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5)
2023(3566)
2022(3013)
2021(2736)
2020(2176)
2019(4720)
2018(4409)
2017(8605)
2016(4589)
2015(5081)
2014(5001)
2013(4728)
2012(4393)
2011(4069)
2010(4153)
2009(3626)
2008(3632)
2007(3481)
2006(3094)
2005(2879)
作者
(12613)
(10633)
(10519)
(9872)
(6717)
(5075)
(4808)
(4080)
(3940)
(3702)
(3621)
(3532)
(3462)
(3427)
(3349)
(3308)
(3239)
(3061)
(3058)
(2894)
(2630)
(2595)
(2516)
(2416)
(2389)
(2360)
(2360)
(2223)
(2121)
(2057)
学科
(23810)
经济(23798)
管理(13788)
(13199)
(11622)
企业(11622)
地方(10302)
地方经济(7157)
方法(6383)
中国(5886)
数学(5237)
数学方法(5173)
业经(5091)
(5035)
(4181)
(3872)
环境(3799)
(3719)
(3642)
农业(3626)
教育(3365)
(3327)
贸易(3323)
(3308)
技术(3268)
(3247)
(3179)
理论(3154)
(3113)
经营(2864)
机构
学院(66224)
大学(64194)
(27068)
经济(26438)
管理(25416)
研究(23568)
理学(21954)
理学院(21630)
管理学(21309)
管理学院(21149)
中国(17091)
科学(14149)
(13520)
(11387)
(10680)
研究所(10422)
(10383)
(10312)
师范(10262)
中心(10142)
(9033)
财经(8684)
(8576)
北京(8380)
师范大学(8171)
经济学(7838)
(7754)
(7604)
业大(7318)
技术(7240)
基金
项目(44579)
科学(36215)
研究(34228)
基金(31892)
(27431)
国家(27218)
科学基金(23639)
社会(22422)
社会科(21278)
社会科学(21273)
(18055)
基金项目(16695)
教育(15710)
(15237)
编号(14544)
自然(14351)
自然科(13993)
自然科学(13990)
自然科学基金(13732)
资助(12229)
成果(11593)
(11221)
重点(10560)
课题(10505)
(9527)
发展(9430)
(9399)
(9267)
国家社会(9028)
创新(8776)
期刊
(32980)
经济(32980)
研究(19019)
中国(13124)
管理(10550)
教育(9249)
科学(8952)
学报(7674)
(7273)
(7085)
技术(5960)
大学(5905)
业经(5817)
学学(5478)
(5138)
金融(5138)
经济研究(5039)
农业(5009)
资源(4257)
财经(4159)
(3999)
论坛(3999)
问题(3994)
(3647)
商业(3638)
(3579)
现代(3375)
(3330)
图书(3289)
科技(3218)
共检索到99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蕴岭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很多方面值得总结。要说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通过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改善了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个成效是我们期盼的,但是,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明新  
在政治关联的情形下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迫切需要进行政治战略与创新战略的有效整合。本文探究了企业政治战略与创新战略的整合原则、整合过程、整合模式。在整合原则方面,要力图实现协同效应、政策效应和战略过程效应,保证整合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目标性。在整合过程中,要遵循位置分析、战略分析、策略分析的逐层递进,直至形成具体的整合策略。每个分析过程均需综合考虑市场因素、组织因素和政治因素,积极应对创新的五种竞争力量。在整合模式上,要注意运用三种基本模式,即战略协同、事项协同、战略互动,注意三种模式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适用的资源条件和三种模式知识条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明新  
在政治关联的情形下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迫切需要进行政治战略与创新战略的有效整合。本文探究了企业政治战略与创新战略的整合原则、整合过程、整合模式。在整合原则方面,要力图实现协同效应、政策效应和战略过程效应,保证整合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目标性。在整合过程中,要遵循位置分析、战略分析、策略分析的逐层递进,直至形成具体的整合策略。每个分析过程均需综合考虑市场因素、组织因素和政治因素,积极应对创新的五种竞争力量。在整合模式上,要注意运用三种基本模式,即战略协同、事项协同、战略互动,注意三种模式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适用的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中  
文章利用物理学中的触发器模型,开发出企业政治战略的执行框架,环境、能力、战略与商业道德的相互匹配有利于企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战略目标。而企业政治战略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也可以模拟为精确设计触发器和不断优化滤波器的过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熊会兵  肖文韬  邓新明  
本文从合法性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政治战略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合法性作用下,企业交易型、关系型政治战略对于经济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显著作用;引入合法性变量后,企业交易型、关系型政治战略均对合法性产生影响,合法性又直接作用于经济绩效,从而在政治战略促进经济绩效提升的过程中,合法性发挥着中介作用;不同规模与性质的企业通过政治战略实现经济绩效的路径具有显著性差异。企业在实施政治战略实现经济绩效的过程中,不应以牺牲合法性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绩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德轩  孙道军  
目前绝大多数对企业政治战略的研究都是西方学者针对西方背景所开展的,国内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目前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帮助国内学者迅速了解和掌握国际上对企业政治战略研究的状况,对推动快速追赶国际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文章对企业政治战略的研究进行了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综述。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企业政治战略的定义、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类型、影响因素、价值,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明新  
近年来,学界已经认识到企业政治战略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同时又面临新型政商关系下科学有效地制定政治战略的挑战。文章立足于战略管理理论并结合中国情境,采用"战略动因—战略导向—战略类型—战略结果"的逻辑路径构建企业政治战略。战略动因构成了政治战略的出发点,战略导向反映了政治战略的取向,战略类型体现了政治战略的举措,战略结果反馈了战略的有效性。战略动因是为了创造价值或者维持价值。战略导向既可能影响政治环境,也可能遵从现有的政治环境。四种经典的战略类型分别是防御型战略、反应型战略、预期型战略和前瞻型战略,在中国情境下都有具体的应用变化。战略结果体现为对于竞争优势的不同影响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勇强  田志龙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方管理学界开始对公司政治行为进行研究 ,并把公司政治行为作为公司竞争战略的一个维度。本文对西方有关公司政治战略与战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以期能对我国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建君  张志学  
所有企业都需要采取合适的政治战略去应对所处的外部环境,从而为企业发展赢得优势。本文利用作者在温州和苏南的实地调查以及在教学和科研中积累的材料探讨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文章首先分析了在中国目前转型经济的情况下政府环境和民营企业政治战略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实地资料概括总结了企业家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战略:先发制人的战略和被动反应的战略。导致两种不同战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家)面临的资源和能力约束:地方文化氛围、企业规模和企业家个人特点。由于这些因素难以模仿和复制,不同的政治战略通过影响企业成本、收益和合法性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优势。文章在最后给出了对管理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国栋  赵永杰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中,企业的管理通常被描述为一个理性的经济过程,政治因素的影响只是导致企业生存环境更为动荡的一个外生变量,是构成企业行为约束的、"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但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引发了政治行为与经济行为伴生的现象,企业对政治手段的依赖日益加深。与此同时,伴随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等观点的提出,从社会关系维度思考企业战略的思想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正是从企业社会资本这一独特视角,分析了企业实施政治战略的理论基础,进而在回顾企业战略管理思想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企业政治—经济二元主义战略的分析框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忠东  
企业政治战略和企业经济战略一样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企业非常重视企业的政治战略,一些企业通过政治战略确保竞争优势或企业生存。本文对美国企业的政治战略进行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政治行为现状和政府有关政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明新  
近年来,学界已经认识到企业政治战略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同时又面临新型政商关系下科学有效地制定政治战略的挑战。文章立足于战略管理理论并结合中国情境,采用"战略动因—战略导向—战略类型—战略结果"的逻辑路径构建企业政治战略。战略动因构成了政治战略的出发点,战略导向反映了政治战略的取向,战略类型体现了政治战略的举措,战略结果反馈了战略的有效性。战略动因是为了创造价值或者维持价值。战略导向既可能影响政治环境,也可能遵从现有的政治环境。四种经典的战略类型分别是防御型战略、反应型战略、预期型战略和前瞻型战略,在中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海涛  王芳  杨海轮  
针对我国企业大量存在的政治活动,提出了一个企业政治战略形成的分析框架。我国企业政治战略的形成最初受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影响,但这些外部的因素并不能决定企业是否参与政治,它们对企业政治决策的影响是通过高管人员的政治倾向、企业的结构、资源、政治经历以及规模等影响企业参与政治的意愿和能力来实现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以EMBA学员中企业高管人员为调研对象,搜集2008~2010年269家企业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对企业政治战略、政治社会资本与政策优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政治战略对构建政治社会资本和获取政治资源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的政治行为对政策优惠产生作用的路径不同;企业政治战略对政策优惠的作用是间接的,通过提升政治社会资本相关维度水平实现政策优惠的获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力钢  曹依霏  
政治战略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长期经济效益,因此已成为中国企业战略制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构建了民营企业政治战略、社会资本及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355家民营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政治战略中的信息策略、财务刺激策略、政绩支持策略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和经济绩效;企业社会资本中的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正向影响企业经济绩效;企业社会资本在政治战略与经济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建议民营企业强调政治行为到政治战略的转变,重视政治战略对企业经济绩效及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获取,以获得持久的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