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5079)
- 2022(12562)
- 2021(11943)
- 2020(10046)
- 2019(22994)
- 2018(22264)
- 2017(41447)
- 2016(22281)
- 2015(25378)
- 2014(24539)
- 2013(24183)
- 2012(22289)
- 2011(20001)
- 2010(19412)
- 2009(18112)
- 2008(17601)
- 2007(14734)
- 2006(12492)
- 2005(10825)
- 学科
- 济(94991)
- 经济(94894)
- 管理(63542)
- 业(60539)
- 企(49284)
- 企业(49284)
- 方法(49202)
- 数学(44708)
- 数学方法(44198)
- 中国(26350)
- 财(24401)
- 农(23483)
- 贸(20803)
- 贸易(20794)
- 易(20323)
- 业经(18277)
- 学(17883)
- 制(16272)
- 农业(15519)
- 务(15276)
- 财务(15232)
- 财务管理(15198)
- 地方(14549)
- 企业财务(14464)
- 融(14158)
- 金融(14157)
- 银(13917)
- 银行(13873)
- 技术(13757)
- 环境(13399)
- 机构
- 大学(318241)
- 学院(313111)
- 济(136389)
- 经济(134177)
- 管理(123041)
- 理学(108170)
- 研究(107329)
- 理学院(107017)
- 管理学(105173)
- 管理学院(104611)
- 中国(82522)
- 京(65808)
- 科学(64764)
- 财(59484)
- 农(55046)
- 所(52752)
- 中心(50181)
- 财经(48947)
- 业大(48849)
- 研究所(48518)
- 经(45186)
- 农业(43782)
- 经济学(43350)
- 江(42449)
- 北京(40826)
- 经济学院(39308)
- 院(38719)
- 范(38376)
- 师范(37859)
- 财经大学(37026)
- 基金
- 项目(221504)
- 科学(175959)
- 基金(166882)
- 研究(154012)
- 家(148136)
- 国家(147014)
- 科学基金(126475)
- 社会(102505)
- 社会科(97452)
- 社会科学(97426)
- 基金项目(87771)
- 自然(83682)
- 省(82138)
- 自然科(81895)
- 自然科学(81868)
- 自然科学基金(80492)
- 教育(71387)
- 划(71231)
- 资助(68797)
- 编号(57893)
- 部(50663)
- 重点(50106)
- 创(46184)
- 发(45783)
- 成果(45391)
- 国家社会(44498)
- 教育部(43750)
- 科研(43628)
- 创新(43395)
- 大学(42014)
共检索到449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聂辉华 王梦琦
从长远来看,腐败阻碍了经济发展,因而反腐败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然而,反腐败又会影响政治稳定。因此,反腐败与政治稳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文章构建了一个最优反腐败力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政治周期与反腐败之间的关系。文章推测,在政治敏感时期,反腐败力度会减弱。文章收集了2003~2013年中国352个厅级以上官员的腐败案例。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国和地方"两会"或春节等政治敏感时期,反腐败力度显著减弱。此外,从中央直接调任纪委书记的省份,或者媒体曝光度越高的省份,政治周期对反腐败力度的影响越是显著。文章的发现对于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反腐败 政治周期 纪委 媒体曝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雷雨,王刚
腐败现象是困扰韩国社会发展的痼疾,贯穿于韩国整个现代化过程,权威政权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它使得政治腐败能够从体制自身不断地生长出来,难以彻底根除。从政治层面对韩国的权威主义体制进行透视,政经勾结等腐败现象是权威政治结构的必然产物,韩国只有通过政治上的发展与变革,才能有效地消除结构性的腐败现象,实现经济健康而稳定的增长。
关键词:
腐败,政府主导,权威主义,政治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慧慧 刘宇佳
本文以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行动为政策冲击,基于各地区反腐力度差异构造准自然实验,使用DID模型评估反腐政策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1)加强反腐力度有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反腐有利于活跃地区创业进而优化营商环境,但要通过提升公众的公平信任感和满意度进而影响营商环境还需要更多的激励因素。(3)反腐舆论强度与营商环境之间存在正U形关系,加大反腐舆论有利于提升反腐行动给营商环境带来的正向影响。(4)"拍苍蝇"的反腐策略相对于"打老虎"来说更能增强企业和公众的反腐获得感,对营商环境体现出更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建议加强基层腐败治理,重视反腐舆论引导和应对,提高公众公平感知和政治信任,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反腐败 双重差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刚 李树
中国的官员治理体制是中央政府反腐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官员治理体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来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官员交流)制度。本文基于1998~2009年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交流样本,首次系统评估了官员交流的反腐败效应。结果发现,官员交流显著降低了流入地的腐败程度;同时,官员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反腐败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省长交流的反腐败绩效要优于省委书记交流。此外,官员任期与腐败程度之间存在U型的曲线关系。
关键词:
官员交流 官员任期 反腐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政治腐败自二战后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在西欧诸国一直被视为一种无关紧要的边缘性现象。然而从80年代以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战后时期相比,80年代后政治丑闻(包括腐败丑闻和其他类型丑闻)曝光的频率大为增加,请看下表:表1.在某些西欧国家政治丑闻发生的频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三、腐败在西欧的影响尽管有些学者在60年代和70年代曾主张腐败可能会有某些积极的功用,对西欧国家特别是意大利腐败后果所作的案例研究却表明,广泛存在的腐败产生了许多“邪恶的影响”而非积极的影响①。1.它削弱了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和理想在西欧日益增长的腐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本文考察中国反腐败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在2012年之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了38%。反腐败提高了与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风险是其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渠道。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当反腐败的地区影响力较大、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时,反腐败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更大。而且,在2012年之后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反腐败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关键词:
反腐败 审计风险 审计定价 政治关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本文分析了中国转型期腐败行为的类型、程度和发展演变趋势,并运用制度分析法剖析了诱发腐败的动机结构、机会结构和软约束机构。作者认为,经过艰苦探索,党和政府已经找到了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遏止腐败的新路,即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后,笔者就中国下一步如何进行反腐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治理 善治 反腐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作者认为 ,经过艰苦探索 ,党和政府已经找到了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遏止腐败的新路 ,即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后 ,笔者就中国下一步如何进行反腐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从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治理 善治 反腐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广华 吴一平
为了寻找治理腐败的措施,有必要分析影响中国腐败变化的原因。本文创建了一个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框架,并将其运用于中国1989-2006年的跨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分解1989-1997年与1998-2006年间腐败程度的变化,我们发现,法制建设、财政分权和预算外收入等制度性因素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了腐败程度的下降;公务员相对工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开放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反腐败 腐败分解 法制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一平 朱江南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紧密相联。虽然目前大部分研究文献都用经济因素来解释这一问题,但文章认为,地方政府的反腐败力度也是影响地方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利用中国县级横截面数据以及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文章发现,反腐败力度越大的县的收入水平越高。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分解法来量化各个解释变量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文章还发现,反腐败是解释中国县际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县际收入差距 中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赵谦
本文以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审计监督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审计监督对反腐败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财政分权与地区腐败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具有抑制作用的假设;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受到审计监督的约束,作为一种权力制约机制,审计监督的处罚力度越大,越有可能增强财政分权对腐败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地区腐败水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审计监督 腐败 国家审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赵谦
本文以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审计监督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审计监督对反腐败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财政分权与地区腐败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具有抑制作用的假设;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受到审计监督的约束,作为一种权力制约机制,审计监督的处罚力度越大,越有可能增强财政分权对腐败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地区腐败水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审计监督 腐败 国家审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焯
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首次将滋生腐败的各种根源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导向,对反腐败的各种措施进行重新定位和完善。全文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即腐败问题的界定、腐败的经济根源、基于经济根源框架的反腐措施以及反腐败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反腐败 公权腐败 贿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春阳 何立新 袁从帅
利用1999-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地区腐败水平的决定因素,并特别关注财政分权的反腐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影响地区腐败机制的多元性,财政分权能够通过推动政府规模膨胀和支出结构扭曲而加重地区的腐败水平;而在控制政府规模和支出结构的前提下,财政分权则能对地区腐败水平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地区人均GDP、受教育年限和开放程度都是影响地区腐败的重要因素。最后,还尝试性地给出"反腐倡廉"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官员特征、官员交流与环境治理——基于2003-2013年中国25个省级单位的经验证据
纪委独立性对反腐败力度的影响——来自省纪委书记异地交流的证据
公司特征与公司反腐败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司法制度、工资激励与反腐败:中国案例
官员历练、经济增长与政治擢升——基于1978~2008年中国省级官员的经验证据
我国审计制度在反腐治腐事业中的作用及其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
腐败、经济寻租与公共支出结构——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反腐败、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基于2010—2015年创业板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政治关系、反腐败与土地出让价格——基于微观土地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反腐败影响了企业捐赠吗?——基于政治关联视角的微观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