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0)
2023(13363)
2022(11313)
2021(10809)
2020(9120)
2019(20400)
2018(19942)
2017(39087)
2016(20901)
2015(23021)
2014(22618)
2013(21787)
2012(19725)
2011(17233)
2010(17109)
2009(15470)
2008(15144)
2007(13118)
2006(11350)
2005(9901)
作者
(54541)
(45573)
(45174)
(43164)
(29140)
(21645)
(20623)
(17744)
(17275)
(16267)
(15335)
(15260)
(14374)
(14161)
(14115)
(14001)
(13594)
(13590)
(13104)
(13082)
(11048)
(11023)
(11023)
(10517)
(10262)
(10111)
(10088)
(9891)
(9101)
(8952)
学科
(75206)
经济(75123)
管理(71628)
(64677)
(56294)
企业(56294)
方法(37142)
数学(32268)
数学方法(31789)
(26824)
(21187)
中国(19257)
(18156)
财务(18101)
财务管理(18061)
业经(17536)
企业财务(17238)
(17199)
(14653)
(14181)
贸易(14170)
(13969)
(13850)
(13718)
银行(13709)
农业(13482)
理论(13207)
(13079)
地方(13074)
(12900)
机构
学院(276918)
大学(275000)
管理(115527)
(113457)
经济(111085)
理学(99135)
理学院(98148)
管理学(96616)
管理学院(96026)
研究(85269)
中国(67514)
(56916)
(55277)
科学(49526)
财经(44408)
中心(42267)
(41384)
(40651)
(40003)
(39844)
业大(37949)
研究所(36038)
经济学(34797)
(34022)
师范(33703)
北京(33620)
财经大学(33435)
(32670)
(31713)
经济学院(31356)
基金
项目(190557)
科学(152638)
研究(141644)
基金(141083)
(121717)
国家(120681)
科学基金(106031)
社会(91783)
社会科(87103)
社会科学(87080)
基金项目(74315)
(73540)
自然(68503)
自然科(66986)
自然科学(66967)
教育(66450)
自然科学基金(65778)
(62013)
资助(57023)
编号(56983)
成果(45758)
(43562)
重点(42378)
(40433)
(39806)
课题(38643)
国家社会(38344)
教育部(38276)
创新(37754)
人文(37555)
期刊
(121250)
经济(121250)
研究(78056)
中国(51297)
(47117)
管理(45706)
学报(38475)
科学(37387)
(35534)
大学(31106)
学学(29430)
教育(28770)
(28406)
金融(28406)
技术(25146)
农业(24039)
财经(22041)
业经(19962)
经济研究(19297)
(19043)
问题(15212)
(13817)
财会(13616)
(13134)
技术经济(13064)
理论(12783)
现代(12777)
(12269)
科技(12051)
商业(11734)
共检索到403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珊梅  郝玉贵  
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2008—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检验"十八大"以来的权力约束政策对管理层权力与隐性腐败之间的关系影响,考察嵌入企业政治行为的政治治理机制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政治治理抑制了管理层权力与隐性腐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且在国有企业更加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政治关联关系会使政治治理在国有企业发挥更加明显的监督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了"十八大"以来的权力约束政策发挥了企业外部监督的功能,提供了执政党政策制度的公司治理作用的经验证据,丰富了相关公司治理理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美华  林斌  林东杰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本文在管理层权力理论框架下,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权力诱致腐败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腐败越严重;内部控制质量越好,腐败越轻,并且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层权力诱致的腐败;进一步研究发现,腐败损害了公司价值,而内部控制则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表明,权力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可以约束权力继而减少腐败,这为我国正在推行的通过依法治国来反腐倡廉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国良  丁月婷  吴汉英  
针对高管权力与隐性腐败关系问题,选择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权力对隐性腐败的影响及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权力对隐性腐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能有效调节高管权力与隐性腐败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显示,国有企业高管权力对隐性腐败的影响更为明显,非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能更好地调节高管权力与隐性腐败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国良  丁月婷  吴汉英  
针对高管权力与隐性腐败关系问题,选择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权力对隐性腐败的影响及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权力对隐性腐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能有效调节高管权力与隐性腐败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显示,国有企业高管权力对隐性腐败的影响更为明显,非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能更好地调节高管权力与隐性腐败的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明霞  干胜道  
针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频发的高管腐败现象,本文考察管理层权力配置与企业高管腐败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检验内部控制质量对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腐败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越可能诱发高管腐败行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腐败的诱发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纯祥  杨怏  何威风  
本文利用2010~2016年我国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OLS方法研究了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与管理者隐性腐败之间的关系,以及八项规定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国企政策性负担与管理者隐性腐败显著正相关,八项规定削弱了国企政策性负担与高管隐性腐败之间的正向关系。在进行内生性控制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国企高管政治晋升显著降低了国企政策性负担对高管隐性腐败的影响程度。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吉利  张丽  田静  
信息的可读性将直接影响报告阅读者对报告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而影响其对企业的评价。以代理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为基础,对2011-2013年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的我国上市公司共1750个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显著正相关;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政府约束越大、市场化进程越强的情况下,管理层权力与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弱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尘子  
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防范和根除特殊利益集团是净化国家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特殊利益集团获取的非正常、不合法、不合理的利益本身是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较之个体腐败,这种大规模集体腐败的危害要严重得多。特殊利益集团腐败植根于领导者狭隘的执政基础及其资源和利益分配体制机制的不均状态,因此,需要从体制机制层面、思想文化层面打好治理特殊利益集团腐败的组合拳,从源头上根除特殊利益集团腐败的土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冉春芳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资本化会计政策、长期资产配置与国企高管隐性腐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企高管采用资本化的会计政策进行隐性腐败导致长期资产配置、长期资产盈利率和资产处置损失呈现出显著的控股权性质差异;国企高管隐性腐败与其货币薪酬、职务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此外,笔者还发现,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有效抑制国企高管的隐性腐败行为,这表明当国企高管面临职务消费和薪酬管制双重约束时,将选择资本化的会计政策进行隐性腐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加强国企高管隐性腐败的治理指明了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佟爱琴  马惠娴  
本文以我国融资融券的分步扩容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卖空的事前威慑对高管隐性腐败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不同公司治理环境下卖空机制作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卖空的事前威慑能够有效抑制高管隐性腐败行为,显著降低在职消费水平,尤其是超额在职消费,并且卖空机制对高管隐性腐败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通过剖析卖空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发现卖空机制加强了外部投资者和股东的监督作用,并促使公司提高了高管权益薪酬比重,使得高管与股东共担卖空导致的股价下跌风险,从而有效约束了高管的隐性腐败。此外,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依赖于成熟的市场化环境,即只有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卖空机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理作用。而卖空机制与公司内部治理之间具有"替代效应",当公司内部治理失灵时,卖空机制能够代替内部治理来规制高管的隐性腐败。本文不仅拓宽了卖空机制治理效应的有关研究,为我国放松卖空管制提供了微观的经验证据,而且为治理高管腐败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杏芬  金鑫  曹茹玥  
近年来,企业管理层腐败现象屡屡发生,影响十分恶劣。文章在分析企业管理层腐败的表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其审计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审计治理效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未明确离任者与接任者对企业资产和业务的承接责任,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情况,结果导致当发生经济损失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时,又因责任不明确,出现难以处理等情况。为此,结合审计的治理功能分析了审计治理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审计治理的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杏芬  金鑫  曹茹玥  
近年来,企业管理层腐败现象屡屡发生,影响十分恶劣。文章在分析企业管理层腐败的表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其审计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审计治理效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未明确离任者与接任者对企业资产和业务的承接责任,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情况,结果导致当发生经济损失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时,又因责任不明确,出现难以处理等情况。为此,结合审计的治理功能分析了审计治理企业管理层腐败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审计治理的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怀  
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导向李怀(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公共权力腐败是一个在世界各国都引人注目的共性问题。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里,权力腐败则更具有了新的涵义。即它已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租金寻觅的传统涵义上,而是向包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逯进  
激励与监督机制缺失是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由此不但容易模糊政府之间的权力边界,造成上下级政府间垂直监督的缺位,而且也会对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产生抑制,从而诱发政府官员的权力腐败以及社会福利的损失。基于这一逻辑关系,文章在引入寻租因素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从公共品供给视角讨论了委托代理、政府寻租与社会福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借此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官员权力腐败的成因、过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做出了系统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