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5)
2023(11719)
2022(10432)
2021(10049)
2020(8559)
2019(20230)
2018(20485)
2017(38749)
2016(21378)
2015(24015)
2014(24190)
2013(23760)
2012(21098)
2011(18705)
2010(18889)
2009(17497)
2008(17771)
2007(15199)
2006(13535)
2005(11963)
作者
(58351)
(48025)
(47694)
(45768)
(30859)
(22847)
(21952)
(18945)
(18369)
(17364)
(16604)
(16111)
(15314)
(15105)
(14699)
(14638)
(14497)
(14414)
(13686)
(13587)
(12037)
(11888)
(11533)
(10965)
(10945)
(10778)
(10628)
(10558)
(9579)
(9399)
学科
(76837)
经济(76742)
管理(74520)
(63653)
(57815)
企业(57815)
方法(35742)
数学(29944)
数学方法(29629)
(28920)
中国(19580)
(18913)
(18670)
(18616)
财务(18543)
财务管理(18488)
业经(18483)
企业财务(17382)
(16807)
地方(15972)
理论(14613)
(13729)
(13401)
(13355)
银行(13323)
(13070)
技术(13059)
(12251)
(12217)
贸易(12211)
机构
大学(287427)
学院(285486)
管理(121334)
(108941)
经济(106245)
理学(103478)
理学院(102393)
管理学(100959)
管理学院(100385)
研究(90136)
中国(70388)
(61831)
(58745)
科学(55390)
(44897)
财经(43871)
(42941)
中心(41545)
(39992)
研究所(39979)
业大(39811)
(39746)
北京(39376)
(37029)
师范(36736)
(34941)
(33024)
财经大学(32508)
商学(31178)
商学院(30836)
基金
项目(190818)
科学(149760)
研究(143142)
基金(137473)
(118042)
国家(117029)
科学基金(101708)
社会(88180)
社会科(83502)
社会科学(83480)
(74629)
基金项目(73942)
自然(66204)
教育(66021)
自然科(64622)
自然科学(64611)
自然科学基金(63440)
(62222)
编号(59645)
资助(56194)
成果(49287)
(42139)
重点(41858)
课题(40745)
(39962)
(39245)
项目编号(37799)
创新(37167)
教育部(36627)
科研(36099)
期刊
(123694)
经济(123694)
研究(88196)
中国(59643)
(51591)
管理(47019)
学报(41136)
科学(38433)
教育(35179)
(34987)
大学(31727)
学学(29344)
技术(25304)
(24851)
金融(24851)
农业(24093)
财经(21308)
业经(19404)
会计(18888)
经济研究(18423)
(18049)
图书(16573)
财会(16500)
问题(15263)
理论(15074)
实践(13909)
(13909)
(13869)
科技(13766)
技术经济(13721)
共检索到432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泽彩  胡志勇  
随着"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在实践中越来越呈现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诸多弱协同性,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制度设计、服务实践等方面。借鉴国外协同性改革的实践经验,应以"结果导向、成本核算、绩效评价、激励约束、信息公开"等为抓手,推进在政府绩效管理框架下进行协同改革、加强立法保障、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促进政府财务报告的应用、严格政府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建立健全现代政府管理会计,以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增强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产出效果的最大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刘天琦  
目前,预算绩效改革已成为政府治理深刻变革的突破口,是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实施预算绩效改革已逾十年,但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预算绩效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协同联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规范透明且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的绩效管理。因此,将预算绩效管理引入政府治理过程,是推动政府效能提升,增强政府公信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有力举措。随着国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重,如何确保纳税人"每一分钱"都能花出实效?如何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入政府治理全过程?如何建立起绩效预算与政府治理协同共容机制?如何完成从"政府管钱袋子"回归到"管好政府钱袋子"的重大转变?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进杰  贾英姿  
绩效预算范畴的界定,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层面展开,第一是一种新式预算理念,即在现有法律框架和政治程序下,利用预算追求财政管理效率、效果和有效性的理念。第二绩效预算是一种模式,以实现财政资源宏观控制、优化财政资源结构配置、高效和有效使用财政资源的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衡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芳芳  
预算绩效管理在提高政府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方面作用显著。“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政府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转变,更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覆盖范围广、复杂程度强。单一主体的简单组合难以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打破当前各自为政管理格局,形成齐抓共管、全方位协同的局面,必须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方式。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集主体、关系、过程、效应于一体的政府预算绩效协同治理模型,探索政府预算绩效协同治理新路径,应构建协调有序的组织体系以及多元主体权责体系,严格预算绩效过程管理,推进预算绩效配套制度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国旺  
国际范围内的政府会计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其内在机制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已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解释。实际上,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在机制包括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因而引入矩阵模型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从这两种机制维度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政府会计改革所处的区域,进而提出相应的机制协同策略,以实现内在机制的有效协同耦合,优化改革资源配置,最终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政府会计改革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建彪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据,主张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植入"绩效"理念,实行预算管理绩效改革。同时提出了改革的重点内容:预算编制采用"联合确定基数法"分配预算控制数;预算审批以战略为导向、以绩效为基准的审批原则;预算执行提高预算调整的机会成本;决算编报重在预算执行情况差异分析;预算报告旨在增强绩效信息透明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芳宏  匡小平  
预算改革的实质是一种政治改革。现阶段公共预算改革应对新增重大项目预算部分引入绩效考核指标并进行网上公开,而政府会计改革应对含有绩效指标预算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通过这两部分协调一致的改革,形成社会舆论对政府重大项目预算效率的压力,由此产生政府的部分公共责任,即产生一种政治责任。随着改革的发展,这种协调改革应逐步扩展到基本支出预算部分,完成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路军伟  陈希晖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和推行政府会计改革都是我国当前的紧要任务。作者认为二者有着共同的存在基础和共同的推动因素,它们在目标、内容等方面具有对应性和互补性等;推行政府绩效审计和改革政府会计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探讨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和政府会计的改革,将会使政府绩效审计和政府会计产生协同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林芳  
政府会计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有关国家在会计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2007-2012年DECD数据库为基础研究了政府会计改革、政府审计完善度与政府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改革与政府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政府审计作为国家运行体系的"免疫系统",对政府会计系统具有监督、鉴证、咨询的功能,能够提升政府会计改革与政府治理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议采用渐进式的会计改革方案并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作为我国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同时,提高我国政府审计水平,构建与政府会计改革配套的政府审计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鹏   代龙涛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84个地级市2000—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地方政府行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可以显著提升地方政府行政绩效;机制分析发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而提升地方政府行政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社会公共服务质量较好、地方财政压力水平较小地区的地方政府行政绩效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研究表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效显著,但改革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旧存在,未来改革应从绩效理念、绩效评价和绩效监督出发,强化预算绩效的民生导向,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崔惠玉  景宏军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及制度基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为了解决财政困境和公共信任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了"新公共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之后,随着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单一的财政支出绩效考评逐步向预算绩效管理发展,并形成了世界性的改革潮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常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来临,绩效预算改革将成为我国政府加强公共财务管理、进而实现绩效性受托责任的必然选择。但绩效预算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环境条件,尤其是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支持。有效的政府会计,尤其是成本会计,将为政府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课题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锻炼  左武  
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已成为各国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由于我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目前在我国推行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还存在诸多难点,如制度约束与路径依赖、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绩效预算信息匮乏和绩效评价主体不清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建立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确立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目标取向,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设置和配套改革,达到推行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目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孙克竞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在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遵循政府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而对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提出的客观要求。其中理论框架构建、制度设计创新、技术手段要点是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以上改革框架的分析设计,将为未来我国政府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的搭建和改革实践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