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0)
2023(10543)
2022(8726)
2021(7671)
2020(6584)
2019(14842)
2018(14524)
2017(28890)
2016(15042)
2015(16626)
2014(16498)
2013(16694)
2012(15580)
2011(13800)
2010(14296)
2009(13934)
2008(13867)
2007(12701)
2006(11668)
2005(10997)
作者
(43278)
(36721)
(36582)
(34466)
(23467)
(17319)
(16437)
(14099)
(13611)
(13335)
(12570)
(12060)
(11984)
(11803)
(11435)
(10863)
(10775)
(10501)
(10340)
(10050)
(9121)
(8936)
(8859)
(8498)
(8159)
(8098)
(7982)
(7796)
(7202)
(7156)
学科
(100708)
经济(100619)
(80131)
(73974)
企业(73974)
管理(64526)
方法(36279)
业经(29633)
数学(28161)
数学方法(28060)
(26958)
(24946)
地方(21403)
(20653)
财务(20647)
财务管理(20634)
企业财务(19645)
农业(19295)
中国(17379)
技术(16367)
(15434)
(15171)
(14494)
(14151)
(13592)
地方经济(13481)
理论(12915)
企业经济(12287)
(12113)
贸易(12103)
机构
学院(236159)
大学(229626)
(118437)
经济(116710)
管理(97793)
理学(84082)
理学院(83304)
管理学(82409)
管理学院(81984)
研究(75331)
中国(60521)
(53327)
(46163)
财经(42489)
科学(39790)
(38395)
(37291)
经济学(36911)
(35991)
(34649)
中心(33040)
经济学院(33024)
研究所(32970)
财经大学(31032)
商学(29856)
商学院(29591)
业大(29024)
北京(28961)
(28074)
经济管理(27625)
基金
项目(144606)
科学(117659)
基金(109472)
研究(107703)
(92755)
国家(91895)
科学基金(82196)
社会(74915)
社会科(71155)
社会科学(71138)
基金项目(58191)
(55474)
自然(51019)
自然科(49956)
自然科学(49944)
自然科学基金(49180)
教育(47398)
(44290)
资助(44141)
编号(41364)
(34068)
(32924)
(32901)
(32159)
成果(31947)
国家社会(31735)
重点(31436)
创新(29825)
人文(29662)
教育部(29237)
期刊
(143957)
经济(143957)
研究(73820)
(45970)
管理(43782)
中国(41056)
(32856)
科学(29426)
学报(26451)
经济研究(23546)
财经(23296)
业经(22667)
(22394)
金融(22394)
农业(22343)
技术(22315)
大学(21711)
学学(21328)
(20332)
问题(18247)
技术经济(17233)
世界(14570)
(14536)
(14033)
国际(13168)
商业(12981)
现代(12890)
经济管理(12804)
教育(12496)
财会(12396)
共检索到364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卫星  赵峰  曾诚  
本文以2007~2008年我国沪深主板市场上586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政治关系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经验结果显示:(1)从整体上看,相比于没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具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更多;(2)经济增长影响了政治关系作用的发挥,良好的经济增长弱化了政治关系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3)政治关系与投资支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规模公司之间存在差异,政治关系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在小公司中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君生  朱艳阳  
本文利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与企业上市融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企业上市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而东部地区却不存在类似的因果联系。因此,上市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努力培育中西部地区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可以有效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苏苏  叶祥松  张少华  
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借助Lee et al.,(2013)分析框架检验了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和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1)大型企业相对于中小型企业更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缓解地区经济波动。这种积极作用存在典型的门槛效应,将因大型企业的规模扩张进一步增强。(2)同时发展不同规模企业有利于地区经济稳定,但是我国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发展不协调显著抑制了地区经济进一步增长。(3)在规模上我国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存在一个门槛比例,超过这一比例,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稳定效应都会得到增强。抓好大型企业发展和搞活企业生态建设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洁  王平春  
本文借助扩展化的Solow模型,并引入我国各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占比变动对各地经济发展、生产率改善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地区整体生产效率随着流通业占比的下降不断提升;其次,地区人均产出增长速度随着当期流通业占比的下降而上升,但与上期流通业占比表现出明显正向关系。流通业的产业占比变动对地区人均年产出增速造成的净效应除了受地区整体生产效率的影响和限制外,还与地区经济增速和增幅有很大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洁  王平春  
本文借助扩展化的Solow模型,并引入我国各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占比变动对各地经济发展、生产率改善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地区整体生产效率随着流通业占比的下降不断提升;其次,地区人均产出增长速度随着当期流通业占比的下降而上升,但与上期流通业占比表现出明显正向关系。流通业的产业占比变动对地区人均年产出增速造成的净效应除了受地区整体生产效率的影响和限制外,还与地区经济增速和增幅有很大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李芷薇  王红建  
本文选取中国1995~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避税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宏观预测价值。研究发现,避税会为企业节省税费,使企业更有意愿进行投资,而企业的投资活动会反映在地区的GDP增量中,因此企业避税与地区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第一,企业避税经由投资活动传导至宏观经济;第二,企业避税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性,可能归因于企业投资效率高于政府;第三,企业的避税动机,源自其自身的税收筹划意愿,而非政府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郝颖  辛清泉  刘星  
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了企业投资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并立足于地区差异,阐释了经济质量失衡的企业资源错配成因。研究表明:在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企业固定资产与权证投资降低了经济增长质量;技术投资则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相较于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地方国企的投资活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大,尤其是在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相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民营企业的投资活动更多与市场机制相匹配,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提升作用。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技术投资对经济质量的提升效果才被显著释放。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从企业投资的视角,解释了转型地区经济增长从"量"向"质"转化过程中所面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起生  
分税制以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政治推动力从中央政府转到地方政府。政府行为的市场化不仅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推动力,也为地方政府官员运用现有权力和可控资源进行寻租提供了可能。从地市级层面上探究地方政府行为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并将官员腐败纳入地方政府产生干预行为的动机,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多重利益驱动下产生的银行信贷干预行为,会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地市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财政激励、晋升激励、腐败都会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而且三种利益动机驱动下产生的信贷干预行为的影响程度同样存在差异,其中晋升激励和腐败行为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余才  李功网  
本文将采用计量模型 ,利用30个省市1990~1998年数据对不同地区FDI和GDP的关系 ,FDI对不同地区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 ,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模型 ,得出 :FDI的流入对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就是在地区差距方面 ,90年代 ,FDI有向中部扩展的趋势 ,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但对西部地区 ,FDI的流入 ,由于数量少 ,短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能太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燕梅  
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不仅现有经济规模存在很大差距 ,而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这一状况即使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后也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观。分析表明 ,虽然东部地区的总体投资规模要大于西部地区 ,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并非由资金投入的差异造成的 ,而是在于资金的利用效率 ,在于西部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经营特点更为突出。即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了偏离 ,大量投资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建春  孙忠艳  杨秀苔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并在此差异的基础上,建立西部地区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分析得出西部地区国内投资与FDI不存在挤出效应,也不存在最低人力资本存量限制等结论,为加入WTO后,我国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博   刘玉海   刘秉镰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实现外商投资结构优化则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商务部外商投资管理平台公布的外资企业设立信息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其外商投资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外商投资结构优化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会促使该地区引进外资中的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东部地区和服务业的外资结构优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负向阻碍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从增加传统要素供给的视角来看,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下,地方政府扩大土地供给会促使制造业外资结构优化,但对服务业外资结构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从促进优质要素形成的视角来看,财政支出扩张引致的教育和科技支出增加对吸引高技术外资和促进外资结构优化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新发展格局下优化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体制和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廖楚晖  李蕾  冯丽坤  陈娟  
本文运用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个人所得税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在未加入控制变量前,个人所得税对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考虑到影响经济增长变量的复杂性时,个人所得税与相应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则存在着不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瑜  白永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地区的差距也在拉大。对于这种地区差距的原因,文章从女性人力资本的角度做了研究,采用协整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女性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考察了不同教育层次的女性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加大中西部地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结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金龙  陈洁赟  
运用面板数据协整理论着重分析中国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经济增长与区域电力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一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二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是单向因果关系;三是从地区对比来看,经济增长与地区能源消费具有一致性。最后,针对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