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0)
- 2023(11378)
- 2022(9616)
- 2021(9246)
- 2020(7959)
- 2019(18722)
- 2018(18045)
- 2017(35198)
- 2016(18531)
- 2015(21250)
- 2014(20700)
- 2013(20342)
- 2012(18502)
- 2011(16490)
- 2010(16005)
- 2009(14788)
- 2008(14296)
- 2007(11983)
- 2006(10113)
- 2005(9012)
- 学科
- 济(83748)
- 经济(83667)
- 业(57009)
- 管理(56491)
- 企(48417)
- 企业(48417)
- 方法(45814)
- 数学(42084)
- 数学方法(41730)
- 财(24837)
- 中国(21892)
- 农(18585)
- 贸(17390)
- 贸易(17380)
- 务(17062)
- 财务(17029)
- 财务管理(16994)
- 易(16993)
- 企业财务(16348)
- 业经(15301)
- 制(14786)
- 融(12624)
- 金融(12623)
- 农业(12375)
- 银(12288)
- 银行(12273)
- 地方(11774)
- 行(11644)
- 学(11599)
- 技术(11252)
- 机构
- 大学(261548)
- 学院(257604)
- 济(120044)
- 经济(118309)
- 管理(106848)
- 理学(94108)
- 理学院(93227)
- 管理学(91942)
- 管理学院(91458)
- 研究(82004)
- 中国(67195)
- 财(54408)
- 京(52659)
- 财经(45014)
- 科学(44290)
- 经(41540)
- 经济学(39182)
- 中心(38797)
- 所(38050)
- 经济学院(35616)
- 研究所(34514)
- 财经大学(34274)
- 农(33942)
- 江(33723)
- 业大(33364)
- 北京(32983)
- 商学(30087)
- 范(29877)
- 商学院(29842)
- 院(29668)
- 基金
- 项目(178159)
- 科学(144349)
- 基金(136799)
- 研究(130339)
- 家(117641)
- 国家(116754)
- 科学基金(103030)
- 社会(88875)
- 社会科(84617)
- 社会科学(84599)
- 基金项目(71855)
- 自然(65672)
- 省(64313)
- 自然科(64292)
- 自然科学(64277)
- 自然科学基金(63232)
- 教育(60767)
- 资助(56977)
- 划(55285)
- 编号(49647)
- 部(42742)
- 重点(39462)
- 成果(39201)
- 国家社会(38554)
- 教育部(38083)
- 创(37511)
- 发(36579)
- 人文(36535)
- 创新(35152)
- 大学(34983)
- 期刊
- 济(115585)
- 经济(115585)
- 研究(74540)
- 财(43449)
- 中国(42194)
- 管理(39206)
- 科学(34112)
- 学报(33446)
- 农(28591)
- 大学(27421)
- 融(26911)
- 金融(26911)
- 学学(26040)
- 财经(23000)
- 技术(21497)
- 经济研究(20637)
- 农业(19698)
- 经(19653)
- 教育(19616)
- 业经(16173)
- 贸(15773)
- 问题(15769)
- 世界(14337)
- 统计(14117)
- 国际(14005)
- 技术经济(12838)
- 策(12530)
- 业(12167)
- 理论(12032)
- 财会(11766)
共检索到365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飞腾
利用民营上市公司详细披露的长期借款信息来识别民营企业的借款逾期情况,考察政治关系与借款逾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更容易发生借款逾期,在借款逾期的可能性、逾期金额、逾期时间上都显著高于无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关系的借款逾期效应在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干预较强的地区更加明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颖洁 杜兴强
文章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具有的银企关系和政治联系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银企关系、政治联系对民营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企关系、政治联系均与民营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文章发现银企关系与政治联系均与民营上市公司的长期借款显著正相关,但仅有银企关系显著增加了民营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
关键词:
银企关系 政治联系 银行借款率 制度环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党论 甄丽明
融资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种金融困境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信用困境。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论证了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对其融资中的作用,并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对减轻融资约束的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参与政治的民营企业来说,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其外部融资时所受的融资约束更少;同时,越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对其融资的帮助越明显。
关键词:
政治关系 融资约束 民营控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六兵 王竹泉
文章以2001-2012年借款逾期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借款数量和借款成本两个角度检验了银行的信贷歧视行为,并以我国2003年底开始的银行股份制改革为背景,探讨了这一改革是否缓解了信贷歧视。研究发现,银行对借款逾期公司存在歧视,借款逾期的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获得的贷款数量较少,贷款成本较高;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借款逾期的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贷款数量和贷款成本上的差异明显减小,表明银行股份制改革对缓解信贷歧视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信贷歧视 借款逾期 银行股份制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党论 刘晓龙
在我国,由于政府对行业准入的严格管制,很多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基本上都是由国有企业垄断。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改革,某些政府管制的行业逐渐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本文以2004~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民营企业采取政治策略能有效帮助其进入政府管制行业,进而显著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换言之,民营企业与政府的政治关系越好,其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可能性越大,而进入了高壁垒行业及进入程度越大的企业的经济绩效要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这加深了我们对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系的动机及效果的理解。
关键词:
政治关系 进入壁垒 企业绩效 民营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社会资本是在具有期望回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投资,能为人的行动带来便利的社会资源。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角度,以民营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样本为例,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通过政治参与而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获得政策资源的帮助。研究发现,有政治关系这种社会资本的民营企业得到了政府如下支持:更容易进入政府管制行业,更多进入房地产行业以及获得政府补贴比例更大等。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民营企业家热忱于政治参与的背后利益动因。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治关系 政府管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道广 潘红波 陈汉文
本文比较了政治关系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银行信贷资本配置效率。以2001-2009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政治关系比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更有助于企业获得数额更大、期限更长的银行贷款("融资效应");但随银行贷款的增加,政治关系组企业的投资效率既未提高也未降低,而高质量会计信息组企业的投资效率显著提高("投资效应")。即政治关系组企业虽获得了更多的银行贷款,但资本利用效率更低。这说明政治关系扭曲了银行信贷资本配置,且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高质量会计信息企业所需的资本,抑制了其优化资本配置功能的发挥。其启示意义在于,中国经济的持续与健康发展还是得依赖包括会计信息披露在内的正式制度的...
关键词:
政治关系 会计信息 信贷资本 配置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聂新军 张阳
本文运用社会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以信任关系构建为出发点,阐述了企业政治关系对外部独立审计的替代效应,然后给出了中国民营上市企业2003—2008年的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无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没有高质量审计需求,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审计质量更低;作为审计风险的应对,审计师则对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上市企业收取了风险溢价。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政治关系是中国资本市场独立审计的一种替代机制,外部独立审计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待于法律法规等市场配套措施的建设及其完善。
关键词:
政治关系 信任担保 审计需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苏
以2004~2009年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考察了审计师选择对公司借款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选择"四大"为外部审计师,会显著有助于公司后续的借款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民营上市公司选择"四大"为外部审计师对获取借款融资的影响有所加强。分析认为,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银行为了降低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贷款风险,由高质量事务所代表的高质量审计必然成为公司外部治理环境不完善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以降低银行和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上市公司借款融资的目的。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审计师选择 借款融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裘益政
文章以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在政治关系影响下民营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过度投资问题。研究发现,有政治关系民营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以及由此引发过度投资问题;在考察政治关系强度对预算软约束和过度投资的影响时,研究还发现,不同层级的政治关系对民营企业预算软约束和过度投资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拥有省级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预算软约束和过度投资问题更为严重。文章对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政治关系 预算软约束 债务治理 过度投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邓春梅
本文以2010~2017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在政治关系的调节效应下法律诉讼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公司法律诉讼对银行贷款契约产生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随诉讼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公司高管的政治关系对银行贷款契约产生正面影响且这种影响随政治关系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高管的政治关系会减轻公司法律诉讼对银行贷款契约的负面影响,且这种减轻作用随着政治关系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结合,一方面说明建立政治关系这一非正式机制可以作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为政策制定者如何通过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博弈达到利益最大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建新 卢剑龙 余明桂
本文以1990-2008年间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银行关系和政治联系是否影响银行贷款。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聘请了现在或曾经在银行工作的人士担任总经理或董事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但是,在没有银行关系的民营企业中,政治联系并不能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同时建立政治联系和银行关系的企业也没有能够比只建立其中一种关系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这些结论表明,在中国基于非正式的关系确实可以给受到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带来银行贷款方面的融资便利。其中,银行关系相对于政治联系是一种更为普遍和有效的非正式关系。
关键词:
银行关系 政治联系 民营企业 银行贷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旭阳 孟顺杰
本文从政治关系经济效应形成的市场替代机制与政府偏袒机制视角揭示市场深化影响民营企业政治关系贷款效应动态变化的理论机理,并以2003~2017年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公司固定效应模型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样本期内,民营企业政治关系的贷款效应呈现动态弱化趋势;第二,民营企业政治关系贷款效应的动态弱化与中国转轨过程中市场化总体水平的上升密切相关。本文的研究理论意义在于为体制转轨与企业政治关系经济影响动态变化关系的理论争议提供了来自世界最大转轨经济体的经验证据;从现实意义看,可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赵丹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的信贷约束,具体表现在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更少的新增贷款以及更短的贷款期限;但是政治关系会屏蔽内部控制缺陷带来这种约束力,特别是在新增贷款和债务期限水平方面,且这种屏蔽效应会随着政治关系的强弱有所差别。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赵丹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的信贷约束,具体表现在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更少的新增贷款以及更短的贷款期限;但是政治关系会屏蔽内部控制缺陷带来这种约束力,特别是在新增贷款和债务期限水平方面,且这种屏蔽效应会随着政治关系的强弱有所差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治关联、会计信息与银行贷款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系、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联系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产权、政治关系与企业税负——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营困境、政治关系与银行贷款差异——基于持续经营不确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银行关系是否导致了贷款歧视?——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经验证据
政治资源、独立审计需求与市场评价——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地区环境、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与企业过度投资——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