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8)
- 2023(10792)
- 2022(9511)
- 2021(8946)
- 2020(7428)
- 2019(17433)
- 2018(17224)
- 2017(33802)
- 2016(18254)
- 2015(20581)
- 2014(20439)
- 2013(20158)
- 2012(18372)
- 2011(16401)
- 2010(16279)
- 2009(14613)
- 2008(13929)
- 2007(11993)
- 2006(10329)
- 2005(8827)
- 学科
- 济(72020)
- 经济(71940)
- 管理(53643)
- 业(48919)
- 企(40591)
- 企业(40591)
- 方法(36042)
- 数学(31657)
- 数学方法(31305)
- 财(20009)
- 中国(19451)
- 农(18541)
- 贸(17751)
- 贸易(17747)
- 易(17369)
- 业经(15450)
- 学(15169)
- 地方(14468)
- 出(13481)
- 农业(12507)
- 技术(12214)
- 理论(11655)
- 环境(11430)
- 和(11299)
- 制(11252)
- 务(10934)
- 财务(10875)
- 财务管理(10849)
- 企业财务(10245)
- 划(10223)
- 机构
- 大学(256554)
- 学院(253896)
- 管理(106295)
- 济(102344)
- 经济(100216)
- 理学(93580)
- 理学院(92617)
- 管理学(91151)
- 管理学院(90692)
- 研究(80857)
- 中国(58026)
- 京(53717)
- 科学(50475)
- 财(46856)
- 所(39309)
- 财经(38161)
- 业大(37799)
- 农(37315)
- 中心(36457)
- 研究所(36078)
- 经(34935)
- 江(34634)
- 北京(33538)
- 范(32822)
- 师范(32559)
- 经济学(31194)
- 院(29610)
- 农业(29212)
- 财经大学(28712)
- 经济学院(28493)
- 基金
- 项目(182113)
- 科学(143892)
- 研究(133867)
- 基金(133698)
- 家(115425)
- 国家(114499)
- 科学基金(99444)
- 社会(84919)
- 社会科(80594)
- 社会科学(80576)
- 基金项目(71785)
- 省(70287)
- 自然(64744)
- 自然科(63274)
- 自然科学(63262)
- 自然科学基金(62105)
- 教育(61005)
- 划(58820)
- 资助(54931)
- 编号(54381)
- 成果(43284)
- 部(40683)
- 重点(39885)
- 发(37912)
- 创(37863)
- 课题(36488)
- 教育部(35309)
- 创新(35196)
- 国家社会(34892)
- 科研(34755)
- 期刊
- 济(104251)
- 经济(104251)
- 研究(74103)
- 中国(42952)
- 学报(39229)
- 管理(36951)
- 科学(36051)
- 财(34218)
- 农(33210)
- 大学(29907)
- 学学(28040)
- 教育(27093)
- 农业(23792)
- 技术(21063)
- 财经(17839)
- 融(17619)
- 金融(17619)
- 经济研究(17266)
- 业经(16871)
- 经(15116)
- 图书(14370)
- 问题(14185)
- 理论(13172)
- 科技(12767)
- 技术经济(12262)
- 实践(12186)
- 践(12186)
- 业(11796)
- 贸(11719)
- 现代(11295)
共检索到354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光荣 高杰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办法建立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R&D支出与就业可变参数模型,估计并计算得到动态的就业乘数。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政府R&D支出的就业乘数效应取决于技术与经济相互作用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它们包括政府R&D支出诱导乘数、技术形成乘数、技术转化乘数以及就业弹性系数,最后还分析和讨论了影响上述参数的各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静 田国强
本文考察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下估计政府支出乘数时所不能忽视的三个重要特征。这三个特征分别为:政府消费和私人消费之间的埃奇沃斯互补性、政府投资的外部性和财政政策规则的内生性。本文首先利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说明政府消费乘数和政府投资乘数的不同,并指出忽略财政政策规则中的内生性会对支出乘数的估计造成严重的偏误。然后在简单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引入以上三个特征的大型DSGE模型,并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估计。对不同设定的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包含以上三种特征的模型能最好地拟合中国经济。估计得到的长期政府消费乘数和政府投资乘数分别为0.7904和6.1130。脉冲反应分析表明政府消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杰
一、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问题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数的增加,这就是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 1.政府购买的乘数效应。在不考虑税率变动的情况下,根据凯恩斯主义政府购买乘数的公式,政府购买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如果考虑税率的变化,政府购买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平均税率)]。有学者已经对我国改革开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晨 刘洪愧 邹恒甫
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规模财政支出成为各国刺激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在这些支出中,各国政府消费的产品差异明显。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两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并通过计算总量支出乘数和结构支出乘数来研究政府消费不同产品对总产出和两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需求引致、要素流动、政府总支出的挤出和财富效应是政府消费发生作用的四种机制;政府增加制造业消费,会通过财富效应等机制挤出政府总支出,使总产出增加和制造业产出增加,但会使服务业产出下降;政府增加服务业消费时,会使服务业产出上升,但将显著挤出政府总支出,使总产出和制造业产出下降。
关键词:
政府消费性支出 总量乘数 结构乘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童光荣,高杰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的诱导效应及其时滞问题:在对政府R&D支出与企业R&D支出关系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政府部门R&D支出与企业部门R&D支出回归模型以及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结果显示:我国政府部门R&D支出对企业部门R&D支出具有诱导效应,企业部门R&D支出不仅取决于当期政府部门R&D支出,还明显与前期政府部门R&D支出相关。
关键词:
R&D支出 诱导效应 时滞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杰
本文在对政府R&D投入与就业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运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政府R&D投入与就业规模的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中国R&D资本额与就业规模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对扩大就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应注重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长期效应,将其纳入中长期就业规划。
关键词:
R&D支出 就业效应 技术创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鉴于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具有非线性效应特征,最终在带交互效应的参数时变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PSVAR)基础上的实证分析发现:经济过热及经济衰退时期,较低贸易开放度下政府投资支出政策效果更显著,其他正常时期较高贸易开放度下政府投资支出乘数较大;而整个样本区间内,较低贸易开放度下政府消费支出乘数更大。整个样本区间内,较低政府债务率都将导致较高的政府投资支出乘数及政府消费支出乘数。经济衰退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省份政府投资支出乘数更大,其他时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政府投资支出乘数更大;除了经济过热时期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小胜 宋马林
宏观审慎财政政策能够有效避免货币政策的财政足迹,对控制债务增长和保障经济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宏观审慎财政政策框架和金融摩擦因素,探讨政府支出乘数问题。研究表明:第一,宏观审慎对政府支出乘数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政府支出乘数大于没有宏观审慎情况下的政府支出乘数;对政府部门债务宏观审慎下的政府支出乘数最大、福利损失最小;对家庭和政府两部门宏观审慎政策下的政府支出乘数相较基准模型下的政府支出乘数小;第二,宏观审慎框架下,政府支出乘数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要比固定汇率制度下小,符合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第三,纳入金融摩擦下政府支出乘数较没有考虑金融摩擦情况下的政府支出乘数大。上述结论意味着,宏观审慎政策对控制债务风险和发挥政府支出乘数效应起到积极作用,这为政府部门引入宏观审慎财政政策调控现实经济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鉴于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具有非线性效应特征,最终在带交互效应的参数时变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PSVAR)基础上的实证分析发现:经济过热及经济衰退时期,较低贸易开放度下政府投资支出政策效果更显著,其他正常时期较高贸易开放度下政府投资支出乘数较大;而整个样本区间内,较低贸易开放度下政府消费支出乘数更大。整个样本区间内,较低政府债务率都将导致较高的政府投资支出乘数及政府消费支出乘数。经济衰退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省份政府投资支出乘数更大,其他时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政府投资支出乘数更大;除了经济过热时期的其他样本区间内,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基本具有较高的政府消费支出乘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考虑到我国省与省之间政府支出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及相依性,本文先在动态异质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PSVAR)模型中,将共同相关效应(CCE)及主成分分析(PC)两种处理截面相关的方法分别引入其中,进行了小样本对比分析。本文研究发现,CCE拟合效果更好。然后,本文基于CCE思想估计的动态异质且截面相关的PSVAR模型对我国省际政府支出乘数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市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差异性与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分布并不一致;贸易开放度越大、政府债务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积极财政政策能否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备受社会和学界的共同关注。基于地方政府视角,本文运用1990-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时变参数面板结构VAR模型(TVP-PSVAR)及状态空间估计方法来探讨我国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年之前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既有凯恩斯效应也有非凯恩斯效应,其中非凯恩斯效应区间体现在1994-1995年间及1998年;(2)2000-2009年间财政支出政策都具有较弱的凯恩斯效应,即政府支出乘数基本为正且稳定波动;(3)2010年之后积极财政支出政策依然表现为凯恩斯效应,但是政府支出乘数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本文特别对此进行了深入挖掘,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目前较低的贸易开放度及较高的政府债务率,因此,为了提高财政支出政策的有效性,我国需要实行外贸结构调整等措施来增加我国出口贸易,同时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积极财政政策能否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备受社会和学界的共同关注。基于地方政府视角,本文运用1990-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时变参数面板结构VAR模型(TVP-PSVAR)及状态空间估计方法来探讨我国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年之前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既有凯恩斯效应也有非凯恩斯效应,其中非凯恩斯效应区间体现在1994-1995年间及1998年;(2)2000-2009年间财政支出政策都具有较弱的凯恩斯效应,即政府支出乘数基本为正且稳定波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考虑到我国省与省之间政府支出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及相依性,本文先在动态异质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PSVAR)模型中,将共同相关效应(CCE)及主成分分析(PC)两种处理截面相关的方法分别引入其中,进行了小样本对比分析。本文研究发现,CCE拟合效果更好。然后,本文基于CCE思想估计的动态异质且截面相关的PSVAR模型对我国省际政府支出乘数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市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差异性与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分布并不一致;贸易开放度越大、政府债务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分配差距越小的省区市政府支出乘数越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伍再华 冉珍梅 郭新华
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一个包含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借贷行为对政府支出冲击的动态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忽视家庭借贷行为会导致政府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偏小,但不会改变乘数方向。(2)对设定的不同情形进行比较后发现,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处于"双低"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大,其处于"双高"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小。(3)高劳动市场摩擦经济体中家庭借贷约束变动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程度要远高于低劳动市场摩擦经济体。因此,政府应从完善消费金融制度、保持家庭债务可持续增长、加大劳动力市场信息披露以及降低就业摩擦等方面入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政府支出乘数效应,以期摆脱政府支出乘数困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伍再华 冉珍梅 郭新华
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一个包含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借贷行为对政府支出冲击的动态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忽视家庭借贷行为会导致政府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偏小,但不会改变乘数方向。(2)对设定的不同情形进行比较后发现,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处于"双低"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大,其处于"双高"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小。(3)高劳动市场摩擦经济体中家庭借贷约束变动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程度要远高于低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