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8)
2023(11948)
2022(10031)
2021(9591)
2020(7939)
2019(18119)
2018(17507)
2017(33943)
2016(17926)
2015(19963)
2014(18987)
2013(18768)
2012(17874)
2011(16200)
2010(16384)
2009(15439)
2008(14980)
2007(13386)
2006(11790)
2005(10518)
作者
(46912)
(39325)
(39126)
(37314)
(25464)
(18608)
(17686)
(15065)
(14977)
(14207)
(13486)
(13122)
(12532)
(12469)
(12438)
(12154)
(11684)
(11438)
(11368)
(11070)
(9693)
(9412)
(9393)
(8940)
(8918)
(8819)
(8552)
(8483)
(7873)
(7731)
学科
(78622)
经济(78551)
管理(59344)
(57495)
(47507)
企业(47507)
方法(36328)
数学(33025)
数学方法(32772)
中国(24907)
(21997)
(20954)
技术(17940)
(17887)
贸易(17876)
(17487)
(17280)
业经(15959)
(13717)
银行(13709)
农业(13658)
地方(13599)
(13439)
(13256)
(13212)
金融(13212)
技术管理(12874)
环境(12202)
(12094)
(11547)
机构
大学(251782)
学院(250956)
(120656)
经济(118757)
管理(103176)
理学(89123)
理学院(88296)
管理学(87411)
管理学院(86889)
研究(85642)
中国(68318)
(57031)
(51487)
财经(44610)
科学(44412)
(40935)
(40364)
中心(39091)
经济学(38747)
(36334)
研究所(36065)
经济学院(34985)
财经大学(33304)
北京(33051)
(32630)
(30792)
(29992)
业大(29874)
师范(29780)
商学(28965)
基金
项目(163908)
科学(133617)
研究(125349)
基金(123896)
(105423)
国家(104600)
科学基金(92115)
社会(85443)
社会科(81454)
社会科学(81438)
基金项目(63822)
(60937)
教育(57540)
自然(55851)
自然科(54693)
自然科学(54684)
自然科学基金(53821)
(51407)
资助(51133)
编号(48065)
成果(39807)
(39602)
(39075)
国家社会(36819)
重点(36275)
创新(36176)
(35547)
教育部(34934)
课题(34000)
人文(33692)
期刊
(129243)
经济(129243)
研究(81795)
中国(50603)
(43127)
管理(41086)
科学(31270)
学报(29127)
(29018)
(28645)
金融(28645)
教育(25744)
大学(24101)
经济研究(23135)
财经(23003)
学学(22466)
技术(21586)
(19811)
农业(19745)
业经(19250)
(16847)
问题(16728)
国际(14508)
技术经济(14145)
世界(13973)
(12517)
统计(12499)
科技(11914)
(11858)
商业(11290)
共检索到382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李嘉琪  
以市场引导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绿色采购政策,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政府需求在引导企业绿色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政府采购是环保产品市场重要的需求来源,绿色采购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市场竞争增加和绿色研发风险降低是关键作用机制,需求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竞争和创新风险敏感的企业样本中。作为需求侧环境政策,当政府购买力增强、绿色技术需求明确和最终需求距离越短时,绿色采购对绿色创新的引导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虽然绿色采购政策效果显著优于同类环境规制,能够推进产业整体的绿色化转型,但主要激励了环境技术的扩散而不是突破。上述结论揭示了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及作用途径,表明政府需求对市场需求的带动作用是绿色采购成为刺激创新有力工具的重要原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先锋  郑酌基  尹玉平  肖远飞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一次制度创新赋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尝试,对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应用多期双重差分(DID)与三重差分(DDD)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效驱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该结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等多项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保护政策与创新驱动政策存在协同作用,政府环保注意力越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用越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中部地区与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政策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加快高水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华  杨彬  
以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为基础,利用欧盟9国1993~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公开采购能够有效驱动技术创新,研发经费和人员投入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由于缺乏竞争性和针对性,政府采购总额与专利数量之间负相关。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我国现阶段应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中技术采购的力度,并采用配套措施提高技术采购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铁  黄娅娜  
需求引致创新这一理论虽然得到普遍认可,但鲜有微观实证考察市场需求与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体制变革和市场经济改革等制度冲击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提高和贫富分化,从而导致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升级,这一发展契机为需求引致创新理论的实证检验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实验。本文通过中国城镇居民收支调查数据构造家电消费的市场规模变量,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相关行业进行匹配,检验了1996—2009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家电市场规模的扩大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提高。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处于产业萌芽成长期的企业创新对市场规模的反应非常敏锐,而处于产业停滞衰退期的企业市场规模带来的收益反而削弱了其创新动力。市场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和超前性,过去的市场需求有利于提升当期的创新投入,而未来可预见的市场需求既有效促进了创新投入的提高,也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为需求引致创新理论提供了实证检验,挖掘了其微观影响机制,为总需求管理中的创新支持政策制定提供了事实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怀锦  刘斯琴  
借助2017年开始设立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4—2020年我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活跃度,对于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的企业,该政策的绿色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明显;企业声誉风险和融资便利性是该政策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活跃度的两个重要渠道;并且上述结论在非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以及环境规制较弱的样本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及复制和推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游家兴  吕可夫  于明洋  
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环境正向外部性特征,能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然而,现实中如何有效解决公司绿色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始终是一大挑战,决策制定者面临着刚性的命令型政策和柔性的市场型政策两种手段的权衡与取舍。本文以作为市场型政策典型工具的政府绿色采购为切入点,通过手工收集中国政府采购网站公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等,从绿色创新角度探究市场型政策工具的实际效果。实证研究发现,当公司进入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后,其绿色创新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机制分析发现,进入政府绿色采购清单有助于公司缓解融资约束,并且激励公司关注环境问题、加大环保投入。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公司当年获得政府采购合同金额越多、获得政府环境补贴越多,以及关于该公司的绿色新闻报道越多、公司所在地政府对环境关注度越高时,市场型政策工具的绿色创新效果越好。拓展性检验发现,进入政府绿色采购清单还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能够促进同行业以及同城市其他公司的绿色创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理解市场型政策工具的绿色创新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微观经验证据,为如何激发公司绿色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万筱雯  杨波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了推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和全球经济绿色复苏,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本文以开展跨国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外循环能够提升绿色创新能力,主要原因是跨国并购不仅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和海外业务的扩张,还促使企业实行自愿型环境规制。此外,企业环境责任可以对跨国并购影响绿色创新能力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但是企业过高的供应商集中度或客户集中度会削弱跨国并购对绿色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同时,企业所有制、所属行业、地理区位等异质性因素,使得跨国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可见,跨国并购起到了衔接国内外循环的作用,该结论为中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利敏  廖菁华  谢振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且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有效驱动了绿色产业中的小规模、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相较于无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有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绿色发明创新的影响在两组样本中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挖掘和培育市场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引导实质性绿色创新,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进辉  戴芷歆  巫奕龙  
在当前国家持续推进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和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亲清政商关系是否能够发挥绿色治理效应从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这一问题尚待深究且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10129个年度观察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城市的亲清政商关系水平越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越高,即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了“增量提质”效应。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亲清政商关系通过强化高管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加政府补助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动机和能力,具有“意识效应”和“资源效应”。进一步,本文发现亲近和清白的政商关系均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亲近政商关系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创新效应在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高和经济注意力低的地区、媒体关注度高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表现得更强。最后,绿色创新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绩效和财务绩效。总之,本文丰富了亲清政商关系微观经济后果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能够为我国“十四五”时期持续提高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水平、推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文普  陈斌  
笔者运用2001年~2009年中国31个省级环境专利面板数据,通过非线性设定探讨了环境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政策总体上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这也支持了引致创新假说;知识水平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影响。我们还发现,环境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具有动态性,因而,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金环  于立宏  徐扬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约束等政策背景下,将绿色金融创新政策纳入高质量发展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的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绿色金融创新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抑制了企业生产率提升。进一步地,该政策对生产率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重污染企业,而重污染企业在政策倒逼下形成了超过遵循制度成本的“补偿性收益”。机制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引致的信贷资源错配效应与策略性政策套利行为是试验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关键诱因,而金融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要素市场扭曲的改善则有助于缓解绿色金融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完善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会珍   李伊璞  
基于2006—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支持实现其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重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科技支出较高与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会珍   李伊璞  
基于2006—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支持实现其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重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科技支出较高与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渤  余良如  
针对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的作用关系和研究分歧,以创新链划分企业创新活动,对4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政府采购与技术研发中度正相关,与成果转化强正相关;融资约束与信号传递在政府采购与技术研发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且信号传递部分中介了政府采购与成果转化的关系。文化背景仅负向调节了政府采购与技术研发的关系,产业类型对这一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政府采购协定(GPA)参与方属性及其与长期导向的交互均正向调节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数据特征负向调节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以上结论验证并拓展了相关研究,为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和政府采购政策设计提供了参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师奕  武威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背景下,发展预期不稳与绿色转型动力不足成为制约企业绿色创新变革的根本阻碍。本文立足于企业绿色转型的现实制约,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发现,政府采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主要通过改善企业正向发展预期、强化融资扩张发展偏好、降低经营业绩波动等机制,发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支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采购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异地采购、非重污染行业、内部控制完善及环保违规程度较高的企业。本文研究结论对政府采购政策的推行完善和企业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