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226)
- 2022(2881)
- 2021(2889)
- 2020(2660)
- 2019(6054)
- 2018(6027)
- 2017(11588)
- 2016(6747)
- 2015(7840)
- 2014(7919)
- 2013(7950)
- 2012(7346)
- 2011(6416)
- 2010(6955)
- 2009(6732)
- 2008(7219)
- 2007(6976)
- 2006(6573)
- 2005(6325)
- 2004(5836)
- 学科
- 管理(33990)
- 业(24139)
- 企(22574)
- 企业(22574)
- 济(19486)
- 经济(19445)
- 财(14977)
- 制(11318)
- 银(8813)
- 银行(8813)
- 务(8554)
- 财务(8520)
- 财务管理(8472)
- 行(8250)
- 企业财务(8011)
- 中国(7116)
- 家(7060)
- 国家(6939)
- 体(6805)
- 融(6527)
- 金融(6527)
- 方法(6321)
- 农(6257)
- 度(6210)
- 制度(6209)
- 财政(6168)
- 体制(6022)
- 人事(5923)
- 人事管理(5923)
- 业经(5794)
- 机构
- 大学(89149)
- 学院(88892)
- 管理(37158)
- 济(33893)
- 经济(32718)
- 中国(29216)
- 研究(28312)
- 理学(27977)
- 理学院(27675)
- 管理学(27423)
- 管理学院(27200)
- 财(25920)
- 京(20388)
- 江(17068)
- 财经(16922)
- 科学(15283)
- 经(15154)
- 中心(15041)
- 所(15005)
- 州(13822)
- 北京(13743)
- 省(12849)
- 财经大学(12330)
- 研究所(12323)
- 银(12228)
- 人民(11767)
- 银行(11627)
- 农(11010)
- 行(10913)
- 范(10516)
- 基金
- 项目(44053)
- 研究(35632)
- 科学(33559)
- 基金(30466)
- 家(25173)
- 国家(24931)
- 科学基金(21257)
- 社会(20912)
- 社会科(19711)
- 社会科学(19702)
- 省(16763)
- 教育(16117)
- 基金项目(15571)
- 编号(15514)
- 成果(15007)
- 划(13873)
- 资助(13270)
- 自然(12813)
- 自然科(12472)
- 自然科学(12471)
- 自然科学基金(12231)
- 课题(11254)
- 性(10434)
- 项目编号(10077)
- 部(9967)
- 重点(9614)
- 制(9435)
- 年(9251)
- 阶(8738)
- 段(8724)
共检索到169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古炳玮
近十年的部门预算改革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的资金分配格局尚未根本改变、项目支出不够细化等问题,原因是基数加增长的预算模式仍然主导预算编制,预算约束力缺乏制度保障等。文章提出了必须真正转向按真实需求编制预算、加大人大监督力度等改革思路。
关键词:
财政改革 部门预算 预算公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淑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秀梅 徐颖
本文以政府公共财政受托责任为理论依据,首先对近年来我国政府预算监督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评价,在借鉴国际政府预算监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府预算监督,提高政府执政理财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财政受托责任 政府预算监督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晨光
政府采购监督是对政府采购各当事人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行为进行监督的一系列活动。“放管服”改革推行以来,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持续优化,有效提高了采购工作的效率,进一步彰显了采购工作的公正性,但从实际来看仍存在适用法律不当、编制预算不完整不合理等多方面问题,导致政府采购的功能和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文章围绕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展开分析,针对新时期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确保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实现政府阳光采购。
关键词:
政府采购 监督管理 问题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敏
对财政赤字的监督,是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政府预算的编制及其执行实施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就其中几个有关问题做一初步探讨。一、关于预算赤字的概念所谓财政赤字,是指年度预算总支出大于预算总收入的差额部分。也可称为是预算中没有相应的收入来源的那部分支出。这个概念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财政预算编制来说,是通行的。但是,对于我国的财政预算而言,这一概念并不完全适用。这是因为我国财政预算编制方式是把国家债务列为国家年度财政收入的,这就等于以债务收入冲销(弥补)了一部分本来是没有收入来源的预算支出。比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晓军
审查批准预算决算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是宪法和预算法等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新预算法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要求,对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范围、审查的程序和重点内容、监督的主体和责任、建立问责机制等,都作出了新规定,提出了新要求,使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新预算法对于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在法治框架内顺利进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本文从我国现行政府审计面临的问题着手,提出要解决政府审计的问题必须从完善政府治理机制出发,论述了政府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政府审计监督与政府治理机制的关系,指出了我国目前政府治理的缺陷,并建议从建立全面的政府预算审计制度、着力推动细化部门支出预算改革、建立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实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审计结果的问责制度等方面促进政府治理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政府治理 深化监督 完善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财政绩效监督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完善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2011年,安徽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2012年,实行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编制批复制度,从绩效目标监控、绩效评价同步监督和绩效评价质量检查等方面,开展财政绩效监督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红霞
一、预算公开不等于预算透明2012年4月,国务院部署当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要求省级政府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2012年5月,财政部表示,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目前,虽然预算公开的程度离公众期待仍有一些差距,但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截至2011年年底,在国务院要求和民间高涨的呼声推动下,98个中央部委中除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和侨办宣布暂不公开"三公"经费外,有96个部委陆续公开了"三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古炳玮
一、当前部门预算监督滞后的表现(一)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脱节。随着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对财政监督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预算部门在观念上对财政监督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受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制约,编制、执行、独立监督三个环节的内部及相互之间制约不足,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影响了财政监督职能的发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威 李思敏
政府预算是为了使有限的预算资源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进行的对可支配资源的安排、配置以及调整。然而,实践中政府的财政预算调整出现了一些随意变更预算指标,或变更幅度超常等影响预算权威性的现象。这是政府部门作为纳税人的代理人,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所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反映,因此对预算调整的监督尤为重要。本文从演化博弈的角度分析预算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预算调整 监督机制 演化博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扬
政府监督是会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指出了政府部门在当前会计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完善我国政府在会计监督体系中职能的发挥。
关键词:
会计监督 政府监督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杰
自1999年试编至今,部门预算已经显示了一定的制度优越性,但由于预算监督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部门预算改革政策效果的发挥。在当前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时期,应该重视加强部门预算监督。笔者分别从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方向、监督方式、配套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加强监督推动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在监督主体方面提出要落实人大监督权、理顺审计地位、提高财政视角、扩充社会渠道等,以重新构建起有机的监督体系;在监督内容方面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监管、实施详细程度监督、强化合规性监督、开展绩效监督等以充实监督内容;在监督方向上应以公共财政和促进预算管理为方向;在监督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玉梅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是实现政府采购良好运行的保障。尽管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律监督制度已基本构建起来,但由于设计上还存在许多缺陷,因此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在分析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构成要素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构成要素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轶侠
预算管理监督是政府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全口径、全组织、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监督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是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这样一套完整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必将对我国全面预算监督制度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监督制度的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