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5)
- 2023(4069)
- 2022(3399)
- 2021(2943)
- 2020(2488)
- 2019(5483)
- 2018(5113)
- 2017(10132)
- 2016(5299)
- 2015(5686)
- 2014(5421)
- 2013(5145)
- 2012(4578)
- 2011(4233)
- 2010(4117)
- 2009(3469)
- 2008(3345)
- 2007(2948)
- 2006(2489)
- 2005(2160)
- 学科
- 济(23720)
- 经济(23704)
- 业(13872)
- 管理(13748)
- 方法(12739)
- 数学(11908)
- 数学方法(11817)
- 企(10449)
- 企业(10449)
- 农(6155)
- 财(5403)
- 中国(5309)
- 业经(4599)
- 学(4319)
- 农业(4250)
- 贸(4164)
- 贸易(4161)
- 易(4042)
- 环境(3923)
- 地方(3631)
- 技术(3442)
- 教育(3382)
- 制(3310)
- 务(3263)
- 财务(3259)
- 财务管理(3256)
- 企业财务(3166)
- 划(3158)
- 产业(3121)
- 理论(3037)
- 机构
- 大学(76312)
- 学院(75784)
- 济(34197)
- 经济(33681)
- 管理(29899)
- 理学(27046)
- 理学院(26753)
- 管理学(26294)
- 管理学院(26151)
- 研究(23936)
- 中国(16641)
- 农(14783)
- 科学(14729)
- 京(14362)
- 财(14094)
- 业大(13233)
- 财经(12219)
- 农业(11817)
- 经济学(11780)
- 所(11350)
- 经(11312)
- 中心(11226)
- 经济学院(10881)
- 研究所(10666)
- 江(10329)
- 财经大学(9368)
- 范(9319)
- 师范(9197)
- 经济管理(8928)
- 农业大学(8538)
- 基金
- 项目(57739)
- 科学(46686)
- 基金(44213)
- 研究(39857)
- 家(39285)
- 国家(38987)
- 科学基金(33992)
- 社会(28280)
- 社会科(27102)
- 社会科学(27093)
- 基金项目(23889)
- 省(22304)
- 自然(21814)
- 自然科(21391)
- 自然科学(21387)
- 自然科学基金(21055)
- 教育(18943)
- 划(18728)
- 资助(17243)
- 编号(14471)
- 部(13356)
- 重点(12905)
- 国家社会(12787)
- 创(12237)
- 发(12015)
- 教育部(11745)
- 人文(11442)
- 创新(11439)
- 科研(11184)
- 大学(10933)
共检索到98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攀 李文溥
压低要素价格实现了低成本的高增长,但也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审计后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应用对企业层面生产函数估计的改进范式,本文测算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扭曲引起的资源误置程度。研究发现:(1)2006年以来,企业间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出现了背离趋势,前者的错配程度加深,而后者整体上有所缓和;(2)对劳动要素而言,政治关联度较低的民营企业劳动力产出缺口较低,使用效率较高,基于政治关联形成的劳动力比价扭曲则加剧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中劳动力资源误置;(3)对资本要素而言,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负向扭曲,但错配趋于改善。在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高政治关联度上市公司中,资本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关键词:
TFP 资源配置不当 市场扭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柄权 李国平
文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构建了要素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利用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单个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均显著降低了该要素的配置效率;其次,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间存在联动效应,二者呈正向反馈关系。因此,旨在提升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应密切配合,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不可顾此失彼。文章对于我国当前矫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争以及行业间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韬 孙潇筱 褚晓琳
本文基于线性规划,建立重点行业间的资本要素优化模型,通过估算各重点行业的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及其产出弹性,得到各行业优化后的资本配置量和总产出,最后运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方法测算各行业资本配置优化前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重点行业间资本投入过度与资本投入不足现象并存,其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资本要素投入过度,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资本投入不足;矫正各行业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后行业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明显增大;矫正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可以通过提高剩余混合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妍 张建平 李晶维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措施,其中,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算法核算创新效率作为核心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门槛特征分析方法,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改善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的负面效应这一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韬 刘映桦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资本要素在京津冀间的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京津冀区域资本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进行了估算,使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京津冀资本要素配置在扭曲和优化两种状态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京津冀资本要素配置处于扭曲状态;京津冀三地之间产业资源配置与功能定位尚有错位之处。
关键词:
资本存量 配置扭曲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葛立宇
本文使用2009-2014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人才配置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和创新强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社会人才越倾向配置于非生产性部门,而社会人才的错配显著抑制了地区的创新强度。在稳健性检验中,进一步加入企业家寻租变量构建多步中介关系,实证发现:人才错配导致了企业家更多的寻租,而不是创新,多步中介效应检验证实了"要素市场扭曲→社会人才错配→企业家寻租→地区创新活动减弱"传导机制的存在。本文研究表明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对于优化社会人才配置、提高自主创新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柏培文
本文测算了我国及省际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全国总体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城乡劳动力扭曲程度大致呈现波浪式下降,城市内劳动力扭曲程度则呈现阶段性增加的态势,城乡劳动力扭曲是导致劳动力配置扭曲的主要因素;从全国劳动力配置扭曲贡献因素来看,各产业间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差异直接反映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而各产业内部所形成的劳动资源扭曲在总体上具有消减作用;进一步观察各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扭曲状况,可见第一、三产业内劳动力资源扭曲程度长期并不高,但近年来增加态势明显,第二产业扭曲程度较高,但有下降趋势,而部门间的扭曲程度则呈现缓慢增长特点。从省际来看,各省份总体和城乡劳动力扭曲程度呈下降趋势,而城市则呈现增加...
关键词:
劳动要素 配置扭曲 测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邵军 刘修岩 倪克金
如何找寻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地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然成为优化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拓展了传统的HK模型,阐释了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资本和劳动产出贡献份额的时变特征进行识别和估计,发现中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特征逐渐由资本偏向型向劳动偏向型转变。为捕捉由要素跨区域配置引发的配置效率改善,构建了新的要素配置效率指标,并采用2004—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对要素配置效率、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要素价格扭曲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助于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且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阻滞作用要显著强于资本价格负向扭曲的阻滞作用。本文研究为地区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仕斌 徐海
自1978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个长期存在的特征就是市场的扭曲,这种扭曲既存在于产品市场,也存在于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中的价格扭曲会改变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发展。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价格双轨制逐步取消后,产品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彬 卢荻 田龙鹏
本文使用2004—2009年中国非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了商业信用资源再配置效应背后企业追逐利润的经营逻辑。研究表明我国企业间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明显,银行信贷资源通过直接或间接贸易方式被转移到下游企业。其中,私营企业既是信贷资源"漏损"角色的主要扮演者,也是"三角债"的主要缔结者。为进一步探究商业信用是主动提供还是恶意拖欠,通过分析商业信用的期限结构发现,约33%,的企业的商业信用期限超过60天,有扭曲现象。把总样本分为"按期收回"和"逾期收回"回归发现,在"逾期收回"样本中,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带有"强制性"特征,而且面临被恶意拖欠货款的多是中小企业和经营风险较大的私营企业。因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虹剑 王必哲 李科
基于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双重视角,运用Hsieh和Klenow(2009)的改进模型,依据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湖南省2000—2007年能源行业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情况。结果发现,政府对能源行业的补贴导致了产品市场的扭曲;要素市场扭曲成因较为复杂,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扭曲成因完全不同;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产品市场扭曲相差不大,资本要素扭曲大于国有企业,劳动要素扭曲小于国有企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卫星 张佳佳
企业投资效率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学者对地区竞争压力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机理及干预路径展开研究。以2004—2015年我国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区竞争压力、要素配置扭曲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竞争压力越大,企业投资效率越低下;进一步分析表明地区竞争通过扭曲要素配置使得企业投资效率低下。从地区竞争压力视角研究企业投资效率的制度成因,为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