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2)
2023(4744)
2022(3279)
2021(2897)
2020(2206)
2019(4818)
2018(4953)
2017(9723)
2016(5202)
2015(5846)
2014(5926)
2013(5266)
2012(4364)
2011(3787)
2010(3715)
2009(3328)
2008(3172)
2007(2902)
2006(2703)
2005(2678)
作者
(13381)
(11135)
(11105)
(10744)
(7210)
(5230)
(5070)
(4311)
(4228)
(3903)
(3863)
(3724)
(3705)
(3563)
(3502)
(3479)
(3347)
(3271)
(3251)
(3163)
(2864)
(2713)
(2640)
(2588)
(2537)
(2519)
(2506)
(2486)
(2208)
(2114)
学科
(21368)
经济(21348)
管理(12184)
(12136)
(9156)
企业(9156)
中国(8825)
(7382)
业经(7118)
地方(6237)
农业(5019)
(4884)
产业(4647)
方法(4600)
发展(4276)
(4269)
(4245)
总论(4155)
(4016)
信息(3960)
(3900)
(3861)
贸易(3856)
信息产业(3725)
(3684)
教育(3671)
数学(3577)
数学方法(3546)
(3459)
(3429)
机构
学院(67298)
大学(66437)
(27442)
经济(26905)
研究(24562)
管理(23030)
理学(19470)
理学院(19243)
管理学(18860)
管理学院(18726)
中国(18370)
科学(14333)
(13984)
(12214)
(12028)
中心(11048)
研究所(10928)
(10853)
(10677)
(9770)
师范(9656)
财经(9547)
经济学(9210)
(9154)
(8814)
业大(8730)
(8679)
北京(8588)
经济学院(8156)
农业(8126)
基金
项目(45189)
科学(35726)
研究(35016)
基金(31913)
(27620)
国家(27397)
科学基金(23524)
社会(23086)
社会科(21736)
社会科学(21730)
(18042)
基金项目(16585)
教育(15910)
(14775)
编号(14595)
自然(13591)
自然科(13301)
自然科学(13298)
自然科学基金(13068)
成果(12273)
资助(11716)
(10762)
重点(10508)
课题(10420)
国家社会(9836)
(9555)
(9452)
发展(8950)
(8887)
创新(8849)
期刊
(33791)
经济(33791)
研究(20952)
中国(15474)
(11199)
教育(10086)
学报(10066)
管理(9999)
科学(9390)
(9224)
大学(8006)
农业(7531)
学学(7392)
(7040)
金融(7040)
技术(6156)
业经(6155)
经济研究(5936)
财经(4808)
问题(4642)
(4280)
(4078)
图书(3727)
现代(3518)
世界(3442)
(3370)
商业(3308)
职业(3277)
(3268)
论坛(3268)
共检索到104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肖远  
台湾政治转型从一开始就与本土化联系在一起 ,本土化体现了岛内民众希望当家作主的民主诉求 ,有其正当性的一面 ,但本土化运动常常被岛内政治利益集团所利用 ,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台湾政治转型始于蒋经国时期的政治民主化 ,基本上顺应了西方民主化浪潮 ,但到了李登辉主政后期和陈水扁执政时期 ,政治本土化成为他们推行分裂主义的政治工具 ,台湾政治转型正在被引向极端本土化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池忠军  范韶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巫永平  郑振清  
自1980年代末以来,台湾地区企业团体与政权的关系不断演变,原先国民党主导下的威权统合主义政商关系瓦解,企业家与政权之间的非制度关联增多。究竟是什么动力促使台湾政商关系在2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分析了台湾政商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因素,指出台湾政商关系演变是政治体制由一党独大向高度竞争性政党政治转型的副产品。在此转型中,党派利益与选举竞争催生了政商关系新形态,民营化与金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执政党经营政商关系的政策工具,并衍生了巨大的贪污机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其屏  
民进党执政以来,经济衰退和失业高涨成为岛内经济的基调,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经济病”。而“经济病”的根源在于“台独挂帅”的“政治病”。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剑  
中间选民现象在台湾的政治选举中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台湾“中间选民”一词的使用相当混乱 ,经过对台湾“中间选民”的语义和语境的分析 ,可以看出台湾的选民分布在主要议题的坐标上 ,呈中间凹陷双峰状。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台湾族群政治的兴起与发展。这一状况可从台湾“中间政党”立足失败得到旁证。台湾族群政治是一个历史过程 ,其中间选民将会经历分离和逐渐回聚的过程。但这一回聚已经不会回到原先的“中间点”。随着泛蓝阵营的自我修正和民进党对台独立场的坚持和宣导 ,台独在台湾已经不再被选民视为极端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小年  
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形成了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它会不会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台海持续和平发展,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台海关系重大课题。从结构来分析,可以发现台海新形势的形成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务实性,在于台湾多元社会的结构与两党竞争的体制,在于两岸分治下大陆的崛起,在于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及大国政治。它们是台湾马英九当局推行"台湾优先"、"九二共识"及"渐进主义"等优先政策的依据,也是建构选举政治、任期政治与岛链政治等政策干扰选项的来源。大陆需要采取民心政治、战略政治与主体政治等政策予以优化控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泽军  
20 0 2年台湾朝野政治实力对比发生逆转 ,原有的“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岛内政治形势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主要就 2 0 0 2年台湾政治形势变化做一分析 ,并简要展望 2 0 0 3年台湾政治形势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汤婷婷  
台湾岛内已就台湾加入TPP形成"国民共识",但民进党更显迫切,国民党倍感压力。加入TPP会给台湾带来巨大的出口利益,且有利于降低对大陆的贸易依赖度,但其农产品部门会首当其冲面临严重冲击,且台湾经济会遇到美牛准入、服务开放及法规衔接等问题困扰。本文最后分别以大陆准备和不准备加入TPP作为前提,就大陆如何应对台湾加入TPP的问题提出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文雅  李凌风  
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其对政治关心与参与程度将影响社会发展的走向。台湾青年一代的发展关乎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近十年来台湾青年世代从政热度不断增长,直接影响了两岸经贸与文化层面的交流,以及未来政治对话的社会基础,更成为两岸关系的新变数。结合台湾当代社会发展现状,以近十年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数据库数据为基础,整理分析2008—2018年以来所有大型选举中青年世代参选与当选的现状与缘由,展望台湾青年世代政治参与的未来与趋势,以期为认识台湾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走向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祝猛昌  张冬  刘明兴  
本文以台湾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为例,探讨了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与经济自由化改革之间的理论关系。在1963年产生的台湾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行政院"代表的地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使得偏好经济集权的"行政院"技术官僚受到了制约。这为台湾经济自由化改革的贯彻执行提供了政治保证,从而为台湾出口导向时期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本文同时将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尽管海峡两岸在经济分权化改革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路径,但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变化与经济分权之间均存在密切的联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永军  赵吉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本土化建设的实质是强调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的个性化,意指建设要进一步凸显地域特色、校本特色和教师个性特色。本土化建设有三个特点:在建设目的上,着重突出人本性;在标准选择上,着重突出个性化;在空间地域上,着重突出区域性。思政课精品课程本土化建设是实现精品课程建设多样性的需要、实效性的需要和示范性的需要。思政课精品课程本土化建设主要路径有师资队伍建设的本土化、教学内容选择的本土化、教学资源积累的本土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佟尚  
台湾中产转型新招佟尚台湾"中国产物保险公司"是第一家完成民营化的公营事业。不用公开承销,不经过承销商"洽商销售",且依据市场价格公开拍卖,售得资产两倍的高价,创公营事业移转民营的新方式。"民营化一定要先了解这个公司在产业的地位与特质,先做整理,再定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宏辉  刘梦蝶  杨硕  
在充分认识我国国有企业独特性的基础上,扎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ESG评价体系,彰显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ESG:一个并不严谨的时髦舶来品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维度的绩效表现,而非仅仅关注企业在传统财务绩效方面表现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体系。2004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瑜  吴姗姗  
基层政权财政自主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台湾地区基层财政体制属于一种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同时在财源的分配上还显示出一种重上层、轻基层的特征并形成了岁入补助的财政模式。然而,在台湾基层治理形态发生转型的情况下,台湾地区原有的基层财政体制无法适应这种转变,使台湾乡镇市财政受到了自有财源不足及财政自主性较低、人事费用支出过大以及过于依赖上级政府财政补助等问题,再加上选举政治和乡镇市长期债务的影响,台湾基层乡镇市面临着财权和事权不一致并形成了一种"无功能政治"的困局。这对大陆完善基层财政体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钮汉章  李锦春  
20世纪 80年代中期 ,国民党开启“政治革新”之后 ,台湾政治朝西方式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但是 ,在以李登辉、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主导下 ,西方式民主政治的内涵被严重扭曲 ,统独争议、民粹主义、黑金政治和依附西方等因素交互作用 ,将台湾的所谓“民主政治”引上了一条危险的发展道路。“台独”分裂势力“假民主、真台独”的实质值得高度警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