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7)
2023(4795)
2022(3895)
2021(3790)
2020(3300)
2019(7797)
2018(7776)
2017(15135)
2016(8050)
2015(9401)
2014(9497)
2013(8975)
2012(7835)
2011(6579)
2010(7412)
2009(6908)
2008(6332)
2007(5611)
2006(4768)
2005(4305)
作者
(22073)
(17831)
(17793)
(17183)
(11600)
(8299)
(8132)
(6958)
(6658)
(6524)
(6251)
(5994)
(5630)
(5520)
(5502)
(5473)
(5444)
(5172)
(5146)
(5011)
(4501)
(4355)
(4337)
(4133)
(4046)
(3955)
(3954)
(3891)
(3590)
(3459)
学科
(30940)
经济(30915)
管理(24782)
(19685)
方法(18504)
(17708)
企业(17708)
数学(16447)
数学方法(15938)
审计(12091)
(9964)
中国(7786)
(6996)
国家(6840)
理论(6616)
(6267)
各类(5884)
业经(5711)
技术(5446)
(5332)
(5275)
教学(5189)
财政(4932)
(4867)
财务(4827)
财务管理(4756)
地方(4631)
企业财务(4458)
工作(4326)
(4283)
机构
学院(109080)
大学(107982)
管理(44142)
(40349)
经济(39330)
理学(38555)
理学院(38212)
管理学(37190)
管理学院(37004)
研究(29760)
中国(24155)
(23382)
(22786)
科学(18095)
财经(17258)
(16189)
(15716)
中心(14796)
业大(14566)
(14441)
北京(14195)
(13071)
(13057)
财经大学(12969)
(12508)
研究所(12460)
技术(12366)
师范(12346)
经济学(11929)
商学(11245)
基金
项目(72698)
科学(56930)
研究(52760)
基金(52299)
(45095)
国家(44789)
科学基金(39373)
社会(32376)
社会科(30894)
社会科学(30882)
(29009)
基金项目(26956)
自然(26347)
教育(26095)
自然科(25761)
自然科学(25757)
自然科学基金(25252)
(23782)
资助(23191)
编号(21883)
成果(17796)
重点(16270)
(15861)
课题(15433)
(15138)
大学(14347)
科研(14210)
创新(14181)
项目编号(14147)
教育部(13984)
期刊
(41952)
经济(41952)
研究(30987)
中国(25749)
(20887)
管理(17205)
学报(13989)
科学(12960)
技术(12856)
教育(12516)
大学(11593)
(10965)
学学(10923)
审计(9335)
财经(8045)
经济研究(8007)
统计(7990)
农业(7673)
(7497)
财会(7125)
(7006)
金融(7006)
(6831)
决策(6549)
会计(6438)
业经(6335)
技术经济(5625)
(4990)
科技(4932)
图书(4914)
共检索到160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小沐  高玲  
审计作为重要的财务监管方式成为众多经济组织重要的工作,如何提升对政府预算的审计,是保证政府预算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政府预算理想计算机审计模式的基础,之后详细分析了具体的构建过程,为我国政府预算提供一些审计新方法,使计算机审计在政府预算审计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作明  丛秋实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日益普及和逐步深化 ,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存储介质以及内部控制机制等方面都发生变化 ,审计工作必须采用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方式和审计手段 ,本文对审计模式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探讨 ,并提出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汝焯   杨小虎  
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模式与传统的手工审计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在计算机环境下,手工账本被电子账所代替;储存数据的介质由传统的账本变成了磁盘、磁带、光盘;审计数据的方式由手工翻阅账本变成了计算机检索和分析;审计的工具由算盘、计算器变成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方式由手工变成了网络。这些变化对传统的审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研究计算机审计,我们就会失去审计的资格。探索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模式,是我们必须抓紧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尧  张艳琼  胡玲  
文章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下,探索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设计,主要内容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认为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从而能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大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风华  
ERP作为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赢得竞争的有效工具,正悄然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然而其复杂的内部功能结构以及灵活多变的应用模式,却加剧了审计工作的技术难度,使审计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如何走出ERP环境下审计的技术困境,是目前审计职业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ERP软件的应用模式为切入点,在比较ERP软件不同应用模式的特点及其业务处理流程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差异对计算机审计的影响,以增强审计工作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常启军  
信息时代审计环境的变化必然促进手工审计模式向计算机审计模式过渡,这需要研究计算机审计模式理论。当前计算机审计无论实在理论研究还是实务上的研究都严重不足,计算机审计模式的研究更是很少。本文综合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计算机审计模式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计算机审计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卢加元  常本康  
针对“金审工程”中审计行业内部计算机网络与审计行业外部网络之间必须进行数据交换的需求,结合目前成熟的隔离技术,给出了三种网络隔离模型,并对各模型的特点及适用场合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司晋娟  司晓红  
文章按照"突出实用性、强调标准化"的指导思想,详细研究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可行性;针对审计对象财务系统规模庞大,系统复杂,应用多样、数据敏感等体系化特征,以及地区间系统差别大,电子数据多样化、多区域化特征,以标准财务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为模型,开发设计计算机审计软件,并结合审计实践,给出了计算机审计软件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具体设计方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剑霞  张力岚  
计算机编目是将书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程序的自动控制下,根据需要编制出机读目录、缩微目录、卡片目录、书本目录等各种形式的目录,是一种现代化的编目方法。研究计算机编目组织模式有利于编目部门在自动化进程中创新传统思维模式,科学有效地调整工作流程,以达到提高编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周芳  
一、计算机审计分类与发展现状(一)计算机审计的种类按照计算机审计对象不同,计算机审计可分为:一是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是指对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人员对信息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意见。二是数据审计。数据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由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计算机系统所处理的电子数据进行的审计。这种审计类型主要是以电子数据作为审计对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颜尤明  卢振彬  戴泉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荣  李晓飞  李顺  
项目教学是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类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独立的项目来掌握学习内容,解决现实场景中的真实问题,实现学习目标。"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翻转课堂的组织形式开展项目教学,把课程内容重新整编为不同层次的项目,把教学过程划分为课前准备、课堂交流实践、课后总结评价三个阶段,强调教师的专业和技术素养,重视课前的资源设计,强调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和主动学习,增加课堂研讨的时间,丰富项目评价的方式,把学习的权利归还到学生手里,优化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图文设计水平和学习能力。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孙俭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在加强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培训的同时,十分重视计算机审计经验的积累与推广,在办内初步建立了征集评审制度,并将征集的经验通过局域网进行交流。截至目前,该办已征集计算机审计经验文章近40篇,本期选登了其中的三篇文章,供读者参阅。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吉富星  
当前推广PPP具有非常积极意义,但对政府微观操作、宏观体制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评估难、监管难等因素,PPP的效率具有不确定性,滥用则容易导致财政幻觉、风险隐匿及错配。从中长期预算角度看,PPP确能缓释风险、平滑当期财政支出压力,但不一定降低政府未来支出责任或债务总量。PPP模式应着眼于提升项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当前应着力构建有效的风险分担、激励相容机制,并将其支出责任融入中长期财政规划框架、置于权责发生制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下。这就需要市场约束和行政约束并重,统筹安排"税权、公共财产权、举债权",构建合理的分类债务管理与预算安排,硬化预算约束,提升地方治理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