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1)
2023(11563)
2022(9585)
2021(8687)
2020(6945)
2019(15482)
2018(15285)
2017(28951)
2016(15789)
2015(17668)
2014(17869)
2013(17551)
2012(16962)
2011(15664)
2010(16220)
2009(14983)
2008(14898)
2007(13839)
2006(12655)
2005(12007)
作者
(47372)
(39523)
(39444)
(37456)
(25583)
(18960)
(17934)
(15124)
(15122)
(14473)
(13886)
(13146)
(13069)
(12926)
(12643)
(12039)
(11660)
(11467)
(11275)
(11209)
(10342)
(9864)
(9652)
(9293)
(8948)
(8915)
(8905)
(8616)
(8200)
(7787)
学科
(87798)
经济(87722)
管理(41275)
(39784)
(31702)
企业(31702)
方法(26263)
地方(25821)
中国(25588)
数学(20916)
数学方法(20723)
(20115)
业经(19726)
(17887)
地方经济(15734)
(15260)
(14670)
(14375)
金融(14372)
农业(14067)
(13893)
银行(13879)
理论(13729)
(13549)
(12807)
(12166)
(11757)
贸易(11745)
环境(11542)
教育(11358)
机构
学院(238105)
大学(235968)
(103690)
经济(101497)
研究(89975)
管理(80859)
中国(67779)
理学(67054)
理学院(66124)
管理学(65025)
管理学院(64542)
科学(53047)
(51207)
(48872)
(46736)
研究所(41772)
中心(39028)
(38511)
(38025)
财经(37650)
(35619)
师范(35315)
(33856)
北京(33188)
经济学(33059)
(31612)
(31486)
业大(30646)
农业(29206)
经济学院(29180)
基金
项目(143932)
科学(112792)
研究(109003)
基金(101349)
(87678)
国家(86838)
科学基金(73149)
社会(70542)
社会科(66852)
社会科学(66831)
(57820)
基金项目(52161)
教育(50111)
(47831)
编号(44134)
自然(43207)
自然科(42150)
自然科学(42140)
自然科学基金(41390)
资助(41318)
成果(38208)
(37131)
重点(33284)
课题(32896)
(31335)
发展(30342)
(29828)
(29512)
(29397)
国家社会(29144)
期刊
(133692)
经济(133692)
研究(82640)
中国(55408)
(38018)
学报(37342)
(37205)
科学(33896)
管理(33731)
教育(33480)
大学(28466)
学学(26564)
(26400)
金融(26400)
农业(25146)
经济研究(22124)
技术(21748)
财经(21075)
业经(20712)
(18413)
问题(17081)
(13175)
(13087)
技术经济(12821)
世界(12499)
图书(12138)
国际(11653)
商业(11639)
(11511)
论坛(11511)
共检索到391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维功  
政治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呈对称性的特征。一方面,政治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受一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反作用,可以为其提供一种持久与深层的文化支撑。本文探讨了关于政治文化概念的历史逻辑,对政治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析,并从制度、价值与文化三个层面提出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对称的现代政治文化的构建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巨勇  
一、技术进步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体生产力虽然明显提高,但由于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例如,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土壤质量下降,我国大约有1/3的农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达180万Km2,沙漠化及沙质荒漠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金鑫  边馥苓  
本文通过分析人类文化发展伴随生态恶化的发展历程 ,试图揭示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演化之间的深层机制 ,给出了二者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并刻画了人类文化循环与自然生态循环的作用过程 ,同时探讨了GIS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晓文,李永实,余明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跨世纪的基本战略,福建作为全国沿海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尤为迫切。文章着重从文化内涵分析地域文化对持续发展的影响,认为福建文化的开放性、商业性及重视教育、强调亲缘等文化传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必须克服其文化中功利性倾向、落后的生育观念、浓厚的巫觋色彩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召宜,沈正平,渠爱雪  
可持续发展由于缺乏系统整合研究,导致理论上虽然不断深入,但认识上肤浅、实践上不力。文化的内涵丰富性、外延宽广性和结构统一性,为社会现象的整合研究和系统思考提供了基本思路。文章在明晰可持续发展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发展经济、创新制度、转变行为、变迁价值和总体的文化创新与文化整合等方面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道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四渭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拉动与促动作用的经济持续性,可从盈利性、竞争性、较高的产品供给弹性、公益投入价值的补偿性、以及外邯的扶特与参与性等方面概括基本属性,它离不开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庇护。从世代平等的发展伦理、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持续性程度等三个角度对经济持续性进行分类,既可进一步认识经济持续性的内涵,又有利于经济持续性评价。经济持续性评价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发展评价基础上的,但两种评价在依据理论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选择上、在评价对象范围与评价期确定上的差异。经济持续性实现基本途径的寻找依据应能解决林业资源有效地持续利用、林业的经济盈利性、林业的经济稳定性与平等性等三个经济持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荣  栗明  熊之洲  蒋朝生  
现代经济进行物质价值创造的同时,也是文化价值的创造;没有文化力为之匹配的经济,将是立于沙滩上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国家的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获得支撑综合国力、企业综合竞争力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把握好新世纪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努力挖掘民族文化的丰富宝藏,为区域经济持久兴旺发达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毅  陈方  
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就。国际经验表明,文化产业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在帮助其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的可行之路。对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在其发展中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中国制造所面临的问题中最关键的是产品缺少知识要素,而中华文化恰恰是我国特有的知识要素。这一要素的有效使用不仅会提升具体的产品内涵,而且整个对外经济的结构也会因此而得到积极调整。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也需要通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学敏  
当代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理论,是人们了解市场经济的必备知识。然而,当我们把这些经济学定理放置在一个“大经济系统”中,就可以发现它的说服力大打折扣,更严重地是,它还背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说明,当代经济学定理具有相对性。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经济学进行变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晶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集团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对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产生的政治外交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试图揭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政治外交格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就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可持续发展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麟  
知识增长的可持续性已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动力 ,知识经济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给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机 ,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应利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高新技术、教育和知识产业 ,构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制度创新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左玉辉  
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通过对现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强调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并以昆山为例,探索了PCB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潘峰   候建钧  
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要求 发展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首要任务。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必须抓紧发展经济。目前世界存在的贫困问题也只能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然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控制人口增长,必然会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经济道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