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9)
2023(16836)
2022(14278)
2021(13238)
2020(11295)
2019(25180)
2018(24963)
2017(48046)
2016(26185)
2015(28952)
2014(27983)
2013(27754)
2012(25194)
2011(22442)
2010(22205)
2009(20643)
2008(20391)
2007(18015)
2006(15685)
2005(13789)
作者
(75685)
(62918)
(62701)
(59255)
(39956)
(30217)
(28139)
(24640)
(23821)
(22348)
(21285)
(21244)
(19983)
(19977)
(19291)
(19154)
(18850)
(18739)
(17999)
(17936)
(15919)
(15222)
(15184)
(14366)
(14078)
(14021)
(14011)
(13901)
(12514)
(12460)
学科
(105113)
经济(104994)
(98914)
(89203)
企业(89203)
管理(87945)
方法(47596)
数学(37847)
数学方法(37465)
业经(33442)
(32485)
(32085)
中国(25790)
(23680)
财务(23621)
财务管理(23598)
农业(22965)
技术(22687)
企业财务(22386)
(20452)
(20000)
理论(19798)
地方(19228)
(18869)
贸易(18855)
(18825)
(18302)
(17818)
(16766)
环境(15738)
机构
学院(367896)
大学(364352)
管理(150280)
(146510)
经济(143595)
理学(130329)
理学院(128958)
管理学(126947)
管理学院(126293)
研究(118255)
中国(89441)
(77262)
科学(75410)
(67438)
(66175)
业大(59376)
(59347)
研究所(54255)
(54046)
中心(53377)
农业(53376)
财经(53309)
(48602)
北京(48063)
(44469)
师范(43941)
(43369)
经济学(43059)
(42764)
商学(40628)
基金
项目(253660)
科学(199466)
基金(184047)
研究(182191)
(161761)
国家(160330)
科学基金(138310)
社会(115452)
社会科(109448)
社会科学(109418)
(101041)
基金项目(98555)
自然(91496)
自然科(89419)
自然科学(89393)
自然科学基金(87857)
(83804)
教育(81968)
资助(74321)
编号(73147)
成果(57184)
(57108)
重点(56371)
(54444)
(54148)
创新(52614)
(50200)
课题(49646)
科研(48496)
国家社会(47184)
期刊
(160864)
经济(160864)
研究(103160)
中国(67750)
(61929)
学报(61361)
管理(58781)
科学(55545)
(52877)
大学(45951)
学学(43810)
农业(42795)
教育(36249)
技术(32078)
(29514)
金融(29514)
业经(29170)
财经(26051)
经济研究(25246)
(24905)
(22370)
问题(20812)
科技(20084)
技术经济(19913)
(17971)
现代(17771)
商业(17581)
理论(16576)
图书(16337)
业大(16020)
共检索到530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昌仕  翁春叶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虽已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结论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出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拓展创新投资模式对创新投资的作用,将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影响的关键中介路径置于同一框架下,建立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机理。最后,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应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丰富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投资的相关理论体系,为引导企业优化创新投资,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战胜  俞峰  
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影响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现有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出现模糊甚至矛盾的结果。学者们仅从中介变量的单一角度出发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缺乏对内在作用机理的深层次分析。本文从政治关联与创新资源以及创新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视角探究政治关联与创新的关系,构建了政治关联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框架。利用2008—2011年430家企业样本数据,运用随机倾向匹配得分(PSM)模型,我们发现:与非政治关联企业相比,政治关联企业更可能从"产学研"平台获得知识资源,而政治关联企业和非政治关联企业中政府直接创新资金资源的投入并不存在显著差别。本文进一步发现,政治关联能够促进企业专利成果的增加,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宇辰  郝项超  刘精山  
政府产业基金对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受到学界与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于以往研究,基于手工构建的政府产业基金数据库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政治关联视角实证分析政府产业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政府产业基金通过投资与企业形成的天然政治关联能够降低企业法律诉讼风险,形成正式产权保护制度替代机制。同时,这种政治关联可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源,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形成弥补融资缺口的替代机制。政府产业基金通过上述两种机制促进企业创新。结论可为政府产业基金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解释,揭示在发展中国家发展政府产业基金的必要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林  张丹  
面对实践中高管政治关联和海外背景两者并存的现象,本文以高管政治关联和海外背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协同作用为重点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两者对企业创新能力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互相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将政治关联划分为行政级别和任职机构、将海外背景划分为海外任职和海外学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行政级别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同时受到海外背景的正向调节;任职机构则对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海外任职和海外学习都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受到政治关联的正向调节。研究结论启示高管团队的异质性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钰婷  高山行  
本文探讨了在生物医药产业背景下企业政治行为对产品创新的作用,以及企业资源在企业政治行为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165家生物医药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政治行为能够促进两种产品创新(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资源柔性作为企业内部资源更大程度中介了企业政治行为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政治联系作为企业外部资源更大程度中介了企业政治行为与渐进式创新的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钰婷  高山行  
本文探讨了在生物医药产业背景下企业政治行为对产品创新的作用,以及企业资源在企业政治行为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165家生物医药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政治行为能够促进两种产品创新(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资源柔性作为企业内部资源更大程度中介了企业政治行为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政治联系作为企业外部资源更大程度中介了企业政治行为与渐进式创新的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玮  王腾  易明  
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对于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创新所需要的十大关键性资源,企业创新能力的度量主要从企业投入、生产、管理、营销、产出5个方面展开。本文构建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概念模型中关系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企业间横向、纵向合作,官产学研合作以及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都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谢波  贾佳豪  
基于2008—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能耗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在这一影响机制下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能耗约束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且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能耗约束目标下,国有企业侧重于绿色发明专利研发,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研发的关注较少,民营企业则二者兼顾。此外,在能耗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中,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削弱能耗约束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而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亚坤   张旭腾   唐文哲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工程建设企业要解决技术问题、协调多方关系、适应客户需求及市场条件、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提升自身能力,如何促进创新已成为工程建设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该文从工程建设企业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对工程建设企业创新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构建了工程建设企业创新理论模型,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揭示了工程建设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关键作用,揭示了企业创新制度、组织间知识共享、项目实施流程、工程项目创新、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制度能够影响组织间知识共享和项目实施流程,进而促进工程项目创新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绩效提升。该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建设企业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岳  王文凯  张杰  
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从正式制度上为企业提供了产权保护。基于《物权法》出台这一外生冲击,考察了其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理论模型的推导发现,相比于政治关联提供的非正式制度的产权保护,正式制度的出台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创新。使用2000—2018年民营上市企业数据进行了DID分析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动态检验,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即《物权法》出台后,有形资产占比越高的民营企业其创新产出越多。使用企业专利引用的数据作为创新质量的衡量指标,发现《物权法》的出台也显著改善了民营企业的创新质量。机制检验发现,《物权法》的出台强化了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保护,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改善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了民营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物权法》出台对东中部地区民营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但对东北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另外分规模后对小微民营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不仅为产权保护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也深化了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关系的理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璋龙  
以创业者在工作中的个人学习为出发点,将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两个变量导入到创业者学习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可以有效预测企业持续创新;创业者学习可以有效预测创业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创业者学习经由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对自身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地  黄建山  李春米  刘衡  
本文利用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同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政治关联对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一影响是否因企业规模和所处地区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其一,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比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投入,并取得了更多的创新产出;其二,与大规模民营企业相比,政治关联对小规模民营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其三,与处在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相比,政治关联更有利于促进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上述研究结论为"政治关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正式制度缺陷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这一观点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党力  杨瑞龙  杨继东  
本文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强烈反腐败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讨论了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寻求政治关联和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两个互为替代的手段。反腐败由于增加了企业谋求政治关联的相对成本,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激励。在反腐败政策出台以后,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研发支出显著增加,反腐败促进了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变化。对于国有企业,反腐败只能促进其高管有从政经历的企业的创新:对于非国有企业,反腐败对企业创新具有更普遍的正向影响。同时,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省级层面的异质性,反腐败越强的省份,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创新水平增幅越大。本文从政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德祥  李昕  
本文基于2011-2015年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并分析这种效应在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影响;(2)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入也有显著正影响;(3)政治关联和政府补贴并存时则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了政府支持企业研发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乐菲菲  张金涛  
政治关联断损现象逐渐引起学者重视,但少有研究涉及政治关联断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中组部"18号文"导致上市公司大量官员独立董事强制辞职事件,通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官员独立董事辞职造成的政治关联断损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虽然对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却能够增强研发投资对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政治关联断损层级与企业研发投资间具有显著负向关系,虽然对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却对研发投资与创新效率间关系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政治关联断损和断损层级对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强度无显著影响,也不能显著调节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创新效率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