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1)
2023(9679)
2022(8172)
2021(7591)
2020(6322)
2019(14301)
2018(13895)
2017(27470)
2016(13829)
2015(15499)
2014(14908)
2013(14282)
2012(12500)
2011(10759)
2010(10335)
2009(9191)
2008(8131)
2007(6555)
2006(4845)
2005(3879)
作者
(33781)
(28339)
(27949)
(26565)
(17690)
(13433)
(12858)
(11208)
(10776)
(9590)
(9477)
(9417)
(8700)
(8510)
(8496)
(8368)
(8265)
(8220)
(8058)
(7943)
(6622)
(6556)
(6525)
(6490)
(6356)
(6328)
(5916)
(5901)
(5575)
(5541)
学科
(57938)
经济(57881)
管理(43643)
(42526)
(36241)
企业(36241)
方法(28389)
数学(25403)
数学方法(25063)
(14760)
(14536)
中国(13191)
业经(12562)
(10290)
贸易(10284)
(10053)
(10019)
财务(10019)
财务管理(10001)
农业(9606)
企业财务(9510)
技术(9480)
地方(9271)
(8806)
理论(8529)
(8357)
(8356)
环境(8350)
供销(8347)
(8243)
机构
学院(180502)
大学(178813)
(77866)
管理(77751)
经济(76621)
理学(69291)
理学院(68707)
管理学(67663)
管理学院(67313)
研究(51680)
中国(37921)
(34059)
(33510)
科学(28572)
财经(28048)
(25857)
中心(25779)
业大(24444)
经济学(24332)
(23666)
(22725)
(22136)
经济学院(22102)
师范(21950)
(21507)
财经大学(21378)
商学(20986)
经济管理(20868)
商学院(20789)
北京(19902)
基金
项目(135387)
科学(110246)
基金(101994)
研究(101908)
(87187)
国家(86491)
科学基金(77559)
社会(68321)
社会科(64919)
社会科学(64906)
基金项目(54279)
(52347)
自然(49558)
自然科(48516)
自然科学(48507)
教育(47966)
自然科学基金(47636)
(43616)
编号(40777)
资助(39968)
(31127)
成果(30790)
重点(29968)
(29768)
国家社会(29046)
(28800)
教育部(27980)
人文(27881)
创新(27717)
(27001)
期刊
(74551)
经济(74551)
研究(46178)
中国(28108)
管理(27920)
(26478)
科学(22051)
学报(21896)
(19639)
大学(18643)
教育(18346)
学学(17738)
技术(17686)
农业(13753)
业经(13585)
财经(13359)
(13163)
金融(13163)
经济研究(12616)
(11530)
问题(9719)
商业(8512)
技术经济(8379)
财会(8307)
科技(8173)
理论(8021)
(7797)
(7665)
实践(7364)
(7364)
共检索到239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鲍晓华  卢波  
国家间的政治互信与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政治互信能否增进出口国的真实贸易利得、促进价值链生产合作尚未受到足够关注。文章采用WIOD 2000-2014年国家-行业数据,对政治互信如何影响增加值贸易和全球价值链生产合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加强政治互信能显著促进国家间的总出口和增加值出口贸易,其中对本国增加值贸易的影响要大于对外国增加值贸易的影响,说明友好互信的双边关系能有效增加出口国的真实贸易利得。第二,政治互信对中间品贸易的影响要比对最终品贸易的影响更大,对制造业贸易的影响要比对服务业贸易的影响更大,展现出提高政治互信推动全球价值链合作的积极作用。第三,政治互信显著提高了出口国自身的增加值率,说明提升政治互信增加出口国真实贸易利得的主要途径,是支持在出口产品生产中采用更多的本国增加值投入。上述结论表明,政治互信对当代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加强政治互信能够有效增加出口国的真实贸易利得,促进国家间的GVC务实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仕国  吴海英  马涛  张磊  彭莉  于建勋  
全球价值链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基本规律的新体现,在本质上是经济现象,遵从市场经济制度,其理念是多维且动态的统筹融通。要利用全球价值链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产业大循环,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利用全球价值链升级直接促进产业升级;利用全球价值链上频密的国际中间品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创新;整合国内价值链,支持国内企业"抱团"加入特定的全球价值链,增强在其中的话语权;促进区域市场融合,充分发挥区域价值链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宇  
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外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却仍然没有促进制造业的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导致我国制造业缺乏市场势力。文章引入全球价值链框架剖析了生产者服务业类型与企业间不同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解释了我国制造业难以升级的原因。文章认为,针对不同制造业的类型发展其核心生产者服务业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从而获取市场势力的关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顾强  
过去20多年时间里,我国已经由玩具、服装、鞋帽等轻纺产品出口国,迅速成长为规模巨大、门类齐全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制造基地”,目前我国生产制造的各类工业制成品在全球市场上随处可见,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为什么能够具有这样的竞争优势,低劳动力成本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外国买家到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龙飞  佟家栋  逯洋  
在构建制度型开放经济体的战略背景下,科学认识知识产权保护这一重要制度措施对中国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00~2014年间WIOD数据构建的双边价值链关联指数,研究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升中外价值链关联的紧密度,该结论在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成立;第二,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链关联效应主要是由前向价值链关联程度的提升所驱动的,并且表现出对专利密集型行业、服务业渗透率较高的行业以及高收入贸易伙伴国的作用效果更强的特征;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引致的技术创新效应、制度距离效应以及生产步长效应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价值链关联的重要渠道。文章拓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的研究,为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锦云  范敏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成就五千年辉煌文明史,而且和以追求创新和卓越为特征的外来优秀文化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动力。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加速发展背景下,深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功能,服务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通过要素理论深入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内涵,从文化素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三个维度阐述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用高科技武装自身,而且要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来提高区域发展的要素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锦云  范敏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成就五千年辉煌文明史,而且和以追求创新和卓越为特征的外来优秀文化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动力。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加速发展背景下,深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功能,服务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通过要素理论深入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内涵,从文化素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三个维度阐述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用高科技武装自身,而且要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来提高区域发展的要素质量,还要与创新精神和现代文化接轨来提升区域发展的现代性和先进性。同时,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约束资本缺陷等功能,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以产业文化为特征的竞争优势,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鹏杨  徐佳君  刘会政  
本文利用我国出口加工区(EPZs)成立之初所实施的"主导产业"扶持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该政策对于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升级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发现:(1) 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对我国出口企业GVC升级存在负向影响,而这种负向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2)异质企业视角下考察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影响发现在国有资本份额较大的企业和重工业企业中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尤为明显;(3)对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进行检验,发现在比较优势较强的行业,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正向影响;同时,在错配程度较低的行业负向影响也不明显。由此本文认为,政府在推动GVC升级方面应当"有所作为",但也不能"无所限制",即产业政策要针对比较优势"精准定位",但也应当以不造成资源严重错配为前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逖  
“双循环”融通视域下,谋划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新策略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作用及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正向影响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且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集聚通过提升企业服务能力、提高产品多样性、加强数字新基建强化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对此,立足宏观、中观与微观视角,提出完善创新要素集聚顶层设计、建立差异化干预制度及完善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的建议,以期赋能企业深度嵌入数字全球价值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菊花  
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看,传统食品加工产业尤其是其中低端领域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国家间低价竞争日益激烈;而中高端领域,则被发达国家牢牢把握,并在行业关键技术、核心设备中占据优势地位,导致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加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我国食品加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意义重大,有助于国内食品加工产业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并加快食品加工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应聚焦科技创新,以装备工艺和管理能力创新提升食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重视培育行业品牌,加速培育世界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努力实现食品加工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升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葛振林  钟昌标  
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产能过剩和技术瓶颈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逆向溢出效应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应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吸引人才等方式来提高自身对技术知识的吸收能力,推动技术的逆向溢出;另外,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需充分推进发挥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实现"市场换技术"战略逐步转变为"整合营销和技术创新双重追赶"战略,才能更有效地通过OFDI来促进国内技术的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分棉  林汉川  
本文通过分析总部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布局,探讨了总部经济为我国企业带来的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路径。总部经济的形成使我国企业切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其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准备了前提条件,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企业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根本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清  
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驱动下,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特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理与升级机制。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现机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及效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促进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促进制造业附加值提升;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高级要素投入促使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云  董志刚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利用外资(IFDI)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含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价值链分工地位和价值链嵌入程度的联立方程组模型。运用20002014年世界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3SLS估计,并对利用外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外资提升了一国价值链分工地位并进而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外资在整体上提高了一国价值链嵌入程度,但未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地分析得出利用外资降低了一国价值链上游嵌入程度,同时提高了一国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飞星  叶云  张光宇  
剖析农业产业数据价值链构件及其作用机制,发现数据作为农业的新生产要素与农业生产、销售、物流、监测相结合的数字活动形成数据价值链,数据使弱势的农业产业转向智能化、标准化、数字化,数据通过连接、汇集、再创造活动呈现大数据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学习反馈效应使农业产业及相关企业收益呈现规模报酬递增态势。产品、数据产品、产品数据成为企业新利润源泉,“产品”和“数据”的叠加优势以及数据汇集的平台优势、数据优势、信息优势构成企业的新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