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4)
- 2023(5639)
- 2022(4585)
- 2021(4615)
- 2020(3738)
- 2019(8847)
- 2018(8342)
- 2017(16341)
- 2016(8573)
- 2015(10011)
- 2014(9510)
- 2013(9517)
- 2012(8877)
- 2011(8101)
- 2010(7987)
- 2009(7605)
- 2008(7749)
- 2007(6745)
- 2006(6003)
- 2005(5677)
- 学科
- 济(42721)
- 经济(42676)
- 业(30832)
- 管理(28799)
- 企(25941)
- 企业(25941)
- 方法(21318)
- 数学(19729)
- 数学方法(19681)
- 财(16790)
- 中国(13434)
- 务(12462)
- 财务(12459)
- 财务管理(12443)
- 企业财务(12129)
- 贸(9806)
- 贸易(9798)
- 易(9699)
- 农(9471)
- 制(8789)
- 业经(7097)
- 体(6872)
- 关系(6731)
- 农业(6581)
- 融(6333)
- 金融(6331)
- 银(6211)
- 银行(6204)
- 出(6096)
- 体制(6071)
- 机构
- 大学(131166)
- 学院(126423)
- 济(66563)
- 经济(65840)
- 管理(49770)
- 研究(45905)
- 理学(43357)
- 理学院(42969)
- 管理学(42627)
- 管理学院(42390)
- 中国(37818)
- 财(31499)
- 京(27009)
- 财经(25601)
- 经(23765)
- 经济学(22714)
- 所(21937)
- 科学(21800)
- 经济学院(20494)
- 研究所(19659)
- 财经大学(19585)
- 中心(19298)
- 北京(17873)
- 院(16118)
- 商学(15692)
- 商学院(15583)
- 江(14961)
- 农(13957)
- 研究中心(13827)
- 贸(13795)
- 基金
- 项目(80294)
- 科学(65615)
- 基金(64099)
- 研究(59861)
- 家(55095)
- 国家(54698)
- 科学基金(47644)
- 社会(43217)
- 社会科(41266)
- 社会科学(41257)
- 基金项目(32912)
- 自然(28586)
- 自然科(27991)
- 自然科学(27984)
- 自然科学基金(27565)
- 教育(27369)
- 资助(27069)
- 省(25024)
- 划(22726)
- 编号(21683)
- 部(21084)
- 中国(20164)
- 国家社会(19861)
- 教育部(19087)
- 成果(18574)
- 重点(17845)
- 人文(17754)
- 性(16577)
- 大学(16428)
- 社科(16368)
共检索到191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春方
官员更替代表政治权力的转移,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本文尝试按法定政治权力和事实政治权力分开讨论其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基于2000~200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及与此匹配的省委书记更替数据,本文实证发现我国官员更替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因产权存在边界,主要表现为地方国企投资量和过度投资的降低,并且投资的调整提升了公司价值;这种影响仅存在于更替年份,异地调入的官员更替影响更大。这些表明中国的地方官员更替更适合从事实政治权力逻辑解释,并且本文按照普选制国家标准也未找到法定政治权力转移影响公司投资的证据。进一步,本文还发现官员的事实政治权力对投资的影响受到市场和经理人激励的制约;其影响程度也因更替频率而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伟 杨德明 赵璨 池勤伟
文章以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企关系重构的视角研究了地方政治权力转移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地方政治权力转移当年,企业会显著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力度。随着主政官员任期的增加,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主政官员任期内,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呈现先增后减的周期性特点。这种周期性特点仅在民营企业中存在。(2)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周期性特点在地方官员来自外地、继任官员预期任期较长、管制行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样本中更加显著。(3)在地方政治权力转移当年,民营企业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力度能够帮助其获得政府补助,但这种优势并不会立刻体现出来;同时,企业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力度也会对自身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持续存在于继任官员的整个任期中。文章的研究为理解企业建立政企关系的手段、过程与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伟 杨德明 赵璨 池勤伟
文章以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企关系重构的视角研究了地方政治权力转移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地方政治权力转移当年,企业会显著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力度。随着主政官员任期的增加,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主政官员任期内,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呈现先增后减的周期性特点。这种周期性特点仅在民营企业中存在。(2)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周期性特点在地方官员来自外地、继任官员预期任期较长、管制行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样本中更加显著。(3)在地方政治权力转移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越 宁博 肖金利
地方官员更替代表政治权力转移,政企关系往往随之重新洗牌。本文以2006—2012年沪深两市的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首次从政企关系重建的视角考察了地方主政官员更替与国有企业高管非正常变更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一步从行业差异、继任官员来源两个角度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结果发现,市委书记更替导致市委直管国有企业的高管发生非正常变更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委书记更替对企业高管变更的影响仅显著存在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类企业中。而且,相比来自外地的官员继任,来自本地的官员继任更可能引发企业高管的变更。本文研究还发现,由地方官员更替引致的企业高管变更会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绩效,但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美多 颜学勇
我国的专项转移支付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一方面,在它的分配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一直以来都倍受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批评;另一方面,它在我国的转移支付体系中却一直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对它的批评和质疑并没有导致它的大幅度削弱。
关键词:
专项转移支付 政治逻辑 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范炜烽
该文从经济政治学的视角来考察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的互动关系。以两者互动的基础为切入点,归纳了政策、暴力、操纵、制度和交易等六种互动方式。认为在转型国家最突出的互动关系问题是权力寻租现象,解决互动关系中的问题应在法制互动、阳光互动和有限互动等三方面努力。
关键词:
经济权力 政治权力 互动关系 经济政治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冬汉
近年来,中印两国发展对比逐渐为世界学术界所关注。随着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加快,不少学者认为:因为印度是所谓"民主"政体,最终将在中印发展竞争中胜出。但是,仅从所谓民主、威权等抽象的政体理论,认识印度的政治体制及其治理绩效,并对中印两国发展进行比较和预测得到的结论并不科学。如果从政体、社会结构与政治权力运行视角,从印度政体与传统社会结构,政治权力运行扭曲,政治体制推动国家发展低绩效等方面,深入研究现代印度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发现印度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地区不平衡性以及诸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要实现赶超中国的发展目标尚存在很大难度、诸多问题。
关键词:
政体 政治权力 社会结构 印度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江畅
作为社会管理方式,政治与其他社会管理方式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它凭借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公共权力)进行整个社会的管理,因此政治权力是政治的决定性、关键性要素。政治权力就其本性而言是社会全体成员(人民)为了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所建立并拥有的、运用法律授予社会治理主体代表自己行使其所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体权力。政治权力存在正当性问题,而其正当性主要取决于其根据和理由的正当性,只有政治权力的理由和根据正当,政治主体拥有的主体权力和运用该权力治理社会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和支持。政治权力体现的是人民整体的意志,面对的却是人民个体,其主要功能在于对人民个体进行规导。政治权力对人民个体的规导应以尊重和保护个体权利为前提,个体权利是政治权力的边界或阈限。
关键词:
政治权力 正当性 法律统治 个人权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萍
市场营销学专家唐.E.舒尔茨提出的市场权力对角线转移趋势,描述了伴随市场的发展,市场权力由制造商控制,到中间商控制,直至最终由消费者控制的对角线演变过程。本文对转移过程形成原因的逻辑解释为:市场发展过程中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卖方市场结构到买方市场结构的转变是导致市场权力对角线转移的内在原因;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催化了这一过程的转变;不断变化的企业营销逻辑或商业运营模式体现了市场权力转移的基本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飞跃 张冬 刘明兴
本文分析了各地区在建国初期从革命战争中继承下来的实际政治权力的分布状况,并说明这一初始的结构特征对此后的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影响。本文从非正式政治关系的角度构建指标,度量地方实际政治权力和中央名义制度的权威,以中国1952-2008年29个地区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方实际政治权力与中央名义制度之间的互动有助于解释地区差距的动态变化。地方实际政治权力偏向于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20世纪50、60年代与其他地区并无显著差异,但从70年代初开始随着中央实际权力的弱化,开始快于其他地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玉申 王广亮 张屹山
中立政府在选择经济制度时追求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的双重目标,利益集团为了增加在社会总产出中的份额凭借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影响政府的选择。通过分析由政府和两个利益集团构成的博弈模型可以证明:经济制度的变革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变革成本复杂组合的结果,因而无法保证每一次制度变迁的效率。通过数值模拟多期制度变迁过程可以证明:短期内有效率的制度变革在长期来看也可能是无效率的。为了保证经济活动的长期效率,需要根据财富分配状况及时调整经济制度,这就要求减少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源的相关性,增加不同备选制度之间的连续性。文章还概略模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制度变迁过程并进行了外推预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中立政府 经济权力 政治权力 制度变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男星
现实的课程政策主体及其所认同的政治思想构成一种当权政治力量,体现着课程政策主体的课程意志并支配着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课程的政治权力;这种课程权力在一个国家经历社会重大变革的时候,更加凸现出对课程的发展意义。本文以俄罗斯为对象演绎课程的政治权力,以揭示出当权政治力量对课程政策价值取向的作用。
关键词:
当权政治力量 俄罗斯课程政策 价值取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丽琴 陈少晖
分税制改革在增强中央财政实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及地区财力差异的问题,转移支付成为中央平衡这些财力差异的重要手段。然而,它却没有起到应有的均等化效果。其中,专项转移支付饱受诟病却持续增长。研究表明,在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专项转移支付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基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实证分析,证实了专项转移支付确实能起到促进均等化的作用。目前,应通过建立监督机制,设计效益评价体系以及转变地方政府考核体系等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文
部委与地方关系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所衍生的政治地理因素是地区政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角度考察政策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文献以及从部委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不同,文章主要从各部委及其官员角度研究政治地理影响微观企业的机理与渠道。文章以2007~2014年上市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政治地理因素对企业投资扩张与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地理因素越突出,企业投资规模和过度投资越严重,这一正相关关系在地方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在换届年份,政治地理因素与企业投资扩张的正相关关系有所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政治地理因素对企业投资扩张的影响不同;制度效率和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弱化了政治地理与企业投资扩张的正相关关系。文章有助于人们理解政治地理影响微观的经济基础,也为深入剖析政治地理因素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经济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认知。
关键词:
政治地理 投资扩张 制度效率 经济后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