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1)
2023(8785)
2022(7260)
2021(6547)
2020(5424)
2019(11740)
2018(11593)
2017(21057)
2016(11783)
2015(13412)
2014(13726)
2013(13018)
2012(12091)
2011(10850)
2010(11063)
2009(10440)
2008(10351)
2007(9587)
2006(8323)
2005(7820)
作者
(34687)
(29050)
(28816)
(27474)
(18336)
(13684)
(13071)
(11176)
(11060)
(10410)
(9936)
(9707)
(9422)
(9275)
(9270)
(8800)
(8579)
(8488)
(8482)
(8225)
(7379)
(7166)
(7065)
(6662)
(6636)
(6623)
(6465)
(6323)
(5920)
(5890)
学科
(43638)
经济(43544)
管理(36956)
(33508)
(29074)
企业(29074)
(16586)
(15893)
方法(15365)
(15149)
业经(14589)
中国(13500)
数学(11625)
数学方法(11502)
(11374)
农业(11042)
(9932)
理论(9380)
(8962)
银行(8938)
地方(8776)
(8605)
体制(8536)
(8226)
金融(8219)
(8079)
财务(8049)
财务管理(8028)
教育(8018)
企业财务(7616)
机构
学院(171641)
大学(169833)
(65932)
经济(64260)
管理(60484)
研究(58343)
理学(51255)
理学院(50649)
管理学(49754)
管理学院(49429)
中国(43688)
(35814)
(35215)
科学(34793)
(30303)
(29329)
(27742)
财经(26707)
中心(26390)
研究所(26274)
业大(24916)
(24038)
农业(23474)
(22919)
师范(22643)
北京(22015)
(21433)
(21008)
经济学(20940)
财经大学(19562)
基金
项目(112429)
科学(87915)
研究(84651)
基金(80025)
(69394)
国家(68735)
科学基金(58408)
社会(54564)
社会科(51460)
社会科学(51453)
(45365)
基金项目(41681)
教育(39303)
(37326)
自然(35414)
编号(34912)
自然科(34590)
自然科学(34576)
自然科学基金(33960)
资助(31644)
成果(30361)
(26057)
课题(25590)
重点(25503)
(24848)
(23945)
(23498)
国家社会(22514)
(22287)
创新(21879)
期刊
(80920)
经济(80920)
研究(51846)
中国(40378)
(31092)
学报(29823)
(29332)
科学(25606)
管理(24045)
大学(23264)
教育(23070)
学学(22045)
农业(20639)
(15720)
金融(15720)
业经(14343)
财经(14264)
技术(13927)
(12374)
经济研究(12201)
问题(10378)
(10281)
(9588)
业大(8054)
科技(7790)
(7557)
职业(7503)
(7462)
论坛(7462)
现代(7306)
共检索到265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国胜  
对五省份2505名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治文化对城乡居民的体制外抗争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民主主义政治价值观与城乡居民的体制外抗争意向和行为显著正相关,权威主义政治价值观则对城乡居民的体制外抗争意向和行为施加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城乡居民共享一种"权威主义化的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此乃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政治文化现实。此种政治文化既为国家在保持较高权威的前提下更进一步推进一种实质性的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文化支撑,也对国家如何在保持较高权威的前提下提出了治理能力上的新的挑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国胜  罗爱武  
对五省份2505名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城乡居民权益受损的状况差异不大,却有着大相径庭的维权抗争焦点。城市居民的维权抗争主要集中在"失业保障""企业改制""城市拆迁"以及"房产纠纷"等方面,农村居民的维权抗争则主要围绕"土地征用""宅基地分配""基层选举"以及"债务纠纷"等方面展开。城乡居民在维权抗争方式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意向维权抗争方式上,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倾向于体制外抗争和体制边缘抗争,城市居民则比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体制内抗争。在实际维权抗争方式上,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表现出更多的体制外和体制边缘抗争行为以及更少的体制内抗争行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艳  孟凡强  
基于单群体演化博弈理论,文章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行为的群体扩散机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变异行为的群体演化存在"体制内维权"与"体制外抗争"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而演化趋势的方向取决于初始状态中"体制外抗争"群体在总体中的比例。"体制外抗争"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稳定策略均衡,仅凭"惩罚式"抑制将难以达到最终的制度均衡,设法提高"体制内维权"策略的个体收益支付以及群体收益支付总和,才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劳资关系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的管理导向作用,在制度设计上设法提高体制内行为的收益,从而改变博弈参与人的预期,使其体制内行为比例超过一定的社会阈值,进而实现劳资关系向新的稳定均衡演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池上新  陈诚  
本文分别比较了城市和农村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的政治态度差异,同时考察了不同时期人口流动对城乡流动居民政治态度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第一,人口流动之于城乡户籍居民的政治态度呈现背反的影响态势:人口流动对农村户籍居民的政治态度具有消极作用,相比于农村非流动居民,农村流动居民具有更低的政府信任程度、社会公平感和制度化政治参与水平;恰恰相反,人口流动(指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经历)对城市户籍居民的政治态度具有积极作用,相比于城市非流动居民,城市移民具有更高的政府信任程度、外在政治效能感、社会公平感、制度化政治参与水平以及更低的社会冲突感。人口流动之于城乡居民政治态度的背反效应,可能跟流动人口习得的"城市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进  
扩大文化消费是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发展消费新业态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文化消费领域存在着各种问题,整体规模和消费层次有待提升、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明显等。建议持续优化支持文化消费的相关政策、运用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鼓励文化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完善扩大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宝杨  熊秀兰  俞京京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浙江省居民的消费也呈现跨越式发展,物质消费大量增长同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突出。本文针对浙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大,文化消费增速慢等现象,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通过对浙江城乡文化消费水平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重点研究城乡文化消费对于收入、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敏感性的差异,从而为促进浙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缩小城乡文化消费差异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燕  
本文运用"OLS+稳健标准误"的方法,基于CFPS数据实证考察互联网使用及偏好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的影响及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高于乡村居民;移动上网对文化消费的正向作用高于电脑上网,对乡村居民的拉动作用也显著高于城镇居民;互联网使用偏好对城乡居民细分文化消费类型、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互联网使用时间与文化消费水平呈"倒U形"关系,且存在阈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珑  
文章借鉴现有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经验,全面理解民生问题的理论内涵,构建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9个一级指标和35个二级指标的城乡居民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并对近些年山东省城乡居民民生总体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敏  张小林  
本文利用金融包容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运用VAR模型、协整和格兰杰检验对中国1985~2012年普惠制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惠制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普惠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作用效果不明显;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普惠制金融发展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会对普惠制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必须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明晰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健全与完善普惠制金融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东雅  
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于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改进医保服务,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卫生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价值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国际医疗改革经验的借鉴从国际上看,医疗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经济社会制度之一。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发达国家普遍反思和改革过去的医疗保障制度:一是改革医疗保障管理体制,使公共医疗保障的行政管理、事务经办、监督控制相互分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晶博  钟永德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为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创造了历史条件。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必须坚持满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需要的原则、城乡平等的原则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要做到城乡低保认识上的统一、城乡低保资金筹集的统一、城乡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的统一和城乡低保管理制度的统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伟群  程世勇  
本文指出挖掘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快速拉动内需,必须积极探索完善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增加土地要素资产性收入、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帅   许煜赜  
数字金融为缩小城乡居民收支差距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城乡收支差距的影响;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支差距;数字金融每提高1个单位,城乡收入之比和城乡消费支出之比分别缩小0.0012和0.0015;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进而缩小城乡收支差距。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发展数字金融,引导鼓励农民使用数字金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城乡协调,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丰富农村消费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包旭阳  刘婧菁  张兵  
文章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网购行为的影响机制,探索了因城乡差异而影响消费行为具体因素,对正确引导城乡居民网购行为提出了对策意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杰  
全国各地已经开始探索试点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存在诸多差异。将全国主要地区的相关制度进行汇总,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模式、个人缴费与基金筹集、养老金待遇、统筹管理以及制度衔接等进行总结评价,提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并尝试提出全国统一制度框架的改革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