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9)
- 2023(6602)
- 2022(5753)
- 2021(5493)
- 2020(4585)
- 2019(10288)
- 2018(9849)
- 2017(18404)
- 2016(9742)
- 2015(10429)
- 2014(9638)
- 2013(9211)
- 2012(8008)
- 2011(6904)
- 2010(7241)
- 2009(6925)
- 2008(6698)
- 2007(5668)
- 2006(4889)
- 2005(4391)
- 学科
- 济(32151)
- 经济(32112)
- 管理(31741)
- 财(24904)
- 业(24717)
- 企(21444)
- 企业(21444)
- 财政(14146)
- 政(11675)
- 中国(11371)
- 方法(10739)
- 务(10112)
- 财务(10090)
- 财务管理(10040)
- 农(9590)
- 企业财务(9535)
- 数学(8955)
- 数学方法(8805)
- 地方(8752)
- 制(8718)
- 家(7311)
- 国家(7037)
- 业经(6892)
- 体(6538)
- 学(6339)
- 理论(6241)
- 教育(5973)
- 策(5951)
- 出(5894)
- 农业(5759)
- 机构
- 学院(116812)
- 大学(115513)
- 济(46714)
- 经济(45812)
- 管理(42667)
- 研究(38232)
- 理学(36464)
- 理学院(36051)
- 管理学(35359)
- 管理学院(35132)
- 财(33169)
- 中国(29956)
- 京(27269)
- 科学(21644)
- 财经(21448)
- 经(19414)
- 所(18501)
- 北京(17790)
- 江(17427)
- 中心(17324)
- 研究所(16012)
- 财经大学(15602)
- 范(15122)
- 师范(15028)
- 经济学(14941)
- 农(14119)
- 业大(13861)
- 院(13844)
- 州(13493)
- 经济学院(13364)
- 基金
- 项目(75068)
- 研究(59264)
- 科学(59084)
- 基金(53858)
- 家(45258)
- 国家(44854)
- 科学基金(39237)
- 社会(38199)
- 社会科(36148)
- 社会科学(36138)
- 省(28612)
- 基金项目(27664)
- 教育(27370)
- 编号(25027)
- 划(24016)
- 自然(23000)
- 自然科(22509)
- 自然科学(22504)
- 自然科学基金(22046)
- 成果(21691)
- 资助(21512)
- 课题(17543)
- 重点(16802)
- 性(16404)
- 部(16218)
- 项目编号(15979)
- 发(15972)
- 创(15914)
- 国家社会(15729)
- 年(15458)
共检索到187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芸
政府财政统一是国家政权统一完整的根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同样需要统一财政。该文梳理了南京国民政府统一财政的历史脉络,从整理广东财政、统一广西省财政、到统一两湖财政和四川省财政、最后到统一华北地区财政。在梳理了南京国民政府统一财政历史脉络基础上,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治互动的背景下,对各区域统一财政的进程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历史经验和教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慧宇
将国家财政划分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确定两者的财政收支范围 ,是西方现代财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晚清之后 ,这一思想传入中国 ,1 92 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希图通过这种手段来整理财政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最高准则。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地方税的划分准则虽不十分妥善 ,但已具备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外壳 ,是中国财政史上一大进步。在实践中 ,这一政策因中央、地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利益要求 ,其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瑞庆
地价税是西方的"舶来物",不仅是实现"平均地权"的一项土地政策,也是国民政府解决财政问题的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方案。财政为事业之母,为了建设"新政",国民政府积极筹备开征地价税,以解决财政短缺问题。地价税在中国土壤的"嫁接"过程中,与传统的地政体制相互激荡、举步艰难,也使利赖于此的财政改革收效甚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却又因财政短绌,终结了已具雏形的地价税,改为田赋征实。在财政和地政的复杂纠葛中,地价税折射出了国民政府的性格,也决定了国民政府的命运。
关键词:
田赋 地价税 财政 地政 平均地权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师渠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2),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是以社会精神领袖自居,却又不免"恐共"的心理,所以,他们对国民党政权的抨击,常常陷入"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九一八事件后,面对中国政治生态的改变,他们的政治心态也不得不加以调整:对于国民党,由不满趋向公开合作;对于共产党,则由"恐共"趋向"挺共",即主张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化。这种调整,过去多被斥为投靠国民党反动政权。时至今日,这个评论有失简单化。平心而论,这些人走向"挺共",既是民族大义感召的结果,也反映了他们虽舍弃了原有的浪漫,但在相当程度上仍保留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品格、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至于他们主张开放党禁、国共联手,这本身就是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打击,也是对此前针对共产党的污名化宣传的有力否定。这一切为后来国共实现二度合作,共御国难,作了重要的铺垫,这一点必须予以肯定。
关键词: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政治心态 南京国民政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涛
清末民初之后,四川货币制度日趋混乱,经济民生深受其害。为统一币制,刘湘曾于1934年初设立四川地方银行,发行地钞。但不到一年,地钞就因滥发而濒临崩溃。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实现了对四川的初步控制后,即对四川币制进行了整理和改革。通过收销以地钞为主的杂劣货币,结束了四川币制的长期紊乱局面,实现了币制统一。整理地钞,不仅是国民政府对四川政治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前国民政府整理地方币制的一次颇为成功的案例,它为四川金融稳定、经济复苏,并成为抗战大后方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结果,为其他各省整理币制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四川币制 地钞 统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云旗
自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到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是中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前15年是北洋军阀统治,后22年是国民政府统治。在这期间,虽然军阀割据、内战迭起,外债累累,主权丧失,加重了人民的痛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国民政府初期在财政和金融上的改革却开创了中国现代财政金融体制的新模式,是中国财政金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袁晓川
公文制度的构建及改革活动,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受到全国政、学、商各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大批学术及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从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互动的研究视角,将"秩序重建"与"效率提升"定义为近代中国公文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以"社会变迁——政治鼎革——思想纷争——制度构建——行政实践"为逻辑主线,紧密围绕公文制度的构建与实践这一主题,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的政治体制特点,围绕其政治秩序构建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本文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通过统计表和其它史料 ,考察 1 92 7— 1 937年期间的整体演变状况 ,指出这期间被称为近代中国三大金融势力之一的钱庄业的整体趋势是快速的全面衰落。第二部分进而分析钱庄业快速衰落的原因在于其角色定位的改变 ,因为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 ,是要建立统制全国的垄断金融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银行业是主角 ,钱庄业因为自身的传统和特点 ,成为被南京政府改造收编纳入银行业中进行管理的对象。这种金融政策下新的角色定位 ,是直接导致这期间钱庄业快速衰落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并对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钱庄业 银行业 南京国民政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春
作为留学教育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费管理主要受留学教育整体政策引导,同时亦为其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制约。而经费管理的举措是否科学有序,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留学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本文从历史角度着眼,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情况加以初步探讨,以求对当前相关决策实施予以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公派留学 经费管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罡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立法李罡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覆亡的38年间,正式制定和公布了许多种教育法规,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纵向和横向的教育法规体系。本文主要选取从1927年国民党宁汉政府合流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至1937年抗日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功群 王倩
山东省是晚清时期兴办实业教育较早的省份之一,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的职业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山东省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以往山东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以及战后山东的恢复建设,开始着手对职业学校进行整顿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服务于山东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焱 张建华
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危机日趋严重。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农业推广立法,颁布了农业推广法规,建立了农政机构和推广组织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民国时期农业现代化出现新的气象,指出了民国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但因一系列负面因素存在,宏大的政策规划与具体成效之间相差甚远。总的来说,南京国民政府农业推广立法的利弊,都为当代中国的农业推广立法提供了历史借鉴。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立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建构起以"四行二局"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民营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配合以社会系统为基础的业务手段和经营方式,在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推动下形成了该时期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民族资本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家群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角色定位与社会意识更趋明确化、理性化。与之相应的是,他们所管理的银行业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采取具体行动去承担其社会责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海涛 徐建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对发展蒙藏教育极为重视,在教育部内特设蒙藏教育司,与蒙藏委员会共同负责筹划蒙藏地区教育发展和行政管理。它们在国民政府初期,共同制定了《蒙藏教育实施方案要目》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调查了蒙藏地区教育现状、督促蒙古地区兴办教育。蒙藏委员会整顿了蒙藏学校,并筹备建设南京、康定等几所蒙藏专门学校,还保送了大量的蒙藏籍学生入大中院校就读。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教育经费紧张,民教机关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民众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势下,图书馆界有识之士发出"将学校图书馆公开"的倡议;国民政府也多次颁布相关法规,倡令学校图书馆公开,以增加社会教育功效。面对时代呼唤,各级学校图书馆积极响应,通过开放阅览、举办图书展览、兼办民众图书馆等路径,将本校图书馆公之于众,收效良好。
关键词:
学校图书馆 社会公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