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0)
- 2023(7194)
- 2022(6407)
- 2021(5908)
- 2020(5455)
- 2019(13084)
- 2018(12730)
- 2017(25404)
- 2016(13845)
- 2015(15389)
- 2014(15503)
- 2013(15517)
- 2012(14739)
- 2011(13369)
- 2010(13724)
- 2009(12867)
- 2008(12940)
- 2007(11986)
- 2006(10328)
- 2005(9458)
- 学科
- 济(61602)
- 经济(61548)
- 管理(39246)
- 业(35949)
- 企(29379)
- 企业(29379)
- 方法(28971)
- 数学(25675)
- 数学方法(25431)
- 财(18765)
- 农(15880)
- 中国(15354)
- 学(12920)
- 地方(12499)
- 制(12212)
- 业经(11158)
- 贸(11101)
- 贸易(11096)
- 易(10746)
- 务(10260)
- 财务(10236)
- 财务管理(10199)
- 农业(10099)
- 企业财务(9696)
- 银(8943)
- 银行(8912)
- 融(8869)
- 金融(8867)
- 和(8633)
- 体(8519)
- 机构
- 大学(202020)
- 学院(198245)
- 济(85172)
- 经济(83422)
- 管理(75515)
- 研究(69292)
- 理学(64730)
- 理学院(63995)
- 管理学(62905)
- 管理学院(62509)
- 中国(52266)
- 京(43038)
- 财(42408)
- 科学(41921)
- 所(36035)
- 农(35484)
- 财经(32573)
- 研究所(32515)
- 中心(31904)
- 江(30790)
- 业大(29784)
- 经(29508)
- 农业(27930)
- 北京(27284)
- 经济学(27150)
- 范(25890)
- 师范(25616)
- 经济学院(24647)
- 院(24509)
- 财经大学(24074)
- 基金
- 项目(128302)
- 科学(100350)
- 基金(93413)
- 研究(93032)
- 家(81503)
- 国家(80874)
- 科学基金(68243)
- 社会(58979)
- 社会科(55973)
- 社会科学(55952)
- 省(49480)
- 基金项目(49479)
- 自然(43553)
- 教育(43145)
- 自然科(42529)
- 自然科学(42512)
- 划(42011)
- 自然科学基金(41753)
- 资助(38874)
- 编号(37666)
- 成果(31786)
- 部(29611)
- 重点(29422)
- 发(27758)
- 创(26068)
- 课题(25929)
- 教育部(25267)
- 科研(25082)
- 国家社会(24519)
- 创新(24465)
共检索到298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仁宏
一般认为,政府预算是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通过政治程序和政治权力对公共资源实施配置,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现实中的社会公众需要让渡自己的部分私有财产,而整合为以税收为主要形式的公共资源?或者说,为什么当今的社会需要适度规模与范围的政府预算活动作为一种实然的存在?政府预算到底体现着什么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秋
利用企业契约理论框架的分析思路,本文对企业内部契约联结的结构和运行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依据企业内部这一系列契约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这些契约分为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两种。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规定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织结构和权利安排方式,它最终决定企业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状态,会计契约则决定企业剩余的计量方式。企业内部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的耦合与互动构成企业契约的签订与履行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传洲
家族治理是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治理的主要模式,关于家族治理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企业契约的角度提出,家族企业实质上是一组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的耦合,因此,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也就是正式契约与非正式契约组合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
家庭企业 治理结构 契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川 朱梦娇 娄祝坤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考察组织的业绩评价体系与业绩评价效用之间的关系,并以业绩评价属性为调节变量深入探究业绩评价系统的效用。研究认为,基于心理契约设计的业绩评价系统其效用更高,且在业绩评价属性的作用下基于心理契约设计的业绩评价系统,其效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文章以心理契约为研究视角,丰富并拓展了业绩评价的研究领域,为构建合理与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
心理契约 业绩评价 属性 效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岩
建立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的金融契约理论认为,金融交易本质上是就财产权利所作的契约安排,因此每一种融资方式都可以视为一种不完全契约。本文把债务融资方式分为关系型和保持距离型两种,在Hart-Moore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企业债务融资的不完全契约模型,对两种债务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项目投资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关系型债务融资具有帕累托效率。
关键词:
债务融资 金融契约 关系融资 再谈判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游宇
契约稳定性与信用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新古典的完全理性假设忽视了这一关系,现代契约理论也未能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产权是影响契约稳定性的基础性因素,此外还有博弈外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第三方约束等)和博弈内因素(包括局中人的性质)发挥着作用。因此,契约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信用则是在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下取得的博弈均衡。当外部因素使原有的契约关系发生变化时,原有信用关系难以为继,要形成新的信用关系则需要满足相应的信用产生的条件。
关键词:
契约稳定性 博弈论 信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洁 祁春节
笔者以"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中的契约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探讨影响企业与农户对契约选择的因素,并构建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交易的不确定性、治理成本和双方的权力安排等对企业与农户间契约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由此获得的启示是,应建立契约的保障机制来降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建立长期的信誉与合作,使农户和企业保持利益上的协调一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熊德平
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将股权契约和债权契约视为对融资交易不同的契约治理结构。债权契约具有古典契约的特征,是一种按规则运作的契约治理结构;股权契约具有弹性治理的特征,是一种关系型契约治理结构。依据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关于交易与契约匹配的一般机理,可以得出融资交易的契约安排机理:低资产专用性融资交易选择债权契约,高资产专用性融资交易选择股权契约,中等资产专用性融资交易选择混合性融资契约,这既可达到交易费用的最小化,又可实现交易效率的最大化。究竟哪类契约在现实融资契约安排中占主导地位,这取决于融资交易包含的资产专用性大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艳 朱文珏 刘凯
不稳定的农地流转契约关系,不但损害缔约双方的利益,增加无谓的社会成本,而且不利于农地流转效率的提升。本文以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为着眼点,运用多学科嵌入的分析方法,将交易成本经济学、社会网络理论以及渠道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融入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分析中,阐明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归纳出资产专用性、关系规范与权力关系三个关键变量,由此构建了一个"理性和关系"整合视角的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为全面系统性地认识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问题提供新的视野和机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东德
以公司契约理论为理论工具,对股东权行使规则进行契约解释,揭示出公司法规则背后的法律经济学含义。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在于通过效率安排,节省公司参与者的交易成本。这从法律经济学上证明了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行使规则的正当性。为了使公司法成为一部富有效率、促进股东价值的法律,我国立法应该正确地反映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
关键词:
股东权 行使规则 经济逻辑 公司契约理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
70年代末,中国农村发生了具有巨大深远意义的产权变革。国家与农民以及各种新兴产权代理人不断达成的互利的交易,迫使国家大幅度的退出农村经济所有权的安排(周其仁,1994)。但近20年来的农村产权变迁的过程并不必然意味着在中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已经形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勇
一、简介 一般均衡理论由于(1)没有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直接的策略互动,(2)不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是否对称,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3)不考虑组织的内部结构,(4)假定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政府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审计环境的影响。文章以系统论为基础,构建审计环境如何影响政府审计的分析框架。从政府审计理念和政府审计实务两个视角观察政府审计系统。政府审计环境指不属于政府审计系统但影响政府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这些环境因素与政府审计理念各要素、政府审计实务各要素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路径,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或相关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立民 聂新军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是多元利益主体形成的过程,利益主体多元化促使政府职能转型。本文以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为分析的出发点,阐述了我国转型社会政府审计三层次战略定位,从而构建了一个转型社会政府审计战略定位的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