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5)
- 2023(8306)
- 2022(6554)
- 2021(6283)
- 2020(5356)
- 2019(12483)
- 2018(12111)
- 2017(23186)
- 2016(13151)
- 2015(15285)
- 2014(15528)
- 2013(14623)
- 2012(13095)
- 2011(11413)
- 2010(11951)
- 2009(10552)
- 2008(10625)
- 2007(9595)
- 2006(8238)
- 2005(7595)
- 学科
- 企(69424)
- 企业(69424)
- 业(64244)
- 管理(56094)
- 济(54190)
- 经济(54121)
- 财(28179)
- 方法(27880)
- 数学(20715)
- 数学方法(20173)
- 业经(19904)
- 务(17461)
- 财务(17429)
- 财务管理(17414)
- 企业财务(16497)
- 理论(16442)
- 技术(15614)
- 策(12349)
- 中国(12328)
- 制(12224)
- 企业经济(12027)
- 和(11482)
- 体(11353)
- 划(11281)
- 经营(10963)
- 财政(10497)
- 技术管理(10439)
- 农(10031)
- 教学(9367)
- 决策(9079)
- 机构
- 学院(184197)
- 大学(172977)
- 管理(74110)
- 济(70317)
- 经济(68818)
- 理学(63827)
- 理学院(63268)
- 管理学(62005)
- 管理学院(61676)
- 研究(50187)
- 财(38836)
- 中国(37960)
- 京(35549)
- 江(29654)
- 科学(28808)
- 财经(28290)
- 技术(26533)
- 经(25546)
- 职业(25285)
- 所(24269)
- 州(23430)
- 范(22946)
- 中心(22883)
- 师范(22769)
- 业大(22432)
- 北京(22383)
- 研究所(21438)
- 商学(21090)
- 商学院(20894)
- 农(20721)
- 基金
- 项目(115768)
- 科学(93173)
- 研究(90681)
- 基金(81594)
- 家(68554)
- 国家(67832)
- 科学基金(61101)
- 社会(55008)
- 社会科(52104)
- 社会科学(52089)
- 省(49657)
- 教育(47909)
- 基金项目(42271)
- 划(40083)
- 编号(39830)
- 自然(39630)
- 自然科(38894)
- 自然科学(38886)
- 自然科学基金(38232)
- 资助(34878)
- 成果(31470)
- 课题(28891)
- 创(26810)
- 重点(26483)
- 部(25762)
- 项目编号(24846)
- 创新(24608)
- 年(24106)
- 业(23983)
- 规划(23573)
- 期刊
- 济(79536)
- 经济(79536)
- 研究(51713)
- 中国(40434)
- 财(36787)
- 教育(35304)
- 管理(34291)
- 技术(25291)
- 科学(21060)
- 学报(20653)
- 农(17328)
- 大学(17124)
- 学学(16057)
- 职业(15175)
- 财经(15080)
- 业经(13395)
- 经(13017)
- 融(12891)
- 金融(12891)
- 经济研究(12502)
- 农业(11620)
- 技术经济(11188)
- 财会(10917)
- 技术教育(10033)
- 职业技术(10033)
- 职业技术教育(10033)
- 统计(9893)
- 策(9758)
- 坛(9675)
- 论坛(9675)
共检索到274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游明伦
高职教师是当前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力量。如何依据高职教育的准公共性、学术性、职业性、专业性和社会性特征,创新高职教师培养模式,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有关"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发挥好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作用"的精神,应积极探索解决高职教师政校企合作培养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登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决定着人才培养必须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根据工学结合教学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工学结合课程实施为依据,推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校企合作之路,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南
本文以邯职院的中东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发展基础,解释了其运行及保障机制,并从人才培训、技术开发和职业服务三个方面介绍了合作的主要内容及已经取得的成绩。该模式对同类高职院校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联合办学 办学模式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凯 黄亚东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以"股份制"为前提,以"机制共创""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为主要特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容,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云峰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特征,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模式。近年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源于企业的优势,针对铁路建设行业、施工企业特点,因企制宜,创新机制,优化模式,着力建立"五位一体、四级对接"的校企合作机制,在校企合作、互惠多赢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体制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荷
文章在分析校企交融开展职教师资培养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根据不同层次的职教师资对象采取新任职教师资依托仿真企业为载体的入门培养、专业教师承接企业产品加工为驱动的技术能力提高培养、骨干教师完善企业管理理念的顶岗挂职培养、专业带头人促进管理能力提升的企业托管培养、名师突破发展瓶颈的承接或参与企业开发项目培养五种校企深度交融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交融 职教师资培养 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慧明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深化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创造并不断完善"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甄国红 王硕
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牵头建立了由职教师资培养单位、职校毕业生工作单位、职教师资用人单位组成的"吉林省职教教师教育联盟",即"校企校"联盟,形成了"校企校互融,工学教结合"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联盟运行以来,在合作育人、提高师资素质、强化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实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先应 付达杰 王利
当前,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师胜任能力,以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师胜任能力模型,模型的4个大类根据权重由高到低分别为教学技能、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自我提升能力,并确定了14个小项的权重。根据模型要素权重,要采取多项措施提升高职教师胜任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秀荣
一、导言高职院校是以实施高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与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受教育者掌握技术与就业本领,从而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加强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也是走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强 刘晓明
"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包含构成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方式两个部分。其构成要素包括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政府、市场四个方面,其中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市场是中介。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运行与目标达成离不开决策指挥机构的外部保障、咨询参谋机构的技术支持、具体执行机构的关键驱动和监督反馈机构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晓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雪峰 余构雄
高职教育重点培养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已被多数企业及高职院校所认同。随着会展经济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对以该模式来培养适合行业及市场需求的会展人才研究较为少见,理论跟不上实际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现有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校企合作主要模式基础上,从理念、思路、课程及运作体系四大层面构建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会展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慧 韩忠培 陈瑶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水平的"利器"。文章基于校企合作视角,因地制宜地从构建产学研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以及共享机制四方面入手,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