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3)
2023(13510)
2022(11132)
2021(10408)
2020(9000)
2019(20337)
2018(19937)
2017(39256)
2016(20519)
2015(22793)
2014(22147)
2013(21744)
2012(19251)
2011(16466)
2010(16290)
2009(15131)
2008(15018)
2007(13231)
2006(11342)
2005(10194)
作者
(52560)
(43881)
(43738)
(41526)
(28059)
(20618)
(19783)
(17052)
(16534)
(15501)
(14908)
(14879)
(13883)
(13494)
(13470)
(13365)
(13196)
(12796)
(12582)
(12440)
(10646)
(10475)
(10410)
(10299)
(9732)
(9714)
(9635)
(9582)
(8592)
(8570)
学科
(92301)
(85508)
企业(85508)
管理(85471)
(83719)
经济(83626)
方法(40381)
(36736)
数学(31899)
数学方法(31550)
业经(29382)
(26852)
(25074)
财务(25026)
财务管理(24982)
企业财务(23742)
(22071)
税收(20612)
(20421)
农业(19467)
技术(18387)
中国(18207)
(17929)
(16987)
(16324)
(16319)
理论(15296)
(13649)
经营(13625)
(13472)
机构
学院(278984)
大学(272630)
管理(123538)
(120113)
经济(117981)
理学(105843)
理学院(104984)
管理学(103835)
管理学院(103260)
研究(76664)
(66278)
中国(64614)
(54293)
财经(50244)
(45835)
(42237)
科学(42122)
(38382)
中心(38136)
财经大学(37357)
经济学(36524)
业大(35786)
(34820)
商学(34171)
商学院(33862)
经济学院(33279)
北京(32893)
(32778)
经济管理(32376)
研究所(30571)
基金
项目(185297)
科学(150384)
研究(140162)
基金(139327)
(118050)
国家(117016)
科学基金(105588)
社会(93192)
社会科(88749)
社会科学(88725)
基金项目(74129)
(71919)
自然(67024)
自然科(65613)
自然科学(65600)
自然科学基金(64486)
教育(63325)
(58488)
编号(56340)
资助(55546)
成果(43369)
(42381)
(41993)
重点(40080)
国家社会(39558)
(38906)
创新(38845)
(38793)
(38777)
人文(37693)
期刊
(131841)
经济(131841)
研究(82456)
(57878)
管理(51856)
中国(48525)
(34776)
科学(32845)
学报(31554)
技术(27457)
大学(26265)
学学(25217)
财经(24723)
(24462)
金融(24462)
农业(23995)
业经(23159)
(21311)
经济研究(20569)
教育(19769)
(18513)
财会(17935)
问题(16827)
(16467)
技术经济(16185)
(15873)
会计(15409)
现代(14471)
税务(14104)
商业(13324)
共检索到411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凯强  陈志刚  
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和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下,基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预算偏离表现为“超收”,而支出预算偏离表现为“少支”的现象,探讨政府预算偏离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机制。基于地方政府预算偏离影响微观市场主体的机制路径,研究发现政府收支预算偏离程度增加将提高企业的实际税率;一系列经验分析表明,当政府收入预算偏离的幅度提高10%,该地区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实际税率将分别增加0.46%、0.25%;当政府支出预算偏离的幅度提高10%,该地区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实际税率将分别增加1.34%、0.62%,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变动幅度更大。此外,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企业受政府预算偏离的影响更大;国有企业的税收负担与地方政府的预算行为密切相关,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相关性最小。本研究为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调控政府收支,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宝顺  邓粞元  刘冰熙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参与PPP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否有助于其税负的减轻?基于PPP概念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研究了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PPP提高了其避税程度,降低了税负水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效应在统计上最为显著,而电力、热力等市政建设类项目企业参与PPP后税负不降反升。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有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政策启示是在严格执行显性税收优惠的同时,规范PPP项目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嫦  张莉莉  李庆德  
2014年,我国对《预算法》进行了首次修改,深化了财税体制改革,因此评估其实施效果意义重大。本文从企业税负粘性角度出发,基于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2014年修订的《预算法》实施对税负粘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预算法》实施可以显著增加企业的税负粘性,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预算法》实施影响税负粘性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抑制企业内部避税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预算法》实施效果在不同情境下具有差异,产权性质为非国有、外部治理环境较差、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小和税收征管力度较弱时,实施效果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评价《预算法》实施的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也为深化预算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启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日前印发《2019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有明显降低,让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有明显感受。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落实减税降费2万亿元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清欠专项行动,督促政府部门和国有大型企业对拖欠民营企业的款项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企业满意度;通过调查评估和监督检查,推动惠企减负政策落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轩  
增值税扩围改革对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担的影响同时包含"税率提高的增税效应"与"进项抵扣的减税效应"。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并测算了增值税扩围改革影响各服务业行业流转税负变动的净效应,结果发现:不同服务业行业的税负变化情况差异较大,商务服务业等大多数行业的税负将减轻,但租赁业等部分行业的税负可能会加重,税改后的增值税税率水平选择与中间投入比率是影响服务业行业税负变动的主要因素。为了优化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环境,使增值税扩围改革有助于减轻服务业的流转税负,应根据税负平衡点审慎选择服务业行业税改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当前制定的租赁业、交通运输业的试点税率水平偏高,有必要降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洪曙  李捷  
财税体制的不断优化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不断规范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因素。本文探究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不同预算软约束表现形式及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微观企业税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税收竞争显著降低企业税负,而财政支出竞争显著提升企业税负,税收竞争的影响力度和显著性大于财政支出竞争。转移支付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平台债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税负。交互效应显示,转移支付会弱化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的作用,而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平台债务均会强化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还发现,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对企业税负的作用,转移支付、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平台债务及其与财政竞争的交互效应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行为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税负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研究对于规范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出台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设计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合云  周全林  
新《预算法》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基本法律规范,对于提升预算执行质量至关重要。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新《预算法》实施对预算执行质量的作用效果及晋升激励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新《预算法》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预算偏离程度,均衡预算执行进度,全面提升预算执行质量;目前我国的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预算法》对预算偏离与预算执行进度的积极作用,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预算法》对预算执行质量的提升效果;新《预算法》实施对西部地区预算执行质量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不明显。为此,应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改进官员晋升激励机制,重视预算执行质量的地区差异,以确保新《预算法》真正落地见效,切实提升预算执行质量。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双  吴夕  卢斌  
借助2004年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政策,我们发现2004年受政策影响的企业相对于不受影响的企业应交增值税减少了15.0%。然而,增值税减少的情况并未持续到2005—2007年,减税在长期并未成为政府的负担。同时,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减税使企业活力得到显著提升。根据企业人均产值、人均销售收入以及人均利润对税率的反应弹性,我们估算得到拉弗曲线中的最优税率应介于18.3%—23.0%。中国企业税负高于此水平,减税在长期不但不会增加政府负担,而且还能实现企业活力的提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魏彧  梁蓝心  罗志鹏  
数字化治理能否起到降低预算偏离的效果?鉴于降低预算偏离是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政府数字化治理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政府预算偏离的影响。典型事实显示,样本期内地级市预算偏离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大部分地级市预算偏离表现为超收、超支现象,这与已有研究发现省级层面超收和少支的预算偏离情形有所不同。实证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政府预算偏离,试点城市比非试点城市的预算偏离平均降低了17.05%。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依然成立。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与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是数字化治理降低政府预算偏离的有效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程度高、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能更好发挥数字化治理降低政府预算偏离的作用。针对上述结论,本文从加快构建政府数字化治理新模式、探索数字化治理降低预算偏离的多维路径、提升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和包容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苑德宇  
本文构建随机动态模型对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影响政府投资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国转型期1995~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理论分析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会引起最优政府投资水平在当期发生同向变化,但在未来出现反向调整;预算税收收入反向决定着当期最优政府投资水平。经验检验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即当期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正向显著地影响了地方政府投资,预算税收收入以及滞后期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对地方政府投资均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经验分析还发现:当期中央净财力转移、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均产生了显著正向的影响,但城市化的相应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志安  胡博  邱国庆  
本文利用全国以及省级政府预决算数据,分析政府预算偏离的典型特征。全国层面考察发现:政府预算"超收"和"超支"并存、中央本级预算偏离度小于地方本级、"四本预算"间预算偏离存在结构性差异,非税收入预算偏离度大于税收收入、非民生支出预算偏离度大于民生支出。分地区考察发现:"超收"和"节支"并存,预算收入偏离幅度小于预算支出,政府预算偏离存在典型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政府预算偏离存在财政透明度较低、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政府预算执行进度滞后、预算监督力度薄弱的现实症结。最后,提出了提高政府预算编制质量、完善政府预算制度建设、健全政府预算监督机制和加大政府预算公开力度的约束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刚  吕冰洋  
政府决算和预算的差异可以称之为预算偏离,过高的预算偏离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财政活动的绩效,还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冲击。本文利用1994-2017年中国公共预算的预算和决算数据,全面分析和归纳了中国政府预算偏离的典型特征。文章发现,中国政府预算偏离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全国和地方层面的预算偏离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不同财政收支项目的预算偏离程度存在极大差异;预算偏离在不同省份和地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预算偏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本身、财政管理体制、外部监督等。为降低预算偏离,应构建全面规范的预算体系,形成收支相匹配的财政管理格局,营造公开透明的预算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向东  岳树民  
调高个人所得税扣除额的主要目的是减轻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通过比较,本文认为,调高扣除额对中低工薪收入者减轻税负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根据目前我国居民各阶层收入状况,为促进公平和社会和谐,不提高现行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额,通过拉大最低税率级距的办法来适当降低工薪阶层税负可能效果会更好。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东明  张文军  
以我国2011~2019年120个主要城市的上市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国家减轻企业税负和实施严格环境监管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减轻重污染企业税负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的增加,对企业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可进一步强化税负减轻对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较于东部地区,环境监管的这种强化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这说明,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长期存在的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不足问题,具有激励功能的减轻税负政策和具有监督功能的环境监管机制能够从宏观层面发挥联合缓解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洪群  戴亦一  
以2004—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手工收集的官员到访数据,实证检验了官员到访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结果显示:官员到访能够显著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与非官员到访企业相比,官员到访企业具有更低的适用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官员到访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减轻作用,不仅受到产权性质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影响,而且因"一把手"机制和到访目的而存在差异,即官员到访的税负效应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和税改后公司中;与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访相比,只有党政班子成员到访才能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视察和调研等指导性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