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943)
- 2022(1722)
- 2021(1726)
- 2020(1462)
- 2019(3117)
- 2018(3241)
- 2017(6096)
- 2016(3434)
- 2015(4158)
- 2014(4083)
- 2013(4031)
- 2012(4026)
- 2011(3976)
- 2010(3940)
- 2009(3600)
- 2008(3706)
- 2007(3588)
- 2006(3438)
- 2005(3337)
- 2004(3054)
- 学科
- 图书(10251)
- 济(10000)
- 经济(9987)
- 书馆(9738)
- 图书馆(9738)
- 管理(8134)
- 企(6427)
- 企业(6427)
- 工作(6251)
- 业(5796)
- 学(5737)
- 教育(5658)
- 中国(5118)
- 理论(4964)
- 和(4315)
- 读者(3800)
- 政治(3786)
- 文化(3740)
- 方法(3566)
- 业经(3448)
- 思想(3111)
- 思想政治(2827)
- 政治教育(2827)
- 治教(2827)
- 德育(2799)
- 财(2606)
- 络(2573)
- 网络(2573)
- 化(2569)
- 制(2514)
- 机构
- 大学(56992)
- 学院(50455)
- 图书(20375)
- 书馆(19867)
- 图书馆(19864)
- 管理(16168)
- 研究(15306)
- 济(14526)
- 经济(13965)
- 理学(12308)
- 京(12157)
- 范(12086)
- 师范(12055)
- 理学院(12053)
- 管理学(11772)
- 管理学院(11596)
- 中国(11204)
- 江(9601)
- 科学(9461)
- 师范大学(9443)
- 州(8975)
- 财(8872)
- 大学图书馆(8754)
- 北京(7814)
- 所(7728)
- 财经(6860)
- 系(6857)
- 研究所(6782)
- 中心(6663)
- 经(6025)
共检索到96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民国时期,我国正处于从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蜕变的重要阶段,政治风云变幻,思想文化激荡,内忧外患迭起。图书馆顺应社会潮流,及时调整使命,政治与文化并重,具体表现在实行党化教育、宣传进步思想、启发民智、激发抗日爱国情怀、介绍学术、保存国粹等方面。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图书馆使命 政治与文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关键词:
海关图书馆 图书 档案 信息资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全有 臧亚慧
中华图书馆协会开展方志征集、目录整理、新书推介以及方志的研究等工作,是图书馆功能的重要体现,为方志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民国时期图书馆对方志学的积极推进,对于今天图书馆和方志学关系的发展构建,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 方志学 民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符夏莹
陈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女性图书馆员。她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实践活动主要有:首次系统地研究图书馆统计问题,深入地探讨图书馆的广告方式,提出书籍选择的方法,积极参与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陈颂是我国培养的杰出女性图书馆员,推动了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陈颂 女性馆员 图书馆 民国时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军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推动者们广泛宣传馆际互借的意义,通过图书馆协会制订馆际互借办法,推动开展馆际互借;经过图书馆员的努力,民国政府在图书馆法规中,确定了馆际互借作为图书馆工作职责的内容;从图书馆界学者的批评、图书馆借阅统计等方面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总体规模处于较低水平;民国时期图书馆界开展馆际互借的基本特点主要有:谨慎选择服务对象;局限于本地区;图书馆协会对开展馆际互借有一定程度的推动;抗战爆发使整个图书馆事业陷入低谷,馆际互借因此失去开展的基础,直至新中国成立,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再也没有出现新的高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馆际互借概况 馆际互借特征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李美
中德图书馆界的交流活动是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界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有:在图书交换方面,两国图书馆界有着广泛的图书交换活动,德国图书馆界积极援助我国图书馆事业复兴;在人员交流方面,两国图书馆界互派馆员,但我国赴德人员数量较多;在活动举办方面,中德人士合办了现代德国印刷品展览会,实现了两国图书馆界交流中人与书的完美结合。中德图书馆界的交流活动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深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华 王晓军
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的行政地位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在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初期,多为隶属于校内某一部门;自国民政府《大学组织法》颁布后,大学发展逐渐规范化,大学图书馆也有很大发展,很多直接隶属于校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大学图书馆遭到浩劫。国民政府于1939年5月颁布"大学行政组织补充要点"后,大学图书馆进入隶属于教务处的一律化阶段,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除个别私立大学外,大多数大学图书馆都保持隶属于教务处的状态。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张孙彪 郑洪
在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潮流下,中医界逐渐意识到图书馆在保存中医古典文献、推动中医学术研究和助力中医教育等方面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医界和图书馆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各类中医图书馆应运而生,不断充实丰富。主持此事者,借鉴西方图书馆观念和方法,克服经费、人才、管理等困难,在图书劝募、图书编目、图书流通、推广社会阅读、辅助学界研究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为后世中医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医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超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展览呈现地域分布不均、展会地点集中、受战争因素影响大等特点。根据展品种类的不同,可以将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展览大致分为书籍、图片、文献展览3种。还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划分为人物纪念展览、节日庆祝展览、抗战主题展览。图书馆展览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宣传抗战、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集资筹款及传播文化知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今天的图书馆展览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国 图书馆 展览会 中国图书馆事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旎
阐述民国时期县立图书馆的起步、发展到毁损、停滞,展示了我国县市图书馆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史,时间跨度为辛亥革命前到辛亥革命后,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公共图书馆 县立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超
民国时期纪念图书馆的兴起,与中国传统先贤纪念文化的延续、西方纪念图书馆文化的传入、图书馆教育功能与纪念目的的契合、政治力量背后的推动有着密切关系。根据纪念对象的不同,文章将纪念图书馆分为事件纪念图书馆和人物纪念图书馆两大类,其中人物纪念图书馆是纪念图书馆存在的最普遍形式。纪念图书馆可以通过命名改名、建筑构造、馆内陈列、出版纪念刊物等方式表现图书馆的纪念意义。
关键词:
民国 纪念图书馆 空间 纪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宇 罗方 王赞
作为中华图书馆协会的会刊,《图书馆学季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的杰出代表。《季刊》通过传播西方先进图书馆学思想,帮助国民树立现代图书馆理念、促进我国新图书分类法的诞生、完善我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通过对中西方图书馆学思想批判性的吸收与继承、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推进图书馆学的本土化的实现;作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灵通
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既学习西方又结合国情"的审计理念、"独立、诚信、廉洁、勤奋"的审计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审计职业精神。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民国审计精神文化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但它对当代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培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审计理念;敢于摸老虎屁股,实现审计实质独立;以培育诚信为基础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文化;勇于参与制度博弈,践行创新文化。
关键词:
民国 审计 精神文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秀娟 魏豫州 张梅
文章分析民国时期图书馆立法和法规中的私立图书馆内容;讨论图书馆法规与私立图书馆发展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建议我国应确立民营图书馆的法律地位,民营图书馆的发展应成为图书馆立法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