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6)
- 2023(11081)
- 2022(9294)
- 2021(8600)
- 2020(7160)
- 2019(16135)
- 2018(15560)
- 2017(30194)
- 2016(15909)
- 2015(17352)
- 2014(16982)
- 2013(16290)
- 2012(14871)
- 2011(13247)
- 2010(12928)
- 2009(11595)
- 2008(10981)
- 2007(9457)
- 2006(7820)
- 2005(6121)
- 学科
- 济(65328)
- 经济(65220)
- 业(45438)
- 管理(45040)
- 企(33956)
- 企业(33956)
- 方法(32315)
- 数学(29311)
- 数学方法(28942)
- 农(28684)
- 财(19782)
- 农业(19223)
- 业经(16825)
- 中国(15980)
- 地方(12637)
- 制(12356)
- 学(11103)
- 务(10343)
- 财务(10309)
- 财务管理(10280)
- 贸(10255)
- 贸易(10252)
- 易(10015)
- 企业财务(9837)
- 环境(9631)
- 技术(9615)
- 发(9041)
- 融(8905)
- 金融(8903)
- 体(8724)
- 机构
- 学院(217347)
- 大学(215688)
- 济(91425)
- 经济(89730)
- 管理(89584)
- 理学(79112)
- 理学院(78384)
- 管理学(77184)
- 管理学院(76756)
- 研究(67120)
- 中国(48916)
- 财(42418)
- 京(41856)
- 科学(39779)
- 农(39165)
- 财经(34469)
- 业大(33746)
- 中心(33028)
- 经(31748)
- 所(30970)
- 江(30081)
- 农业(29515)
- 经济学(29476)
- 研究所(28440)
- 经济学院(26932)
- 范(26438)
- 师范(26141)
- 财经大学(26053)
- 北京(24735)
- 院(24579)
- 基金
- 项目(160974)
- 科学(128442)
- 基金(120001)
- 研究(116860)
- 家(104865)
- 国家(103990)
- 科学基金(90572)
- 社会(78302)
- 社会科(74176)
- 社会科学(74157)
- 基金项目(64044)
- 省(62487)
- 自然(57827)
- 自然科(56569)
- 自然科学(56555)
- 自然科学基金(55517)
- 教育(53232)
- 划(52161)
- 资助(47632)
- 编号(45674)
- 部(36526)
- 重点(35847)
- 成果(35301)
- 发(34619)
- 创(34140)
- 国家社会(33725)
- 创新(31973)
- 教育部(31852)
- 科研(31328)
- 人文(31262)
共检索到294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申明锐 张京祥
中央高层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触发了各级政府项目在乡村领域的持续投放,之前深陷"中空"危机的乡村治理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简要回顾了海外经验中政府层面发起的乡村项目对乡村治理的促动,以南京市江宁区的三个典型乡村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类型特点进行了评述。文章认为,政府项目引发了一系列关乎乡村治理改善的"链式反应",这一由政府先行推动、带动市场、农民参与的乡村运动,可以视作中国特色治理模式在乡村地域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我们同时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合理界定乡村治理当中政府的干预边界是实践的当务之急。市场因素是这一过程更为根本的动力,乡村善治的达成更有赖于村民归属感与社群参与力的提高。
关键词:
乡村项目 治理结构 乡村规划 善治 江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志斌 李敬涛
本文重新解构了政府善治的基本内涵,分别剖析政府会计治理效应在政府善治各内涵层次上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政府会计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审计约束,规范权力运行、促进廉洁行政,保障政府治理合法规范;通过完善政府内部沟通与制衡机制、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共治模式,促进政府治理互动制衡;通过完善信息公开、优化治理手段,科学评价治理绩效、保障受托责任高效履行,助力政府治理科学高效;通过完善危机回应、推进绿色治理,保障政府治理稳定可持续。基于四个层面治理效应的发挥与传导,最终推动政府善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政府善治 政府会计 治理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梁梁 李世强
乡村善治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供给与资源输入,还依赖于乡村社会自身的秩序生产。基于社会资本的崭新视角为探索乡村善治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通过对乡村治理演化轨迹和现实困境的深入诠释,为因地制宜引导社会资本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分别论述了社会资本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协同互动关联,旨在揭示社会资本与乡村善治的内在逻辑联系。聚焦社会资本,为推进农村体制改革、提升乡村治理绩效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社会资本 逻辑关联 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美群 何晓龙
项目进村是推动民族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推手,也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学界关于项目进村中的乡村治理研究,大多关注项目“从公到私”的利益分配格局,而忽视实践操作中利益分配“由私到公”的乡村价值再造过程。项目进村以来,民族地区项目利益分配逐渐私人化,为遏止利益分配失序和失衡,村庄权威精英通过与村干部博弈,而创新利益再分配规则,“逆向治理”模式应运而生。逆向治理以“双层利益再分配结构”为内在逻辑,依赖利益再分配机制,充分发挥村庄精英的协调作用,最终促进民族地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从而推动乡村善治的形成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
项目进村 利益再分配 逆向治理 善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冬
介绍了政府投资项目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迫切要求。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通过分析得出了政府投资项目与协同治理理论具有一定的契合性的结论。创造性的提出了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模式,并分析了其目标、内涵、特点、结构和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提出并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评价模型、内部协同审计检查机制和外部治理审计监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模式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
政府投资项目 协同 治理 审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磊明
主持人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迁一直是由政党——国家力量所强力推动的,因此在多中心、多元主体治理已经是一个基本共识的今天,我们仍然必须非常关注乡村治理中的政府行为。本次专栏我们选取的三篇文章均与此主题有关。"社会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层政府的运作根植于乡村社会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贺雪峰 董磊明
本文通过对构成乡村治理基本结构三方面的要素,村庄基本秩序状况及其维系机制、村干部的角色与动力机制以及乡村关系状况的考察,区分出四种可能的乡村治理类型:原生秩序型、次生秩序型、乡村合谋型和无序型,然后讨论了乡村治理类型的区域分布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分解乡村治理的结构,为抽象的乡村治理制度研究具体化、为可以实证展开的经验研究提供了可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瑜
本文在阐述契约精神、国家治理与政府预算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从"善政"到"善治"转变,重点剖析了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构建几个关键环节:(1)推进预算公开;(2)加快《预算法》修订进程;(3)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4)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制度路径。
关键词:
政府预算 国家治理 契约精神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理财 李佳莹
百年来,乡村建设贯穿于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整个进程。“文字”作为伴随着乡村建设运动下沉到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和工具,为政府提升治理效率、贯彻国家意志以及保证乡村社会有效运转提供了可能。“数字”作为信息社会的新“文字”,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以数字技术、数字信息、数字权力等形式助力政府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通过对“文字下乡”和“数字下乡”的考察及比较发现,“文字”和“数字”作为不同时期的现代性符码进入乡村社会,促进了现代性价值在乡村社会的传布和发展,政府治理行为随之表现出治理技术理性化、治理面向服务化和治理内容精细化的转变。
关键词:
文字下乡 数字下乡 乡村建设 政府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毛柯予 朱高宏
在乡村环境治理中融入村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和环境态度,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乡村企业和村民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多主体协同治理中的权责分摊及竞合关系,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利益相关主体的演化轨迹,揭示其协同治理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1)各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相互影响,任何一方行为策略的变动将同时对另外两方的策略选择产生影响。乡村环境治理不能仅依赖于政府与企业,村民的参与力度也会有效影响博弈结果。(2)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核心考虑在于参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短期上,政府应加大对不参与污染治理企业的处罚力度;长期上,政府需有效增加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补贴,扩大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正面效应。(3)政府对企业治理行为无法完全监管,村民参与能显著增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间接影响企业参与环境治理效果。
关键词:
乡村环境 协同治理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毛柯予 朱高宏
在乡村环境治理中融入村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和环境态度,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乡村企业和村民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多主体协同治理中的权责分摊及竞合关系,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利益相关主体的演化轨迹,揭示其协同治理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1)各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相互影响,任何一方行为策略的变动将同时对另外两方的策略选择产生影响。乡村环境治理不能仅依赖于政府与企业,村民的参与力度也会有效影响博弈结果。(2)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核心考虑在于参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短期上,政府应加大对不参与污染治理企业的处罚力度;长期上,政府需有效增加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补贴,扩大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正面效应。(3)政府对企业治理行为无法完全监管,村民参与能显著增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间接影响企业参与环境治理效果。
关键词:
乡村环境 协同治理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雷 雷望红
我国农村基层党建正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通过基层党建由虚入实的转换,逐步形成基层党建实体化的局面。我国基层党建实体化的路径,是通过党建工作外部化和党建内容本地化得以实现的。基层党建实体化对于乡村善治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核心机制在于激活村庄政治金字塔结构中的不同主体,即通过促进干部党员能力提升、形塑普通党员政治认同、提高普通群众动员能力,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有效沟通。基层党建实体化有助于实现国家政策的切身性传播、乡村秩序的协调型治理和乡村建设的多主体参与,由此构筑乡村社会善治良序的格局。
关键词:
基层党建 实体主义 主体激活 乡村善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雷 雷望红
我国农村基层党建正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通过基层党建由虚入实的转换,逐步形成基层党建实体化的局面。我国基层党建实体化的路径,是通过党建工作外部化和党建内容本地化得以实现的。基层党建实体化对于乡村善治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核心机制在于激活村庄政治金字塔结构中的不同主体,即通过促进干部党员能力提升、形塑普通党员政治认同、提高普通群众动员能力,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有效沟通。基层党建实体化有助于实现国家政策的切身性传播、乡村秩序的协调型治理和乡村建设的多主体参与,由此构筑乡村社会善治良序的格局。
关键词:
基层党建 实体主义 主体激活 乡村善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赵艺
本文以"善治"理论为核心理论,力求利用"善治"理论解释和探究土地财政这一问题。基于政府在实现"善政"目标的过程中,发现自身行为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结合"善治"理论,最终能够在实现"善政"的目标下,理顺政府自身的身份地位,从"善治"理论层面完善土地财政各主体行为,革新土地财政问题的有效治理和发展路径,达到丰富政府"善治"理论在土地财政方面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善治理论 地方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