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1)
2023(7517)
2022(6373)
2021(5910)
2020(5047)
2019(11360)
2018(10835)
2017(20917)
2016(11530)
2015(12966)
2014(12472)
2013(12455)
2012(11092)
2011(9677)
2010(9619)
2009(9000)
2008(9451)
2007(8549)
2006(7626)
2005(6797)
作者
(34282)
(28470)
(28420)
(26799)
(18211)
(13670)
(12872)
(11219)
(10714)
(9990)
(9761)
(9384)
(9061)
(8933)
(8912)
(8877)
(8502)
(8441)
(8353)
(8211)
(7312)
(7023)
(6714)
(6464)
(6391)
(6375)
(6337)
(6264)
(5716)
(5677)
学科
管理(50367)
(47364)
(42805)
企业(42805)
(41962)
经济(41910)
方法(21513)
(21271)
数学(18318)
数学方法(18211)
(16975)
财务(16952)
财务管理(16925)
企业财务(16247)
(11129)
(10853)
业经(10509)
中国(9425)
(8643)
(8363)
贸易(8356)
(8169)
(8084)
(7935)
(7765)
银行(7734)
农业(7626)
技术(7406)
(7387)
人事(7254)
机构
大学(162932)
学院(162336)
管理(68993)
(65208)
经济(63867)
理学(58928)
理学院(58340)
管理学(57602)
管理学院(57285)
研究(48908)
中国(40692)
(34147)
(33249)
科学(30670)
(30440)
业大(26678)
财经(26609)
(24986)
(24285)
农业(24207)
(24106)
中心(23424)
研究所(22602)
北京(20337)
财经大学(20073)
商学(19713)
商学院(19552)
经济学(19095)
(19089)
经济管理(18023)
基金
项目(107960)
科学(84599)
基金(80480)
研究(72520)
(72018)
国家(71408)
科学基金(61643)
社会(47953)
社会科(45577)
社会科学(45564)
基金项目(43620)
自然(42493)
自然科(41552)
自然科学(41538)
(41434)
自然科学基金(40869)
(35206)
教育(33437)
资助(32467)
编号(27169)
(24083)
重点(24029)
(22872)
科研(21567)
创新(21382)
(21111)
成果(21087)
计划(20927)
教育部(20684)
(20632)
期刊
(70313)
经济(70313)
研究(42538)
(31449)
中国(30376)
学报(29596)
管理(28242)
科学(25946)
(25636)
大学(22008)
学学(21215)
农业(16653)
(16004)
金融(16004)
财经(13728)
技术(11937)
(11654)
(11378)
经济研究(11239)
业经(11176)
财会(10665)
教育(10335)
会计(9869)
(8980)
问题(8924)
技术经济(8026)
商业(7982)
科技(7440)
业大(7434)
(7432)
共检索到239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乐  田高良  何畅  
本文以2004—2016年我国A股上市的ST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与ST公司"摘帽"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关联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特别处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对ST公司"摘帽"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增强,支持了制度引导假设;政治关联在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与ST公司"摘帽"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降低了制度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显示,对于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三类不同所有权性质的ST公司,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其"摘帽"均有显著影响,但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监管部门规范盈余管理治理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ST公司、审计师、中小投资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深入了解资本市场也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彭迪云  王江寒  
一、引言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资本市场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以至于没有十分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这也给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导致对于披露和监管会计信息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真实,给包括ST公司在内的一些企业运用盈余管理达到特定目的创造了条件。而盈余管理的不合理,甚至违规运用形成了会计欺诈、会计造假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股票市场未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彭迪云  王江寒  
一、引言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资本市场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以至于没有十分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这也给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导致对于披露和监管会计信息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真实,给包括ST公司在内的一些企业运用盈余管理达到特定目的创造了条件。而盈余管理的不合理,甚至违规运用形成了会计欺诈、会计造假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股票市场未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平  
文章选择2009—2018年被ST处理上市企业前、中、后年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盈余管理与企业ST"摘帽"成功概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管理者报酬动机对二者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企业被ST后,盈余管理确实能提高企业成功"摘帽"的概率,但是这一结论只在非国有企业存在,在国有企业不存在;企业在ST前、中、后盈余管理水平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说明ST企业并不存在主动"戴帽"的现象。此外,管理者报酬动机对盈余管理对企业成功"摘帽"概率的影响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文  
在现阶段国内证券市场风险预警揭示和退市制度环境下,ST企业出于"扭亏摘帽"保市动机而普遍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和未来成长能力,反而会因关联内幕交易、优质资产出让等"杀鸡取卵"、"寅吃卯粮"行为的集中操作实施,为企业后续长期运营埋下祸根隐患,极大地妨碍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本文以ST厦工为例,揭示剖析ST企业"摘帽"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法,并提出治理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多蕾  刘永泽  
以2010—2014年深圳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政治关联视角,研究我国民营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偏好。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强度越大,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这说明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偏好,即在无政治关联情况下,民营企业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受到较多约束,因此具有真实盈余管理选择偏好;而在有政治关联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受到较少约束,因此具有应计盈余管理选择偏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鹏云  
本文着重从动机和手段方面研究ST春晖"摘帽"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ST春晖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和监管、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督、监管机构加重处罚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逸  周正红  
#N/A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晓红  唐祖薇  柳雅君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盛萍  徐芳兰  彭晓洁  
本文通过对梅雁水电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成功摘帽这一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梅雁水电的摘帽背景、摘帽手段以及后续经营状况,并针对ST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问题提出治理意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虽然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成功摘帽,但摘帽后经营状况仍然堪忧。本文旨在通过对ST梅雁顺利摘帽的分析,揭示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扭亏为盈的手段,直观地向财务报表使用者展示非经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莉  
以20072015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博弈模型中的蛙鸣理论和联立方程模型对高风险承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上升时,为了规避风险和维持公司声誉,会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转而使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传递公司发展的积极信号,使公司价值得到提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艳   盛清慧   赵炎  
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对突发公共事件下企业集体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及方式进行识别和验证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在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后进行了负向盈余管理,并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这降低了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的负向盈余管理方式存在个体及时间上的异质性:行业竞争程度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而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则依赖于应计项目的调整;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现“应急型”向“蓄谋型”转变的趋势,冲击后的第一个季度出于应急仅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而后才开始运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卉  
基于2014~2018年我国A股企业样本,探讨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函企业减少了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却增加了真实盈余管理;问询函引发的市场反应越差,企业越有可能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问询函减少应计盈余管理同时增加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对于民营企业、信息环境较好的企业以及多次收函企业更为显著。拓展性检验证实:相比未收函的情况,企业收函之后进行的应计盈余管理对绩效的影响作用并无明显区别,但收函之后的真实盈余管理对绩效的负面影响更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在将盈余管理按操纵利润的方向不同细分为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并详细探讨了正、负向盈余管理的性质、适用范围及其给注册会计师带来的法律风险差异的基础上,对政治关联企业审计师选择的策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研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企业在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上均表现出高于非政治关联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负向盈余管理的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大所,同时,大所也有更高的可能对其财务报告签发清洁审计意见。相反,正向盈余管理的政治关联企业更偏好聘请小所,且小所也愿意对其财务报告出具标准审计意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丹蒙  叶建芳  叶敏慧  
本文以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师跟进对上市公司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分析师跟进人数与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分析师跟进人数越多,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就更为隐性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了分析师声誉效应的存在:当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跟进时,随着人数的增多,企业会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当没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跟进时,企业不会由于分析师跟进人数的变化而改变盈余管理方式。在控制了一定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主要结论依然得到了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