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5)
- 2023(5763)
- 2022(4775)
- 2021(4896)
- 2020(3962)
- 2019(9450)
- 2018(9211)
- 2017(15496)
- 2016(9891)
- 2015(10977)
- 2014(10971)
- 2013(9922)
- 2012(9288)
- 2011(8094)
- 2010(8425)
- 2009(7349)
- 2008(7224)
- 2007(6502)
- 2006(5670)
- 2005(5200)
- 学科
- 管理(28425)
- 财(24764)
- 济(24415)
- 经济(24378)
- 业(20647)
- 教育(19157)
- 企(18042)
- 企业(18042)
- 中国(14927)
- 财政(14428)
- 出(13125)
- 政(11814)
- 方法(11538)
- 贸(10319)
- 贸易(10316)
- 易(10231)
- 数学(10211)
- 数学方法(10118)
- 务(9895)
- 财务(9884)
- 财务管理(9827)
- 企业财务(9390)
- 理论(8528)
- 口(7640)
- 出口(7639)
- 出口贸易(7639)
- 家(7130)
- 制(7114)
- 农(7081)
- 学(6961)
- 机构
- 大学(119562)
- 学院(113780)
- 济(42399)
- 经济(41402)
- 研究(40660)
- 管理(38189)
- 理学(33124)
- 理学院(32732)
- 管理学(32204)
- 管理学院(31971)
- 财(31610)
- 教育(27297)
- 京(25656)
- 中国(25372)
- 范(24161)
- 师范(24070)
- 科学(21437)
- 财经(20404)
- 师范大学(19956)
- 所(19423)
- 江(18852)
- 经(18651)
- 中心(17511)
- 研究所(16950)
- 北京(16828)
- 财经大学(14984)
- 院(14506)
- 经济学(14445)
- 州(13932)
- 职业(13716)
- 基金
- 项目(70948)
- 研究(60545)
- 科学(58114)
- 基金(50202)
- 家(41864)
- 国家(41398)
- 社会(37757)
- 教育(36605)
- 社会科(35583)
- 社会科学(35575)
- 科学基金(35554)
- 省(27554)
- 编号(26759)
- 基金项目(25558)
- 成果(25425)
- 划(25114)
- 课题(21301)
- 资助(20373)
- 自然(20201)
- 自然科(19832)
- 自然科学(19827)
- 自然科学基金(19499)
- 部(18919)
- 年(18107)
- 教育部(17567)
- 性(17543)
- 重点(17056)
- 项目编号(16905)
- 规划(16613)
- 人文(15715)
共检索到190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刘义圣
文章采用2003—2014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和地级层面官员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省党代会周期与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省党代会召开的前一年和当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显著低于其他年份,分别减少了约5.1%和11%;而省党代会召开后一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虽继续减少,但下降幅度很小且并不显著。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周期性特征。这个结果在控制了地方官员特征等变量后仍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这些经验证据也显示了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激励虽然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赵旭杰
本文首先剖析了中国独特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治理制度安排所蕴涵的地方与全国利益冲突和协调机制,提出了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周期性悖论假说,并着重分析了其制度根源。然后,本文依据省份数据,利用多动态因素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呈现出较明显的全国反周期和省份顺周期特征,有助于全国经济稳定但加剧了省份经济波动,这在欠发达省份表现得尤为突出。财权与事权错位导致财政收支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周期性特征具有较明显的非对称影响:支出分权会削弱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全国反周期特征,强化其省份顺周期特征,收入分权的扭曲性影响较弱。官员治理制度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干部队伍年轻化和知识化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洁 龚六堂 张庆华
本文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建立三级政府的政治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了中国市级财政支出及结构的政治周期性及产生机制,并对财政支出的周期性波动进行解释。利用1992-2010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省级党代会召开时,市级财政总支出增长率显著增加,其中生产性支出比重显著增加,而福利性支出比重显著减少。此外,市级财政支出的变化还与省级官员的晋升状态密切相关。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政治周期 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靖雯 肖洁 龚六堂
本文基于1999年至201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土地出让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土地出让具有随省级党代会的召开时间而变化的政治周期性。具体表现为,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土地出让面积下降约8.7%;党代会召开后一年,土地出让面积增加约10.1%。土地出让收入也呈现相同的政治周期性特征。这个结果在控制了官员个人特征等变量后仍然十分稳健。本文的分析还显示,官员一上任有冲动大量出让土地,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离任前会减少土地出让。原因是党代会的政治周期与官员更替并不等同,党代会是可以预期的政治事件,利益相关方会做出反应,从而对土地出让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
关键词:
土地出让 政治周期 官员更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镇 金中坤 徐伟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财政分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努力提供了激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问题。采用各省市1994-2006年的资料,本文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决策呈现出策略性行为特征。总体而言,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财政中科技的投入,地区间竞争的压力削弱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投入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化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分权下地方政府提高科技投入的倾向。根据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应完善对于官员的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政策的权威性,加大对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力度,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区竞争 市场化 地方科技投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佳 杨运忠
文章将财政分权和支出行为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运用31个省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就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促进社会公平有积极作用;在财政分权制度下的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社会保障支出和支农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公共管理支出、科教文卫支出与基础建设支出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两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姗姗
本文应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1998年-2012年间厦漳泉城市群19个市(县)级政府在教育支出政策方面的横向策略互动和纵向共同反应两种行为特性进行了识别和估算。研究表明,厦漳泉各市(县)政府教育财政支出上的横向模仿攀比行为不显著。福建省政府在教育支出比重政策上对厦漳泉各市(县)政府的决策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规避了纵向共同反应项内生性问题后,厦漳泉各市(县)在教育支出政策上所体现的正的空间相关主要源自于无法直接观测到的间接干扰因子。此外,研究还表明,厦漳泉各市(县)政府在教育支出水平的决策上决定权越大,该市(县)的教育支出比重反而越低。重大会议的召开没有对厦漳泉各市(县)政府在教育支出比重的决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爱民
地方政府竞争、政府治理是分权后地方政府行为表现的两种形式。通过分析表明:前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负向影响,后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正向影响。在经济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更多的是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下级负责,更倾向于以GDP为主要目标进行竞争,而不是地方治理,这是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动机不足,导致公共教育支出偏低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行为 公共教育支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献金 孙会兵 邓桢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模型,提出政府支出行为的"四阶段"假说,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大致处于"四阶段"的第二、三阶段之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明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俏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完全信息静态无序离散型博弈模型,并对此博弈模型进行非参数估计,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及此策略互动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和正外溢效应比较大的领域,如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和金融监管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替代的,在搭便车心理的影响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安全和外溢效应比较小的领域,如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互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俏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完全信息静态无序离散型博弈模型,并对此博弈模型进行非参数估计,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及此策略互动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和正外溢效应比较大的领域,如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和金融监管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替代的,在搭便车心理的影响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安全和外溢效应比较小的领域,如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互补的;在协同发展的情况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化林 谢姝莹
以"十五""十一五""十二五"3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31个省份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投入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对有关指标进行数据清洗、标准化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及Panel Data回归模型对全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支持强度指数进行了层级划分、整合及检验,并提出了建立生均教育经费与生均公用经费及其拨款基本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教育欠债问责机制、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弥补高等教育的外溢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强度指数提升策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丹 王永进
在财政分权与政治垂直管理的激励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逆周期性弱化。同时,地区间初始禀赋差异和风险异质性则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周期性特征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借鉴Rajan与Zingales(1998)发展的固定效应估计模型,采用2004年我国29个省份29个行业的相关数据,考察了周期性财政政策对地区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显示,财政政策逆周期性较强的地区,在外部融资依赖性高的行业出口相对更多,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禀赋等传统比较优势影响因素,以及外部市场接近度、国内市场容量和基础设施等新经济地理的因素之后,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周期性财政 出口结构 融资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