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7)
2023(9327)
2022(8139)
2021(7503)
2020(6478)
2019(15143)
2018(14786)
2017(28848)
2016(15923)
2015(18595)
2014(18914)
2013(19104)
2012(18430)
2011(16820)
2010(17361)
2009(16455)
2008(16432)
2007(15105)
2006(13416)
2005(12250)
作者
(49069)
(41606)
(41291)
(39702)
(26311)
(19913)
(18909)
(16264)
(15464)
(14834)
(14176)
(13705)
(13303)
(13227)
(13173)
(12670)
(12554)
(12213)
(11877)
(11868)
(10537)
(10329)
(10136)
(9485)
(9415)
(9271)
(9116)
(9005)
(8507)
(8347)
学科
(89987)
经济(89909)
管理(45324)
(40817)
方法(35728)
(33064)
企业(33064)
数学(31553)
数学方法(31239)
(23634)
地方(21417)
中国(20373)
(19258)
(18260)
业经(15398)
(15115)
地方经济(13616)
(13447)
贸易(13441)
(12885)
农业(12247)
财政(11714)
(11693)
(11466)
理论(11219)
(11183)
金融(11181)
环境(10858)
(10777)
银行(10745)
机构
大学(247625)
学院(244741)
(110015)
经济(107733)
管理(88677)
研究(87736)
理学(75813)
理学院(74869)
管理学(73401)
管理学院(72948)
中国(66081)
科学(53454)
(52905)
(52151)
(46506)
(42639)
研究所(41813)
财经(39763)
中心(39154)
(38245)
(35805)
业大(35720)
经济学(35406)
农业(33605)
北京(33257)
(32137)
师范(31837)
经济学院(31673)
(30227)
(29761)
基金
项目(151666)
科学(117628)
基金(109383)
研究(108992)
(95136)
国家(94365)
科学基金(79316)
社会(69767)
社会科(65966)
社会科学(65942)
(58591)
基金项目(57457)
教育(50504)
自然(50230)
(49108)
自然科(49066)
自然科学(49048)
自然科学基金(48179)
资助(46332)
编号(43351)
成果(36741)
重点(34293)
(34291)
(33110)
课题(30391)
(30192)
教育部(29379)
科研(29161)
大学(28969)
国家社会(28638)
期刊
(130566)
经济(130566)
研究(77333)
中国(49680)
(43630)
学报(40759)
(38664)
科学(35824)
管理(33038)
大学(30547)
学学(28930)
农业(25716)
教育(23524)
(21916)
金融(21916)
经济研究(21913)
财经(21655)
技术(21471)
(18807)
业经(18061)
问题(17147)
(14398)
技术经济(14379)
统计(13763)
(13735)
世界(12740)
国际(12226)
(12029)
(11926)
商业(11570)
共检索到381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文  
进入2000年以来,受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再参拜靖国神社等的影响,中日两国政治关系显得有些冷,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两国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妨碍了某些大型合作项目的研究和探讨,日本经济界人士对此也很不满意。为了回应人们的不满,日本某些政治人物最近声称,“中日关系,政治冷怕什么,经济不是照样发展么!”这就是所谓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由来。2000年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梁云祥  杨美姣  
中日四份政治文件代表着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脉络,两国从结束敌对状态、建立邦交关系发展到战略互惠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从第四份政治文件的签署到现在已有十多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实施、美国从"亚太再平衡"到"印太战略"的调整、日本追求战略性外交的努力等,国际形势、地缘政治格局、国家能力和心态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基础,根据当今国际政治发展现状构建了新的理论模型,从体系层次、国家层次和个人层次上来解析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得出当今国际社会已经具备了升级中日两国关系的新的时代契机和因素。中日关系的深化、合作领域的拓展、合作程度的加深将是中日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对东亚地区乃至国际社会的稳定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万田  战岐林  
小泉政府上台以来,尽管中日政治关系趋于紧张,但是经济交往总额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因而出现了“政冷经热”的说法。同时,由于日本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因而有人认“政治冷经济亦不热”。本文通过对中日长期贸易和投资数据的考察,并以此作为判断双边经济关系“冷热”的基本标准,发现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虽然中日从1978年以来的“经热”是源于两国关系的“政热”,但在短期内,当前的“政冷”尚未殃及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导致“经冷”。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季风  
近一个时期以来,日本对华政策的消极面逐步凸现,在包括历史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上采取错误的态度和做法,深深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使中日关系出现复杂局面。我们应当正视“政冷经热”的现实,在“政冷”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从我国改革开放大局和总体战略出发,坚持“政经分离”原则,克服各种困难,维护和促进中日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路  
农产品冷链物流,指肉禽蛋、水产和果蔬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或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下,最大程度保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和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国外有三种典型模式:美国和加拿大的北美模式、荷兰与德国的欧洲模式与日、韩亚洲模式。加拿大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耕地6800万公顷,人口仅3200万,人口和经济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及靠近美国边境的各大城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琛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因美国宣布加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美国参与并主导TPP发展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动因和战略意图,其核心是对亚太区域合作的主导权之争。本文拟从国际政治经济学(IPE)角度分析研究中美两国关于TPP的博弈及相互影响,有助于加深对TPP扩张所产生国际政治经济影响的认识,并为我国下一步行动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凌星光  
文章认为日、中两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 1 5~ 2 0 %、6~ 7%。中日两国应在货币、技术方面加倍合作 ,2 1世纪的亚洲 ,以中日两国的合作为基础组成经济共同体将是必然趋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元  
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深化合作是应对政治和安全挑战的需要,实现各自发展复兴的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不少新亮点。但总体看,中俄经贸合作规模相对有限,结构有待改善,发展水平与两国政治关系还不协调,与两国的潜力还不相称。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领域,稳步提升相互投资规模,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要增进共识,扩大战略和利益的契合点;把握重点,进一步拓展关键领域合作;互利共赢,发挥金融合作的带动作用;多方合力,促进多层次的沟通交流,以中俄经贸合作的硕果,带动两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坡岭  段秀芳  
中俄经贸合作经历了探索磨合、快速平稳上升和深化巩固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种认为中俄之间"政热经冷"的看法是对中俄经贸关系的误解。仅仅从绝对贸易额、经贸合作的经济溢出效应和分工关系特征来评价两国经贸关系,无法得出关于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的科学结论。从相对规模和贸易紧密度的角度看,中俄经贸关系是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水平最高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经济总量、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特征是决定中俄经贸关系的主要变量。同时,政治关系是中俄经贸合作实现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中俄两国关系的内生性、中美贸易摩擦和世界经济分工关系等外在冲击,都为中俄经贸合作向更宽广领域发展和向更高水平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两国高度的政治互信和有效的政府间合作机制有助于推动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琛然  王礼茂  张超  屈秋实  向宁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逐渐成为中国和日本油气资源主要进口国之一。本文通过构建能源地缘经济关系评价模型,以俄罗斯远东—太平洋原油管道为切入点,对该管道建设中的1995—2016年俄罗斯与中日两国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079不断攀升至2016年的0.693,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992下降至2016年的0.266,两条指数变化曲线交汇于2012年并呈现"剪刀差"状。②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1995—2002年)、斜"N"型上升(2003—2008年)和快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9—2016年),2008年后,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期的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快速下降和梯级下降的变化态势,当前日本仅为占俄罗斯原油出口量份额极少的一个出口目的国。未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推进,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将继续向好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风波  郭雪萌  陈洛霏  
保险业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备受学术界关注。在分析保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测度保险发展水平,以中日两国对比分析为切入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保险发展处于初期及成长期的经济体,其保险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联动性;保险发展处于成熟期的经济体,其保险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对保险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保险市场发达的经济体,其促进作用在较短时间具有显著效果;而对于保险市场欠发达的经济体,这种影响的周期会较长。为此,我国保险业必须服务宏观经济发展大局,在"一带一路"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充分发挥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靖宇  马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祝合良  关冠军  
本文以商标和专利等知识产权活动情况作为衡量品牌发展的重要参照,将品牌要素引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品牌经济是一种消费引领型、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中、美两国的比较分析发现,美国经济的品牌竞争力更强,品牌引领经济的特征更为明显;中国相对较弱,需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卢国学  
冷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卢国学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的海洋工业国家.这就意味着,要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发展经济,首先必须从海外进口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其次还要找到有利可图的产品销售市场;第三,还必须有进口原料和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