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9)
- 2023(6687)
- 2022(5775)
- 2021(5557)
- 2020(4869)
- 2019(11210)
- 2018(11365)
- 2017(22090)
- 2016(12328)
- 2015(13798)
- 2014(13720)
- 2013(13687)
- 2012(13050)
- 2011(11545)
- 2010(11939)
- 2009(11707)
- 2008(11823)
- 2007(10470)
- 2006(9777)
- 2005(9107)
- 学科
- 济(45662)
- 经济(45586)
- 管理(40289)
- 业(32224)
- 财(29338)
- 企(26864)
- 企业(26864)
- 方法(19366)
- 中国(17479)
- 数学(17456)
- 数学方法(17328)
- 制(16876)
- 财政(15486)
- 农(13106)
- 政(12787)
- 务(12362)
- 财务(12355)
- 财务管理(12293)
- 企业财务(11717)
- 体(11622)
- 银(10770)
- 银行(10748)
- 行(10216)
- 体制(10118)
- 业经(9398)
- 学(9184)
- 家(9093)
- 度(8970)
- 制度(8966)
- 融(8886)
- 机构
- 大学(174110)
- 学院(170345)
- 济(74168)
- 经济(72660)
- 研究(62559)
- 管理(61542)
- 理学(51378)
- 理学院(50841)
- 管理学(50259)
- 管理学院(49933)
- 财(49685)
- 中国(49676)
- 京(37843)
- 科学(35464)
- 财经(33493)
- 所(32996)
- 经(30313)
- 研究所(28833)
- 农(27826)
- 江(27187)
- 中心(26923)
- 北京(24871)
- 财经大学(24605)
- 经济学(24032)
- 业大(22376)
- 院(22320)
- 农业(21810)
- 经济学院(21644)
- 范(21171)
- 州(20943)
- 基金
- 项目(100003)
- 科学(76779)
- 研究(74881)
- 基金(71707)
- 家(62707)
- 国家(62213)
- 科学基金(51244)
- 社会(47463)
- 社会科(44959)
- 社会科学(44942)
- 省(37490)
- 基金项目(36904)
- 教育(34150)
- 划(32287)
- 自然(30992)
- 编号(30442)
- 自然科(30191)
- 资助(30180)
- 自然科学(30177)
- 自然科学基金(29653)
- 成果(27701)
- 部(23572)
- 重点(22851)
- 课题(21669)
- 发(21328)
- 性(20610)
- 创(20354)
- 教育部(20201)
- 国家社会(20053)
- 制(19720)
共检索到284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炳勋
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一般认为是公共财政的核心与关键。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及其成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可以说,政府预算在经济技术层面要讲究行政效率,同时在政治层面要强调民主理财。实现财政民主与行政效率的协调、统一是政府预算管理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在推进我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当适应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管理进步的新形势,注重追求民主理财与行政高效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政府预算 民主政治 体制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清亮
民主财政是民主政治在财政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民主思想在财政领域的运用和体现。正如民主思想一经出现便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威力一样,民主财政建设在我国公共财政改革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薛菁
健全而透明的政府预算是公共财政受托责任得以良好实现的重要途径。在西方国家的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中出现的权责发生制改革正好适应了公共财政受托责任对信息透明和绩效评价的要求,是公共财政受托责任背景下我国政府预算改革中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但由于技术、人员素质、制度环境的制约,我国现阶段尚不具备"一步到位"的改革条件,因此,可以在预算编制中渐进地引入权责发生制,先在财政支出预算的部分项目进行尝试。
关键词:
权责发生制 公共财政受托责任 政府预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江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雅娜
文章对我国公共财政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主要有公共财政的范围界定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内容 ;认为公共财政体系只有坚持“效率原则 ,才能为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效率原则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平 胡兆峰
本文主要从地方财政支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和公共财政改革的问题。对我国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表明 ,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而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财政职能的调整必须从地方财政支出的改革入手。同时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在改革地方财政支出时 ,应该注意解决财政经济职能调整、社会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等几个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童伟
在现代社会,预算早已不单是简单的政府年度收支计划,而且是政府施政最重要的工具,体现了政府全部的战略意图和政策重心,是保障政府施政目标达成的利器。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依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凌云 田发
一、引言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与各省间的财政体制日趋完善,财力分配的矛盾焦点逐步转移到省以下地方各级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运行困难和财力困境。有资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事实上是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大约70%的财政支出发生在地方,即省、市、县、乡。而地方财政困难已影响到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作用发挥,由此危及部分地方的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如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地方财政危机而最终威胁到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困难的根源在于政府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葛守中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的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A System of 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简称GFS),便是一个专门反映政府经济管理活动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多功能体系。目前GFS已被众多国家广泛采纳,到1999年,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财政统计数据列入了《GFS年度报告,1999》,GFS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决策和制订政策的高精度的支持依据。然而在中国,GFS却还鲜为人知。借鉴GFS改革我国的财政统计,是当前深化改革中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佩华 王桂娟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宗超 李洺
合法性、合理性应成为公共预算改革的两个基本纬度。公共预算对社会公众意见反应程度,是预算合法性的基础;对行业专家意见的接受程度,是预算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专家和一般公众分别代表了政策参与当中的专业性和代表性。近年来,财政改革在促进预算科学性、合理性上有了很大进展,但受制于多种因素,一般公众参与比重、影响,远低于专家。通过构建预算模式及其演化规律模型,解释了国内外主要预算模式及其发展规律,进而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和文化传统,提出我国公共预算应逐步走向由多方合作参与治理的合和式民主预算模式。
关键词:
合法性 合理性 预算参与 预算模式 民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1998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要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目标后,中国财政制度改革便从之前侧重于财政收入的改革转向强化政府预算管理的改革。自1999年起,中国启动了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评估全部预算过程的一系列预算改革,其改革目标是要建立与公共财政框架相适应的现代预算制度。通过20年的预算改革,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行政控制"为取向的预算系统,未来改革的重点是在完善现有行政预算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绩效预算管理,以及加强人大部门对政府预算进行有效监督的"政治控制"。笔者对中国20年的预算改革进行系统梳理,明确了未来预算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 预算改革 现代预算制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妍
从预算史演进的角度看,在我国现实背景下政府预算与公共预算具有不同内涵。就民主化取向而言,"政府预算"决定了预算是面向政府内部并直接支持政府行为的;"公共预算"决定了预算是面向公民,直接支持公民的行为与福利的。我国公共预算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在于打造能够内在统一民主理念和法治要求的预算制度体系;可以围绕打造统一预算和提升立法机构预算地位、完善预算监督两条主线推进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爱华
财政民主化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标是建立民主财政。在民主财政下,公众能够对财政事务发表意见,参与财政决策,财政决策能够充分反映民意。财政监督则是财政民主化的重要保障与实现形式。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预算的公开与透明。预算透明是财政民主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惠玉
一、关于政府预算学科属性的纷争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政府预算(或公共预算)①的学科归属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将政府预算归于财政学科之下研究是不当的,提出将政府预算纳入到政治学或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如有的学者认为虽然公共预算研究借鉴了许多经济学理论,但并不等于说公共预算研究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而是政治学和公共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