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9)
2023(5305)
2022(4342)
2021(4152)
2020(3118)
2019(7181)
2018(6553)
2017(13116)
2016(6580)
2015(7346)
2014(7085)
2013(6775)
2012(6030)
2011(5195)
2010(5113)
2009(4692)
2008(4562)
2007(4059)
2006(3478)
2005(3179)
作者
(17150)
(14492)
(14334)
(13499)
(9172)
(6849)
(6447)
(5589)
(5453)
(4978)
(4893)
(4719)
(4550)
(4430)
(4392)
(4316)
(4293)
(4199)
(4132)
(3973)
(3468)
(3402)
(3391)
(3268)
(3182)
(3147)
(3143)
(2876)
(2876)
(2843)
学科
(26722)
经济(26683)
管理(21998)
(20670)
(17960)
企业(17960)
方法(12131)
数学(10319)
数学方法(10234)
(8003)
(7662)
中国(7174)
(6699)
业经(6492)
(5567)
银行(5567)
(5549)
金融(5549)
(5478)
财务(5473)
财务管理(5466)
(5347)
(5297)
贸易(5285)
企业财务(5278)
(5122)
理论(4723)
(4581)
农业(4565)
(4356)
机构
大学(95307)
学院(94181)
(42770)
经济(42016)
管理(40332)
理学(35328)
理学院(35040)
管理学(34633)
管理学院(34457)
研究(28841)
中国(24691)
(20993)
(18392)
财经(17239)
(15873)
中心(14735)
经济学(13959)
科学(13767)
财经大学(13285)
(12921)
经济学院(12507)
(12465)
商学(11707)
(11622)
商学院(11581)
北京(11257)
(11090)
业大(10999)
师范(10993)
研究所(10989)
基金
项目(64205)
科学(53298)
基金(50272)
研究(49180)
(42902)
国家(42534)
科学基金(38289)
社会(34374)
社会科(32580)
社会科学(32570)
基金项目(26433)
自然(23832)
自然科(23398)
自然科学(23394)
自然科学基金(23044)
教育(22845)
(22446)
(19542)
编号(19338)
资助(19195)
(15533)
成果(15488)
国家社会(14876)
教育部(14337)
(14042)
人文(14007)
(13982)
重点(13913)
创新(12996)
(12819)
期刊
(46602)
经济(46602)
研究(29119)
(16666)
中国(16441)
管理(15650)
(12883)
金融(12883)
科学(12281)
学报(11507)
(10386)
大学(9929)
财经(9752)
学学(9460)
教育(8879)
(8440)
经济研究(7861)
业经(7818)
农业(6627)
技术(6552)
问题(5949)
理论(5238)
商业(5044)
(4982)
实践(4615)
(4615)
技术经济(4371)
现代(4221)
(4151)
世界(4138)
共检索到137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伟  
最具有市场品格的民商往往以市场规则来看待政治事物,从而在政商关系中形成类似于经济市场的政治市场,交换、理性和自利为其主要原则。民商付出财富和政治服从,收获政策支持、政治地位、垄断资源等,而体制获得政治支持、官员获得个人经济和政绩收益等,政商双方各得其所。政治市场的制度基础为"企业家式国家",其市场化的行为逻辑及资源配置方式为政治市场运行提供了重要条件。政治市场使得企业家看起来像政客、而官员看起来像企业家。政治毕竟不同于市场,政治市场存在一些运行失范的风险因素,而"企业家式国家"更容易将这些风险因素转化为现实,出现政治市场"越轨"现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叶晴琳  李月莹  
本文以社会分层理论为研究视角,将农户社会阶层进行了二阶解构,划分为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探讨了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中的社会阶层解释逻辑。而后基于CFPS2014~2018共计三期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农户社会阶层的主观层面与客观层面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其客观阶层位置与其阶层的主观感知是相分离的;第二,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只有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具有正向影响,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则并无影响;第三,农户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即在农户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过程中,其对土地流转行为的边际效应将呈现出“先正后负”的面貌;第四,相较于居住于城镇的农户,长期生活在乡村的农户更容易受到“恋土情结”的影响,使得其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拐点有所降低。据此,提出若干对策,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彬莉  李英华  袁丽  
将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养置于阶层、流动和既往经历反思等多重脉络中,通过对流动人口家庭进行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考查这一群体的教养实践及意义建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并非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其教养实践存在诸多内部分化和差异。处于或接近中产阶层的群体,有更为明显的阶层意识,在子女教养中,无论是密集准备和规划还是无规划的规划,都流露出更强的自信与笃定。劳工家庭则体现出顺其自然或被动滞后回应的模式。处于二者中间的群体,即中间阶层则表现出一种中间属性:一方面"早作打算"、规划性强,表现出参照城市"范本"、积极反思和调动潜在资源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其经济和文化资本之不足时常显得力不从心。除了阶层逻辑以外,流动以及这一群体对于自我及既往养育经历的反思也在形塑其教养实践。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袁年兴  袁瑞萍  
作为一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元身份"是一种以个体的自我认知为点,以主体间的承认原则为线,以共同体的情感、规范和价值为面的意义系统,沟通着个体与共同体的意义关联。元身份所蕴含的"爱"、"法律"及"团结"的承认形式存在于个体、社会及政治的互动过程之中,并由此把各种社会力量牵涉在一起,构成了围绕它的社会冲突、竞争、妥协以及各种观念的交锋。国家通过元身份治理社会,需要通过阐释、置换、内化和固化等仪式过程,从而获得对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主导地位。"元身份"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跨越了不同身份之间的话语边界,为审视身份符号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弓顺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卫东  杨全胜  
文章首先测算了CGSS样本中"1970—1979年毕业群体""1980—1989年毕业群体""1990—1999年毕业群体"和"2000—2010年毕业群体"的机会不平等指数,然后采用PSM(倾向匹配得分)的方法,构造了所有个体在达到"反事实"的最高教育情况下的收入分布,并且再一次测算出"反事实"的情况下,四个群体所面临的机会不平等指数,最后通过比较实际的机会不平等指数和"反事实"情况下的机会不平等指数的差异,来进一步地判断教育是否能够显著降低机会不平等,从而具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效应。结果发现,教育能够有效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减小机会不平等,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其改变的幅度会减低,改变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的77%下降到了21世纪00年代的40%左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路军伟  田五星  
政府会计改革在不同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效率。关键改革驱动因素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会计改革的效率及其结果。根本性的驱动因素包括:与现代民主政治相联系的"政治伦理"以及与市场机制相联系的"市场逻辑";此外,与改革主导部门动机相联系的"组织行为"往往也发挥关键作用并对改革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不同驱动因素或因素的组合能获得不同的改革效率和结果。若期有效推动一国的政府会计改革,需根据具体环境和政府层级有效识别和充分利用关键改革驱动因素,并对改革取向进行合理定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利用对全国3个省9个县26个乡镇59个行政村中的117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本文具体分析了农村居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这一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中存在的行为逻辑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地,本文在乡镇的层面,对投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的健康状况、户主全年在本村居住时间和农户的地区特征显著影响其是否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人均收入水平对一个乡镇的投票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透过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当要求典型的乡村社会实现民主自治时,其实它并不需要民主政治;当发现它需要民主政治时,它已经是一个市场化的城市社会,因此说,"乡村民主治理"是一个很吊诡的表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本刊卷首曾数次提及,有必要关注资本在远程教育领域纵横捭阖的"复杂效应"。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其实早已是全球性的现象,市场逻辑的引入给大学带来的复杂效应更引发激烈争论。我国早些年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表面看似已"尘埃落定",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其实还是"悬而未决"。这里要说的只是,无论基于何种立场和见解,或者基于何种关切和诉求,市场逻辑恐怕都是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从“实践逻辑”的视角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会发现教育理论与实践间的隔阂、脱离是双向的,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教育理论与实践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也是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进行真诚的合作、对话,而非相互埋怨、疏离,并应展开基于问题情境的沟通、交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双良  秦玉莹  
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当前宅基地流转不畅与农民住房保障失配问题同在,但二者并不是孤立并行的。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保障农民居住安全,破除城镇化障碍,需要在理清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精准施策。从对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面临的共轭困境出发,分析农民宅基地流转认知与住房保障选择的异化轨迹,推演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相互影响的逻辑机理与传导路径。据此,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需加强宅基地制度与农民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联动,面向对其他类型住房(非"宅基地+农房")有不同选择的农民提供差异化的宅基地流转补偿,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联动的法规体系、政策协同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云武  申昊  
本文实证分析了高校扩招之后不同阶层教育获得的差距及生成机制,并检验了相对风险回避假说的适用性。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的二十余年间,尽管不同阶层的教育获得存在一定不同,但总体来说,性别差异已基本消失,正在迈向阶层平等化。父母学历、家庭经济和父亲职业三个影响因素中,不同阶层教育获得的差距主要起因于父母学历的不同,即为了规避代际地位下降,无论父母自身学历如何,均倾向于让子女选择至少与父母相当、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我国,父母学历的影响机制与相对风险回避假说一致,而家庭经济和父亲职业的影响机制与相对风险回避假说相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玉锋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社会阶层、社会资本对我国城乡居民商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多维的社会资本指标,回归分析发现,社会阶层和社会资本都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城乡居民商业保险购买行为;在严格控制内生性变量的条件下,社会阶层和社会资本的影响依然显著。特别的,本文并没有发现社会阶层可以调节社会资本对居民商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推动我国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给出了一个新的政策视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育新  
新经济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变量和解释模型研究市场机制。社会网络和文化在市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的社会学分析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核心的理论基础,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市场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  张楚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权力"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对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行政权力如何影响学术权力进行了大量研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前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热议更是将高校"去行政化"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能真正能祛除"行政化",仅依赖于学术权力,学术系统就一定能保证进入一种良好运作状态吗?换言之,学术权力的运作是否也存有某种隐秘的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