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6)
- 2023(19391)
- 2022(16534)
- 2021(15270)
- 2020(13062)
- 2019(29987)
- 2018(29696)
- 2017(57545)
- 2016(31119)
- 2015(34939)
- 2014(34721)
- 2013(34102)
- 2012(31144)
- 2011(27744)
- 2010(27702)
- 2009(25840)
- 2008(25597)
- 2007(22856)
- 2006(20287)
- 2005(18206)
- 学科
- 济(130039)
- 经济(129857)
- 业(110193)
- 管理(104663)
- 企(96392)
- 企业(96392)
- 方法(61308)
- 数学(50854)
- 数学方法(50235)
- 财(42095)
- 农(39493)
- 业经(36219)
- 中国(32280)
- 制(27905)
- 务(27700)
- 财务(27619)
- 财务管理(27571)
- 农业(27506)
- 企业财务(26186)
- 学(23814)
- 地方(22882)
- 理论(22748)
- 技术(22608)
- 贸(22198)
- 贸易(22187)
- 和(21948)
- 易(21498)
- 划(20993)
- 环境(20658)
- 体(20276)
- 机构
- 学院(443599)
- 大学(442795)
- 济(181625)
- 管理(179570)
- 经济(177900)
- 理学(155229)
- 理学院(153603)
- 管理学(150981)
- 管理学院(150154)
- 研究(140398)
- 中国(109426)
- 京(93292)
- 财(87806)
- 科学(84587)
- 农(70588)
- 财经(69771)
- 所(68830)
- 江(66185)
- 中心(65446)
- 业大(64120)
- 经(63493)
- 研究所(62065)
- 北京(58515)
- 经济学(55375)
- 范(55210)
- 农业(54832)
- 师范(54718)
- 州(52867)
- 财经大学(51778)
- 院(51105)
- 基金
- 项目(298515)
- 科学(236563)
- 研究(219730)
- 基金(218978)
- 家(189031)
- 国家(187413)
- 科学基金(163326)
- 社会(140707)
- 社会科(133374)
- 社会科学(133340)
- 基金项目(115619)
- 省(115490)
- 自然(105657)
- 自然科(103259)
- 自然科学(103235)
- 自然科学基金(101413)
- 教育(101033)
- 划(96337)
- 资助(90609)
- 编号(89315)
- 成果(72077)
- 部(66412)
- 重点(65822)
- 创(62999)
- 发(61991)
- 课题(60388)
- 创新(58378)
- 国家社会(58204)
- 教育部(57645)
- 制(57169)
- 期刊
- 济(200162)
- 经济(200162)
- 研究(129882)
- 中国(84658)
- 财(71014)
- 管理(69389)
- 学报(65497)
- 农(64507)
- 科学(61709)
- 大学(51313)
- 学学(48476)
- 教育(45049)
- 农业(43937)
- 技术(40104)
- 融(39731)
- 金融(39731)
- 财经(34886)
- 业经(33934)
- 经济研究(31085)
- 经(29848)
- 问题(26195)
- 业(24172)
- 技术经济(22818)
- 统计(21564)
- 理论(20990)
- 图书(20897)
- 现代(20516)
- 版(20390)
- 财会(20119)
- 商业(20020)
共检索到654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刘愿
企业家投资于政治关系寻求政治关系租金的行为,将影响企业内部要素报酬分配。本文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研究政治关系是否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利用2004年、2006年和2008年三轮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有政治关系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低于无政治关系企业,且政治关系程度越高,劳动收入份额就越低;在要素市场发育越落后、法治水平越低以及政府掠夺越严重的地区,企业政治关系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影响越强烈。即便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和异常样本点影响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可靠。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我国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有其政治经济原因。塑造良好的营商软环境、改善制度质量,乃至更深入地面向竞争和...
关键词:
政治关系 劳动收入份额 民营企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宋涛 朱腾腾 燕波
本文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研究要素市场分割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发现:要素市场分割将扩大地区间的资本集约度差距,在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发现:要素市场分割加剧了中国的资本集约度差距,并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要素市场分割越严重,劳动收入份额也越低。考虑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采用省际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稳健性分析,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意味着,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和缩小要素市场分割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宋涛 朱腾腾 燕波
本文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研究要素市场分割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发现:要素市场分割将扩大地区间的资本集约度差距,在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发现:要素市场分割加剧了中国的资本集约度差距,并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要素市场分割越严重,劳动收入份额也越低。考虑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采用省际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稳健性分析,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意味着,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和缩小要素市场分割,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庚 王宇航 江剑平
企业党组织是中国企业治理中一项独特的制度安排,研究党组织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对理解基层党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年、2013年中国民(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使用处理效应模型和熵平衡法估计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强化员工权益保护和发挥自身劝导力等方式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提高了员工工资和企业盈利水平,表明党组织对民营企业劳资分配结构的调整具有可持续性,实现了生产与分配的帕累托改进。这一研究对推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优化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有所启发。
关键词:
党组织 民营企业 劳动收入份额 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黄玖立
我国正处于劳动关系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会的作用及其经济后果广受关注。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刻画了工会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并利用2010年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会导致企业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但由于后者的升幅更大,因此劳动收入份额反而下降了。针对子样本的分析进一步发现,工会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在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有着差异。上述研究从理论和经验上确认了工会是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工会在收入分配中的实际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工会 劳动收入份额 工资 劳动生产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红娟 冯巧根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本文基于城市政商关系指数,实证分析新型政商关系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新型政商关系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上述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以及未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从影响机制看,新型政商关系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劳动力结构升级、降低市场垄断以及保障劳动者权益等路径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积极影响。而新型政商关系对资本报酬和资本支出的影响分析,分别排除了“工资侵蚀利润”和“劳动挤出资本”的替代性解释。本文从厘清政府与企业的边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视角,为促进民营企业实现经营效率与分配公平的统一、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现实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勇 张建武
本文通过引入制度的异质性,在制度变迁的视角下研究资本深化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运用中国市场化指数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资本深化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但是,资本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受到制度变迁的影响,较优的制度水平有助于抑制资本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效应。即便控制产业结构、全球化等其他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因素,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成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龙 孟琰婷 彭健
本文基于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探讨国资参股对民营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资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国资参股可以促进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升级,进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另一方面,国资参股可以抑制民营企业的高管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国资参股的确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其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西部地区和处于低竞争地位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并且国资参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本文丰富了国资参股民营企业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视角,为国有资本与民营企业有机融合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小平
本文运用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重庆市6 1 3家微观企业的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目前重庆市资本与劳动之间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技术进步对小微型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在要素市场上,工会组织能显著提高重庆市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而融资约束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现象对小微型企业更为突出。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技术进步 工会 融资约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珺 杨艺歆 胡国柳
文章聚焦企业要素收入分配机制,以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设计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我国首个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种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作用机制在于环境保护税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而且对企业加快绿色转型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检验还发现,当企业产权为非国有性质、要素结构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更高、地区环境规制更强时,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继续深化我国环境保护税改革,助推环境保护与人民共同富裕的“双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增福 陈嘉滢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检验证实:企业ESG表现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源自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笔者依据相关公司治理理论,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样本有效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资金支持、内部控制水平、技术升级中介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以劳动密集程度和技术密集程度为代表的要素密集程度正向调节企业ESG表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而企业规模和劳动调整成本则发挥反向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将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性等相关理论原理尝试性地运用于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实证研究,从一系列检验诸多相关要素的有机联系上证实了企业ESG表现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丰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以改善ESG表现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志民 杨修博 王浚懿
借助地方政府分批上线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法研究政府数据开放能否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结果发现: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限制企业垄断利润、减少政府干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增强企业管理能力,是政府数据开放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地区市场分割程度、企业所有制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会导致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产生差异化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初初 冯邦彦
中国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地区差异,而目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探讨很少有基于一省或一区的研究。文章结合广东2005-2009年14个行业的劳动报酬数据,用Pooled EGLS方法发掘提升广东省劳动收入份额的行业途径。结果显示,行业规模、工资水平对劳动收入份额增长有正向作用,行业垄断程度则起负向作用,而行业劳动密集程度对该份额的拉动作用存在行业差异性。要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广东应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降低行业行政垄断程度,着重发展服务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淼杰 梁中华
我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总收入中份额自1995年不断下降,深入而广泛的贸易自由化也发生在这一时期。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贸易企业1998~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层面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我们将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关税的迅速下调视为一次自然实验,用倍差法进行实证回归。实证结果显示,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过程通过降低资本品成本、中间投入品价格和技术引进的成本,显著降低了企业层面的劳动收入份额。企业面临的关税水平下降幅度越大,其劳动收入份额减少越多。在考虑了序列相关性、同趋势假设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轩宇 马丽伟 王艳 谢志华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是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攻方向。本文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及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背景,探讨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这一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对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1)降低政府偏好转嫁导致的国有企业资本过度投资倾向,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强度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提高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路径;(2)异质性检验发现,当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劳动者议价能力较弱时,二者的正向关系更显著;(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主要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但对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4)排除了“负向盈余管理”以及“工资侵蚀利润”替代性假说对研究结论的干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