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3)
2023(17014)
2022(14828)
2021(13809)
2020(11757)
2019(27055)
2018(26330)
2017(51618)
2016(27720)
2015(31021)
2014(30573)
2013(29725)
2012(27047)
2011(24183)
2010(23843)
2009(21810)
2008(21486)
2007(18722)
2006(16228)
2005(14257)
作者
(76137)
(63451)
(62836)
(60003)
(40472)
(30320)
(28696)
(24856)
(24102)
(22537)
(21597)
(21276)
(19895)
(19853)
(19504)
(19438)
(18844)
(18827)
(18274)
(18155)
(15448)
(15441)
(15395)
(14479)
(14226)
(14129)
(13857)
(13703)
(12678)
(12411)
学科
(109235)
经济(109076)
管理(86873)
(82498)
(71404)
企业(71404)
方法(55512)
数学(48775)
数学方法(48176)
(34421)
(27517)
中国(26875)
业经(24183)
(23579)
财务(23506)
财务管理(23460)
企业财务(22281)
(22099)
(21554)
地方(19710)
(19027)
贸易(19016)
(18413)
农业(18105)
理论(17625)
技术(16838)
(16511)
环境(16456)
(16160)
银行(16121)
机构
大学(387956)
学院(383872)
管理(156700)
(153883)
经济(150719)
理学(137014)
理学院(135590)
管理学(133174)
管理学院(132462)
研究(120466)
中国(91333)
(80451)
(74491)
科学(72801)
财经(60230)
(57823)
中心(56078)
(55707)
业大(55324)
(54981)
(53920)
研究所(52525)
北京(50193)
(48647)
师范(48202)
经济学(47538)
财经大学(45318)
(44352)
(43916)
农业(43293)
基金
项目(268118)
科学(212251)
基金(197735)
研究(195668)
(171254)
国家(169867)
科学基金(147790)
社会(125791)
社会科(119263)
社会科学(119236)
基金项目(104764)
(102586)
自然(96323)
自然科(94113)
自然科学(94092)
自然科学基金(92412)
教育(90302)
(86578)
资助(81643)
编号(79073)
成果(63550)
(60050)
重点(59397)
(55681)
(54697)
课题(52902)
教育部(52413)
国家社会(52152)
创新(51930)
科研(51567)
期刊
(159331)
经济(159331)
研究(109129)
中国(67555)
(60040)
学报(59180)
管理(56445)
科学(54244)
(49243)
大学(46262)
学学(43556)
教育(38565)
农业(33810)
(33271)
金融(33271)
技术(32184)
财经(29760)
业经(25823)
经济研究(25769)
(25283)
问题(20766)
图书(19139)
理论(18576)
(18119)
技术经济(17830)
统计(17812)
财会(17691)
科技(17398)
(17236)
实践(16897)
共检索到545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上市公司的债权人治理,实质上是债权人利益保护行为导向下的债务契约外部性实现过程。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程度在债权人治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选取政治关系资源依赖性较强的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政治关联指数,分析政治关联对债权人治理与代理成本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民营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对代理成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长期负债却对代理成本表现出促进效应;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程度恶化了债权人治理效应,其对流动负债的治理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长期负债的刺激效应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公司债权人治理效应的发挥,依赖于负债融资的特征和债权人的监督、干预行为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外部性作用。重点关注金融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对民营公司债权人外部性治理效应产生的影响。选取2009~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民营公司债权人外部性治理效应及金融关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短期借款对代理成本的外部性治理效应显著,而长期借款却推升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金融关联能够稀释短期借款的治理作用,而在长期借款与代理成本的关系中却未表现出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华  李恩娟  
公司治理的基础是股权结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降低代理成本,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股权分置制度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公司治理。根据代理理论,股权代理成本可以划分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二类代理成本。所以本文就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视角,以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分析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股权集中度可以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股权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但会提高第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贞洁  
为了确定债权人治理失效的环节,本文将债权人治理机制分解为债权人筛选机制和债权人监督机制,在控制了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行为之间内生性联系的基础上,采用2001—2006年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银行系统风险提高和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激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债权人治理效率普遍不高:从股权性质来看,银行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低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公司中普遍存在着长期债务引发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问题;从股权结构来看,银行对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效率更低,这类公司更容易出现长期债务引发的过度投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满四  徐朝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洁  沈维涛  
本文利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外部治理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提高和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激化的原因。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是导致我国债权人治理低效的重要原因,而债权人治理低效激化了公司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问题。随着政府干预的降低,商业银行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长期债务的治理效率有所提高,债权人风险得到控制。但是,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债权人治理的漏洞,转而利用短期债务进行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这为债权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旭  
笔者基于非线性视角,通过构建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指数,对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与财务绩效及公司治理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指数与财务绩效及公司治理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变动关系,即存在"最恰当"的政治关联强度,使得财务绩效和治理水平实现最优。研究结论证实民营上市公司能够通过策略性政治关联,规避财务及治理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实现可持续成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近年来,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仍由国家控制,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仍可能是主要的代理问题,却得到了较少的实证关注。基于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治理环境、内部治理结构对国有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部治理环境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政府干预显著增加了代理成本,而提高市场化进程和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水平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2)“一股独大”和集中的股权结构能显著减少代理成本,而“多股同大”增加了代理成本,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在我国尚不普遍;(3)大董事会和独立董事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而两职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炳艺  
针对公司代理成本问题,本文主要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银行负债比例和长期银行负债比例来衡量企业和银行的往来关系密切程度,实证研究银行往来关系与公司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银行保持密切的往来关系有助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睿  陈震  
为了检验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是大股东掠夺债权人的手段还是债权人监督大股东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2005—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股权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以短期债务为主的期限结构特征是债权人对大股东掠夺行为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体现。据此进一步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其他大股东监督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大股东掠夺效应和债权人监督治理机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股东掠夺激励较强的情况下,债权人可通过提供更短的债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满四  邵国良  
本文以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广东的企业为样本,以相对较长时期的数据为证据,将银行债权细化为短期债权和长期债权,将上市公司细分为民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对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进一步证明,我国银行债权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近年来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约束虽然在不断加强,但财务约束仍只是简单的约束机制,可能进一步加剧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能真正实现银企双赢。研究还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银行债权对国有公司存在"财务软约束",而对民营公司则存在"市场软约束";在金融危机爆发时,银行债权对民营公司表现出更为有利的公司治理效应,而对国有公司却相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红波  
我国公司治理准则的指导思想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它涉及股东、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共同治理。但我国债权人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主要力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为此,重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的现状,以及治理弱化的原因,并对完善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公司治理转型背景下,突破单一的内部治理范式,完善以债权人治理为代表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是推进上市公司由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重要途径。风险防御驱动下的债权人治理机制是抑制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实现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公司重要外部治理机制。通过在不同控股环境下对异质性债权人防御型治理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中,银行的防御型治理对民营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其抑制效应稍显乏力;而在两种控股环境中,商业信用债权人的防御型治理不仅失效,反而对非效率投资水平产生刺激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关月琴  赵迪斐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1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是否普遍采用关联交易作为盈余管理手段、不同公司特征下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在不同的公司特征下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被ST上市公司较未被ST上市公司、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较没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较第一大股东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均会强化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玲  
以2008~2010年新增ST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银行监督、政府控制、法律制度环境以及内部治理交互作用对ST公司被实施特别处理前三年经理人代理成本的综合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银行监督有显著的治理效应,其与股权集中度、内部激励机制有一定的交互治理效应,与政府控制之间没有交互治理效应。在法律制度环境模型研究中,发现银行监督无治理效应,法律制度环境与银行监督之间没有交互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债权人监督有效性的途径应是加大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减少政府干预,加强法律公平性和规范公司内部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