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9)
- 2023(6035)
- 2022(5493)
- 2021(5142)
- 2020(4708)
- 2019(11071)
- 2018(11012)
- 2017(21466)
- 2016(12158)
- 2015(14195)
- 2014(14578)
- 2013(14444)
- 2012(13984)
- 2011(12581)
- 2010(12966)
- 2009(12408)
- 2008(12762)
- 2007(11954)
- 2006(10178)
- 2005(9177)
- 学科
- 济(51351)
- 经济(51293)
- 管理(36160)
- 业(32440)
- 企(26428)
- 企业(26428)
- 方法(26250)
- 数学(23184)
- 数学方法(22904)
- 财(16064)
- 农(14001)
- 中国(12542)
- 学(11918)
- 制(9991)
- 贸(9957)
- 贸易(9954)
- 地方(9892)
- 易(9656)
- 业经(9368)
- 农业(8909)
- 务(8637)
- 财务(8614)
- 财务管理(8570)
- 和(8064)
- 企业财务(8049)
- 理论(7875)
- 家(7695)
- 银(7646)
- 银行(7619)
- 融(7322)
- 机构
- 大学(184904)
- 学院(181979)
- 济(73309)
- 经济(71601)
- 管理(68301)
- 研究(61372)
- 理学(58445)
- 理学院(57756)
- 管理学(56651)
- 管理学院(56299)
- 中国(46737)
- 京(39462)
- 科学(39272)
- 财(36666)
- 农(34060)
- 所(32699)
- 研究所(29542)
- 中心(29003)
- 业大(28594)
- 江(28447)
- 财经(28126)
- 农业(27173)
- 经(25389)
- 北京(24883)
- 范(23936)
- 师范(23673)
- 经济学(22859)
- 州(22434)
- 院(21304)
- 经济学院(20780)
- 基金
- 项目(115329)
- 科学(88926)
- 基金(82619)
- 研究(82451)
- 家(72152)
- 国家(71560)
- 科学基金(59961)
- 社会(50629)
- 社会科(47844)
- 社会科学(47825)
- 省(44876)
- 基金项目(43801)
- 自然(39087)
- 教育(38491)
- 划(38166)
- 自然科(38162)
- 自然科学(38148)
- 自然科学基金(37462)
- 资助(35106)
- 编号(34131)
- 成果(29219)
- 重点(26015)
- 部(25998)
- 发(24249)
- 课题(23448)
- 创(23065)
- 科研(22530)
- 教育部(21952)
- 大学(21941)
- 创新(21663)
共检索到271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瑜
政府预算是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对不同部门可支配资源的安排、配置与调整。一个完整的预算周期一般包括预算的编制阶段、审批与成立阶段、执行阶段、决算与审计阶段,博弈现象贯穿于整个政府预算过程的始终,主要包括公众与立法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亮 宋国学
本文通过探讨目标各异的多种角色参与的预算过程 ,指出预算过程是一种博弈过程 ,在此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为取得支出优先权展开竞争。本文主要对各支出部门之间、政府预算部门与支出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在预算决策中的竞争博弈行为进行分析 ,提出完善预算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算过程 博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福军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将改变参与人的讨价还价势力,提高政府采购商品的质量,降低采购商品的价格。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供应方"、专家、政府采购中心及"需求方"这四个参与人都是理性人,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采购中心官员拥有强大的讨价还价势力,但因为没有对财政资金拥有剩余索取权以及"以足投票"的缺乏,而会选择自己的行为来补偿其预期收益损失。"供应方"为寻求利益最大化,会积极主动与专家、采购中心官员、"需求方"及其他"供应方"结盟。
关键词:
政府采购 委托代理网络 联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艳纯 曹张志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农地非农化的过程。如何合理分配农地征用后产生的巨额级差收益关系到征地能否顺利进行,利益分配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文章通过构建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的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农民的行为选择及其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博弈分析 地方政府 农民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陆正华 李其霞 陈修德
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委员会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为目标,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而各责任中心以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目标的不一致造成预算委员会与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博弈,预算额度的最终确定是博弈的结果。本文中,责任中心为预算的编制部门,预算委员会为预算的审核部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迈扎尼 刘文敬
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和机会主义的倾向,促使企业各层代理人利用职权在预算制定过程中产生寻租的动机,本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企业预算制定过程中的寻租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构建了寻租博弈模型。依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预算 寻租 博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郝振平
本文探讨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目标,结合近几年审计署开展中央预算执行审计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本文认为预算执行审计目标至少分为四个层次:系统目标、总体目标、一般目标、具体目标。系统目标是审计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要实现的目标,预算执行审计的总体目标是对各级政府部门预算执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对是否存在重大错误的情况以合理的保证程度做出审计结论,预算执行审计的一般目标概括为以下五个:合法合规性,真实性,完整性,效益性,权利和义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诚然 韩锋 臧盛英
当前,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也即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博弈,或者是投标人(企业)之间的相互博弈,而很少将关注点聚焦于政府职能部门内部的权力寻租现象。本文将针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权力寻租问题运用博弈论展开研究,利用静态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职能部门内部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政府投资项目 招投标 权力寻租 混合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戈 汪旭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对发展农村经济、解决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和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引入鹰鸽博弈方法分析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过程中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博弈策略,探究地方政府行为策略的影响因素和收益情况,并引入实力对比参数对原模型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实际情况。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只与流转收益和冲突成本有关,与其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对比及流转过程中双方信息量大小无关。应采取多种措施健全流转入市法律法规、明确集体建设用地权属、完善流转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流转交易市场平台、改进流转过程中政府职能,促进流转规范高效的开展推进,保障参与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德云
政府在对贫困群体进行社会救助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救助对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救助对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者的利益目标各不相同。三者目标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诸多环节上存在着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博弈。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过程中政府间博弈问题,以期为我国政府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贫困群体 社会救助 政府 博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泽宏 汪龙飞
我国香港地区公立大学发展迅速、成绩斐然,这与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香港特区政府主要通过教育中介机构间接管理公立大学,并完成对公立大学的拨款和质量监控工作,这对于我国大陆地区完善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君楠
生态退耕是我国治理西北地区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生态退耕行为具有极强"公共性",政府的参与及参与效率的高低十分重要。目前在生态退耕过程中政府行为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和投入方式单一等。因此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如建立长效的生态治理资金供给机制,合理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资金负担比例,发展复合的农林牧生产系统等,以促进生态治理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生态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补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亚新
农业信息化是用信息化提升农业,使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但我国农业和农民面临着现实的信息化困境,农民处于信息化的边缘地位。本文分析了农业信息产品的属性和供给安排,提出通过产权转变,从而发挥政府和社团两个积极性,加快实现农业信息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悦蘅 杨海涛 黄韬
农民工权益保护是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命题之一。文章从政府间博弈的角度对农民工权益保护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二是输入地政府与输出地政府的博弈。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该命题的基本方案,即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府间关系,其中,中央政府着眼于构建宏观层面的法律框架,而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尽可能采取"合作博弈"策略,这样才能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府间关系。唯有如此,"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难题才有可能被破解,也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合法权益 博弈分析 政府间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长江 李松玲
针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特点,讨论了政府融资过程中政府和银行之间的信号博弈问题,并以政府和银行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动态信号博弈模型且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均衡的效率与政府的伪装成本及期望的风险成本高低有关,融资过程中政府的干预对均衡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相应的政策建议中要求提高企业伪装的成本及加大银行的惩罚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