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9)
- 2023(8961)
- 2022(7530)
- 2021(7107)
- 2020(6069)
- 2019(14169)
- 2018(13318)
- 2017(26153)
- 2016(13664)
- 2015(15494)
- 2014(14919)
- 2013(14321)
- 2012(12923)
- 2011(11221)
- 2010(10836)
- 2009(9442)
- 2008(8811)
- 2007(7020)
- 2006(5484)
- 2005(4349)
- 学科
- 济(59283)
- 经济(59221)
- 管理(40198)
- 业(38398)
- 方法(36328)
- 数学(33742)
- 数学方法(33394)
- 企(32219)
- 企业(32219)
- 财(15762)
- 农(13527)
- 中国(12878)
- 业经(11050)
- 务(10677)
- 财务(10646)
- 财务管理(10621)
- 企业财务(10179)
- 贸(9948)
- 贸易(9942)
- 易(9687)
- 地方(9206)
- 农业(9147)
- 理论(8982)
- 技术(8761)
- 制(8178)
- 学(7931)
- 环境(7755)
- 融(7595)
- 金融(7594)
- 和(7534)
- 机构
- 大学(181886)
- 学院(181114)
- 济(78057)
- 管理(77437)
- 经济(76834)
- 理学(69067)
- 理学院(68496)
- 管理学(67400)
- 管理学院(67056)
- 研究(49222)
- 中国(37501)
- 财(34985)
- 京(34368)
- 财经(29625)
- 经(27382)
- 科学(26996)
- 经济学(25805)
- 中心(25623)
- 业大(24672)
- 江(24496)
- 经济学院(23666)
- 财经大学(22703)
- 农(22650)
- 范(21499)
- 师范(21276)
- 商学(21128)
- 商学院(20964)
- 经济管理(20759)
- 所(20293)
- 北京(20242)
- 基金
- 项目(134505)
- 科学(108635)
- 基金(101247)
- 研究(99873)
- 家(86086)
- 国家(85408)
- 科学基金(76711)
- 社会(66558)
- 社会科(63348)
- 社会科学(63334)
- 基金项目(53649)
- 省(51569)
- 自然(49073)
- 教育(48856)
- 自然科(48035)
- 自然科学(48026)
- 自然科学基金(47204)
- 划(43052)
- 资助(41612)
- 编号(39562)
- 部(31520)
- 成果(30130)
- 重点(29708)
- 创(29099)
- 国家社会(28533)
- 教育部(28509)
- 人文(27642)
- 发(27265)
- 创新(27134)
- 大学(27102)
共检索到239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玲
作为民主理念彰显和制度成功实施关键因素的民主实践具有历史性、动态性、区域化等特点,并内涵于治理形式、空间环境、他者、价值观等四个维度。公民对政府及其机构以及政治行为者的信任是转化为民主实践所需要的最重要资源之一,基于CSS2019的实证研究证明,政府信任对社会个体的村(居)民选举、决策讨论以及人大代表选举等民主实践产生正向积极影响,对政府信任越高的社会个体参与民主实践的概率也越高。实证结果还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具有真实性、普遍性和均等性,提升各层级政府信任是有效激活公民民主实践的最优路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韩彦超 潘泽泉
以往研究大多发现公平感来自于社会地位或社会比较。与此不同,本文认为人们对于不平等的理解塑造了公平感,互联网可以改变使用者对于不平等的归因进而影响其公平感。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CSS2019)的数据分析,发现人们的公平感并不完全由客观不平等状况决定。人们对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归因方式同样塑造着个人的公平感。相对于不上网的群体,使用互联网的人公平感更低,一方面因为互联网上负面信息更多,让使用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另一方面互联网使个人更倾向于对社会成就做外向归因。对于上网群体内部而言,使用互联网进行娱乐、工作学习无法提升公平感,但如果把网络作为信息获取的渠道则会降低公平感,大多数人上网都是为了娱乐与获取信息。
关键词:
互联网 公平感 归因方式 不平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祖兵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离问题是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争持不下的论题,这主要是由本质主义思维范式的二元论思维所致。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思维范式的转换。后现代主义思维范式为理解和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视角。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理论不具有惟一性,教育实践不具有自在的客观性,教育研究没有固定的方法。后现代视域中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从而为二者更为紧密的多重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本质主义 后现代主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衡
作为政治信任研究的主导路径,理性主义和文化主义皆因未能把握回归后香港政治的特殊语境而遮蔽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对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重要影响。基于"亚洲民主动态调查"2001、2007、2012年的三波调查数据,文章构建了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序次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表现为本土意识崛起和对内地民众排斥倾向加剧的"弱国家认同"、不断强化的"程序型民主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香港民主状况的负面评价,既直接削弱了受访者的政治信任,又通过调节与修正受访者对经济社会治理状况和政府质量的主观评价进一步降低了政治信任水平。而纳入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回归后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变化...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民主观念 政治信任 香港政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佳铮
下属在感知上级领导所表现出的领导行为时,会因为与上级领导在工作关系上的差异而存在不同。本研究以MLQ-5X量表为测量工具,通过实证研究,对"一般上级"和"直接上级"两种工作关系之下,下属对上级领导的变革型领导行为、交易型领导行为以及自由放任型三类绩效产出不同的领导行为的认知敏锐度和认知结果进行了细致分析。SPSS分析结果表明,"一般上级"关系之下,下属对上级领导的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绩效产出感知最强;"直接上级"关系下,下属对上级领导的自由放任型领导行为的绩效产出感知最强;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不同的工作关系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牛玉峰 刘晓伟
"五年规划(计划)"是我国最重要的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近30年来,学术界对"五年规划"的基础性、专题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且对"五年规划"的指导方针、编制与决策模式、作用与功能、历史经验与教训等方面作了重点研究。但是,研究中还存在视角不够宽泛、理论深度不够等不足,对于"五年规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的总体评价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应注重从多学科、多角度拓展研究,加强对"五年规划"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整体、宏观研究,深化"五年规划"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体制改革以及"五年规划"制定与实施的绩效与评价等问题的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秀勇 何晓云
基于TOE分析框架,构建了包括8个观测变量和30个测量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检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效果。通过对14个农业农村部评选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能够重塑乡村治理场域,实现乡村治理结构再造,拓展居民参与渠道,赋能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从而助力乡村实现有效治理的目标。但同时,数字技术也会造成一定的乡村治理负担,表现为数字技术的功能“收缩”导致内容生产的行政化,数字技术的社区分化引发内容生产与需求的分离,数据指标硬化和治理内耗引致数字技术的悬浮化,治理主体间的数字鸿沟导致数字技术的挤出效应。为此,需要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重新审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超越对“数字技术”过度技术化和行政化的追求。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俏 贾春帅
从合作社的内涵与社会责任角度,阐述了合作社提供养老服务的可能性与重要性,解释了合作社发展与农村养老演化之间的理论自洽性,并结合典型案例,总结归纳了当下合作社养老实践中的经验及不足。研究发现:合作社在理论上是可以发挥养老服务功能的,并在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服务模式,但在制度规范、服务水平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可从完善政府监督管理体制与法规体系、贴近农民的养老生活进行底层设计、不断创新养老供给机制、强化合作社养老的理论研究等方面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
合作社养老 养老模式 社会功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卓航 刘田原
水资源是保障人类生存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中国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水量匮乏。征收水资源税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推动税收制度绿色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以来,试点地区的节水效果明显,且筹集财政收入得到增加,但实践中也出现了征税机制不健全、计量数据不精准、税额设定不合理、税款使用不明确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的制定实施,为推进水资源税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重要契机,未来应针对这些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征管机制、规范计量设施、体现差别税率、突出专款专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石伟
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下,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方式,是构建积极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实践。受到当前村庄内生组织动力不足的影响,通过制度设计提供的互助养老机制,在制度设计和养老事务的行动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组织建设型互助、社区服务型互助和院舍照料型互助三种模式。然而,由于村庄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有差异,不同的互助养老模式之间存在衔接失衡的问题,这会影响到村庄养老秩序的维持和再生产。农村互助养老制度的不完整性、模糊化与区域非均衡性,制约农村互助养老合作中信任机制的达成。村社集体统合能力的弱化,限制了互助养老行动主体的合作。因而,实现农村互助养老多层供给有效衔接,促进农村互助养老秩序达成,应进一步完善互助养老的制度建设,如优化农村互助养老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网络建设与促进多元养老政策的融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鹏云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推动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已经全面铺开。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中呈现出治理体制"类"科层化、治理过程规范化、治理方式技术化的逻辑;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呈现出领导能力精英化、服务能力社区化、公共管理能力专业化的逻辑。但我国存在东中西区域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两个层面的限制,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基础的匹配存在一定的张力,并会产生一些"意外的后果"。基于这一客观现实,需要对当前的国家政权建设理论进行反思,并重视简约治理传统。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治理的转型,有必要从改革乡村关系、推动自治下沉、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多个方面达成国家政权建设与简约治理传统的协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素霞
历史上,美国的反补贴法从未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受国内经济、政治、贸易政策等原因影响,美国商务部不顾国内立法无授权的客观情况,逐渐对华启动反补贴制裁,但最终在美国受到司法的否定性评价。为消除"非公路用轮胎案"判决的不利影响,美国国会迅速修改了关税法以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和企业应面对现实、放长眼光,提升产品竞争能力,打造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使我国产品立足国际市场。
关键词:
反补贴 非市场经济国家 中美反补贴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远
税银互动的理论预设是通过信息混合披露与信用互换机制达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高税法遵从和降低信贷风险的多元目的。经过对1155起基于税银互动的金融借款纠纷案件的实证分析可知:税银互动的理论预设和实践结果存在一定冲突。原因在于税银评级转换机制的利益通约困境、市场信息过载与小微企业的非理性、银行风险承担与社会责任冲突难以彻底化解普惠金融业务的市场风险。应在税银评级转换机制构建中建立基本共识与妥当程序,完善基于数字科技的社会信用共治机制,搭建税银互动的风险分担机制,深化和规范税银互动体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卫迎杰 魏华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非法占用草原犯罪的刑事处罚有了具体的法律指导。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非法占用草原犯罪的行为类型、裁判结果、量刑因素、减刑情节等司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非法占用草原犯罪存在犯罪行为类型不均衡、犯罪构成要件认定模糊、裁判量刑较为随意的问题。研究认为其原因在于立法层面对草原生态法益重视不足、犯罪构成要件不够明确、刑罚档次缺乏区分度、刑罚手段过于传统4个方面。故研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设置独立罪名;统一定罪标准,明确“大量毁坏”内涵;细化法定刑档次;设置多元化刑罚手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真亮
近年来,部分区域从协同立法、联动执法、司法协作等方面积极推进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尝试破解属地管理模式的弊端。这体现了环境合作治理的空间转向,为环境法迭代更新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与理论发展机遇。在行政边界区域环境的空间特殊性、主体多元性、利益多层性、诉求多样性等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行政边界区域环境治理的"协同法治"理论的运用场域以及区域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协作实践进行了阐释、反思。从环境治理转型和治理现代化来看,行政边界区域的环境共治内在的要求加强区域环境之间的合作共治,应推动从个体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从城乡正义到区域空间正义、从地方法制到区域法治等方面的治理转型和制度体系的完善要求,从而促进基于环境改善的利益增进与共享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权利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统计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践检视及规范进路
综合高中“在地化”实践的运行特征、困境检视与优化路径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逻辑与效果检视
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内在机理、成效检视与实践路向
论环境案件中赔偿影响量刑的实证检视及其规范路径
社区型合作社的载体功能表达机制及其“同一性”检视——基于贵州“三变”中P县联村治理的实践
环境审判模式的理论逻辑及实践检视——兼论环境案件“三审合一”的构建
合作社嵌入乡村社会治理:实践检视、合法性基础及现实启示
支付结算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实践检视及一体化治理
土地流转、农业适度规模化及农户增收的多维度检视——基于三省584户农业经营户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