,我国非税收入预决算偏离度超出了国际上普遍认可的5%,2011年甚至超过35%。为了探究其影响因素,本文考察了政治激励和地方财力缺失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对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超计划GDP增长率、财政支出缺口率、地方政府任期均与非税收入预算偏离度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白彦锋  旷星星  
地方非税收入预决算偏离度过大意味着地方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法制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必须降低预决算偏离度。数据显示,我国非税收入预决算偏离度超出了国际上普遍认可的5%,2011年甚至超过35%。为了探究其影响因素,本文考察了政治激励和地方财力缺失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对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超计划GDP增长率、财政支出缺口率、地方政府任期均与非税收入预算偏离度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辉  殷强  
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是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而科学编制和规范执行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预算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地方官员集中换届时期,理性的地方官员有动机策略性地利用预算工具实现其政治经济目标,进而造成预决算周期性偏离。利用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研究发现预决算偏离具有随地方政府换届而变化的预算周期性,预决算偏离在换届前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换届前人事变更不确定性较高,中央监察力度较强,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更偏好“留有余地”;换届后人事变更已确定,中央监察力度减弱,晋升竞争和财政增收激励着地方官员选择“积极进取”的经济政策。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进一步规范地方官员预算行为,需要改进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完善经济目标责任管理制,规范财政收入预算管理,并强化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机制。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华春  刘清杰  
多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财政收支预决算偏离度不断扩大,财政预算约束弱化。由于区域之间财政策略互动行为使空间溢出效应成为可能,可以将空间要素引入地区间预算管理,来检验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度是否存在空间效应,以及具有空间集聚和空间辐射效应的地区分布情况及动态变化,从而探索政府效率与地区生产总值对预决算收入偏离的影响。利用空间统计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中国大陆除西藏、港澳台外的30个省级政府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预决算偏差在中部地区间的差异高于东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晓锋  
由于资本投入与产业结构优化正相关,地方财政支出在即期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弱阻碍作用将逐渐显现;而产业结构优化在即期和长期对地方财政支出均有明显的正强化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支出政策时,不仅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周期,更应该注重培育健康的市场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朱建军  
地方官员来源、任期等政治激励因素会对地方财政透明度产生影响。通过2008-201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央调任官员在公开地方财政信息方面更积极,本地升迁、外省升迁和外省平调官员在地方财政透明度提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地方官员任期、年龄与财政透明度显著负相关;硕士学历官员更倾向于提升本地财政透明度。因此,建议在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量化信息公开考核指标,将其提升为"硬指标"。同时,加强对政府债务,特别是官员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培养理性公民参与政府预算监督全过程,在地方官员激励制度中突出公开与透明导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萨日娜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在考虑政府规模差异的情况下,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会因为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差异而呈现出统计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表现为,当财政收入规模较小时,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正相关系数较小,而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较大时,二者正相关系数较大,且随着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地方财政支出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大。实证结果还表明,地区人口规模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正相关,且弹性系数大于1,与最终消费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席毓  孙玉栋  
基于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收入偏离常态化的现状,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纵向财政失衡对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级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处于较长时期的"超收"状态,不同区域内的超收规律基本一致,但超收幅度有所差异;纵向财政失衡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正向影响,且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纵向财政失衡程度低于门槛值时,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有所减弱。促进经济发展考核指标的多样化、增强地方政府财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性以及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可以作为缩小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参考方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葛乃旭  杨留花  
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应在实现财政均等化的同时,不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然而本文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财政努力的新测算方法,基于我国2000年-2007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税收返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均存在明显的负效应,只有专项性质的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存在激励作用。本文认为,抑制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的负效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建立按人口分配的税收返还制度、分离一般性转移支付中非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专项转移支付和改进均衡性转移支付公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基于中国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数量关系。结果显示:宏观税负上升带动了财政民生支出绝对额的小幅增长,但对财政民生支出份额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表明中国的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性不容乐观,财政民生支出强度不足不应主要归因于政府财力规模不足。因此,囿于宏观税负高低之争并无实质意义,关键在于实现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和匹配,确保财政收入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平  
利用我国1994~2012年的省际财政收入数据,运用泰尔指数、Kernel密度估计法和空间Markov链法对地方财政收入的空间非均衡进行了度量,并对地方财政收入分布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在考虑空间因素的前提下,采用空间面板协整和空间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收入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考虑空间相关性后,从时间动态角度来看,各地区的地方财政收入演进存在集中趋势,从空间动态角度来看,相邻地区对本地区的地方财政收入演进具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经济增长对地方财政收入起到了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亚芬  
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5个城市及分类为一、二、三线城市的数据建立了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房地产市场波动相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长、短期弹性。得出以下结论:房价的长短期弹性表明,房价上涨会导致房地产税收和土地出让金的增加,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上升,房价下跌会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从而使以土地出让金作为抵押来筹集资金的城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从三个区域城市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可知,二、三线城市房价和销售面积的上涨或下跌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击大于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地方财政收入主要受房价波动的影响。这种差异性对于我国政府区别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苑德宇  
本文构建随机动态模型对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影响政府投资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国转型期1995~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理论分析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会引起最优政府投资水平在当期发生同向变化,但在未来出现反向调整;预算税收收入反向决定着当期最优政府投资水平。经验检验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即当期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正向显著地影响了地方政府投资,预算税收收入以及滞后期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对地方政府投资均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经验分析还发现:当期中央净财力转移、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均产生了显著正向的影响,但城市化的相应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洁  李文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对环境污染加剧具有必然影响,一方面税收竞争导致地方政府间相互降低税率;另一方面,税收竞争还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政策力度,导致地方政府采用宽松的环境政策。降低税率会使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得不到补偿,降低税收效率;放松环境政策则会导致环境政策的"趋劣竞争",都将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和环境质量的降低。对2000-2009年中国28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则表明:环境污染在地理空间上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联动性,环境污染受到相邻地区的溢出效应影响非常明显;税负降低确实促进了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及工业废弃物等环...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