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2)
- 2023(8991)
- 2022(7487)
- 2021(7152)
- 2020(5907)
- 2019(13810)
- 2018(13153)
- 2017(25985)
- 2016(13855)
- 2015(15509)
- 2014(15320)
- 2013(15508)
- 2012(14608)
- 2011(13500)
- 2010(13241)
- 2009(12346)
- 2008(12111)
- 2007(10689)
- 2006(9052)
- 2005(8340)
- 学科
- 济(68287)
- 经济(68217)
- 管理(40190)
- 业(37240)
- 方法(35564)
- 数学(33101)
- 数学方法(32957)
- 企(29158)
- 企业(29158)
- 中国(19396)
- 财(17805)
- 农(15585)
- 贸(15386)
- 贸易(15376)
- 易(15034)
- 制(12894)
- 融(12053)
- 金融(12053)
- 银(11406)
- 银行(11399)
- 行(10977)
- 学(10780)
- 业经(10761)
- 务(9635)
- 财务(9626)
- 财务管理(9603)
- 出(9342)
- 企业财务(9330)
- 农业(9243)
- 地方(8980)
- 机构
- 大学(207867)
- 学院(202278)
- 济(101715)
- 经济(100305)
- 管理(79461)
- 研究(73045)
- 理学(69071)
- 理学院(68367)
- 管理学(67654)
- 管理学院(67247)
- 中国(59439)
- 财(47688)
- 京(42843)
- 财经(38759)
- 科学(38555)
- 经(35879)
- 所(35803)
- 经济学(35003)
- 中心(32924)
- 研究所(32255)
- 经济学院(31752)
- 农(30337)
- 财经大学(29627)
- 北京(27415)
- 江(26989)
- 院(25893)
- 业大(25813)
- 农业(23909)
- 商学(23113)
- 范(22970)
- 基金
- 项目(134472)
- 科学(108864)
- 基金(105439)
- 研究(96800)
- 家(92058)
- 国家(91426)
- 科学基金(78844)
- 社会(68036)
- 社会科(65059)
- 社会科学(65043)
- 基金项目(54182)
- 自然(49182)
- 自然科(48182)
- 自然科学(48171)
- 自然科学基金(47428)
- 省(45992)
- 资助(44723)
- 教育(43922)
- 划(40504)
- 编号(34749)
- 部(33507)
- 国家社会(30889)
- 重点(29996)
- 教育部(29695)
- 成果(28650)
- 中国(28252)
- 人文(27944)
- 发(27821)
- 创(27690)
- 性(26773)
- 期刊
- 济(102070)
- 经济(102070)
- 研究(64574)
- 中国(36645)
- 财(36031)
- 学报(29650)
- 管理(29165)
- 科学(28805)
- 农(25755)
- 融(24308)
- 金融(24308)
- 大学(23311)
- 学学(22234)
- 财经(21139)
- 经济研究(19046)
- 经(18198)
- 农业(17373)
- 贸(14948)
- 问题(14135)
- 技术(13795)
- 国际(13225)
- 教育(13152)
- 业经(12749)
- 世界(12609)
- 理论(11955)
- 统计(10929)
- 技术经济(10500)
- 业(10421)
- 实践(10345)
- 践(10345)
共检索到302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冰 蒋殿春
本文试图通过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证明:在转型经济背景及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预期业绩缺乏吸引力的条件下,要发展证券市场,政府必须在初期通过隐性制度的形式,承诺投资者一定的投资收益率,而这种隐性承诺制度主要是靠声誉机制在维系;随着完成上市的国有企业数量增多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政府兑现其承诺的潜在利益降低,成本却在急剧扩大,最终到达某一临界时点,政府将背弃其承诺,逐步撤销其对投资收益率的控制;在政府隐性承诺撤销的情况下,市场必将陷入一段长时期的低迷。
关键词:
隐性承诺 证券市场 声誉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梦根 毛小元
直观上,中国证券市场中不同公司股票价格常常齐涨同跌。本文以2002—2004年间沪深两市88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中国证券市场股价联动效应开展实证考察。从统计上看,中国证券市场股价波动中公司特质信息的影响平均占到52%左右,而公司层面与行业层面信息的影响合计占到60%左右。在样本期内,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逐年提高,中国证券市场股价联动特征呈明显的减弱趋势。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经营绩效好的公司一般股价信息含量较高,而且投资者在传播公司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市场交易越活跃的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越高,价格联动性则越弱。相反,资产规模大、流通股本大的公司股票价格波动与市场价格走势往往越一致,股价联动效应...
关键词:
股票价格 联动效应 股价信息含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梦根 曹凤岐
资产定价历来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从文献上看,研究者们更多地是从收益序列的分布特征角度展开分析,较少关注市场中不同证券之间的价格关系。实际上,证券市场中不同证券的价格彼此密切相关,形成特定的价格冲击传导机制。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新兴市场中,投资者受政策预期主导,决策与行为趋同,客观上强化了股价冲击传导的动态作用机制,整个市场表现为“板块联动”“、股价齐涨同跌”现象显著。实证研究表明,上海证券市场不同行业板块之间股价存在着明显的联动特征,新息(innovation)对股价的影响一般将持续4 ̄5周左右。尽管不同板块在价格冲击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但证券市场股价波动的市场性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梦根
理论上,证券市场常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本文选取工业增加值、广义货币供应量(M2)、消费者景气指数和国房景气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深入考察了宏观经济与沪深两市股价走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股价指数波动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性特征,中国证券市场与国民经济之间尚未呈现出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证券市场并未发挥“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这也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宏观协调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宏观经济 经济晴雨表 协调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再斌 匡霞
政府隐性担保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基础,也是市场风险聚集的根源。这种隐性担保通过一系列制度性安排造成市场主体过于追求市场隐含的政策性租金而忽视对市场价值体系的培育与发现,造成市场事前筛选和事后监督机制失效,使投资者决策面临更加不稳定的环境,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海静
广泛存在于证券市场的公开承诺发端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大量出现于股权分置改革期间,并一直沿用至今。现行法律在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承诺"一词,存在着性质不清、构成要件不明等问题。对公开承诺的法律调整,一方面,要尊重现行制度和规范,凡是能够纳入现行规范体系的,要立足现行制度来解决,保持规则的一致性,避免承诺滥用;另一方面,要尊重国内证券市场实践,对现行制度无法容纳的承诺类型,要厘清其性质,明确其责任。证券市场公开承诺应当严格限定在对公众之单方允诺的范畴内,通过对承诺的意思表示、作出主体、相对人信赖等要件的剖析,可以将现有承诺中不符合对公众之单方允诺要件的事项甄别出来,将其回归至法定义务、合同义务、前瞻性信息等既有法律制度之中,唯此方能溯本清源、实现承诺之立法价值。为了确立证券市场对公众之单方允诺的法律效力,一是要在民事基本法的法律行为部分一般性地明确单方允诺的法律地位;二是要对《证券法修订草案》139条作进一步改进,将该条中的"承诺"修改为"单方允诺",并确立单方允诺之债不履行的责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海冰
本文试图通过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的思想说明,在转型经济背景及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预期业绩缺乏吸引力的条件下,要发展证券市场,政府必须在初期通过隐性制度的形式,承诺投资者一定的投资收益率,而这种隐性承诺制度主要是靠声誉机制维系;但是,随着完成上市的国有企业数量增多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政府兑现其承诺的潜在利益降低,成本却在急剧扩大,最终到达某一临界时点,政府将背弃其承诺,逐步撤销其对投资收益率的控制;在政府隐性承诺撤销的情况下,市场必将陷入一段长时期的低迷。
关键词:
隐性承诺 证券市场 声誉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刘磊 李婷
马科维茨给出了风险规避型投资者最优投资组合的解,并论证了组合投资的风险分散功能。然而组合投资是否只是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专利"呢?本文依据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的研究范式,在充分讨论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投资组合选择最优解的基础上,分别剖析了风险规避、中性、追求型三类投资者投资组合选择行为,以此为依据来探讨均衡条件下证券市场运行特征,并相应给出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哪类风险偏好型投资者,都存在可供选择的最优投资组合方案,只是风险追求型投资者的最优解复杂一些,风险中性型投资者将选择ETF工具代替市场组合,且他们的选择行为对市场运行不产生影响,市场运行完全由风险规避和风险追求型投资者的行为决定,虽然我们从投资组合选择的差异上无法区分个体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类型,但我国证券市场整体却表现出明显的风险追求型特征。
关键词:
投资组合 风险偏好 有效边界 无差异曲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青 王春生
汇率变动与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从利率、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心理预期等方面对该问题作出论述。了解汇市与证券市场的关系,有助于处理好人民币汇率稳定与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关键词:
汇率,利率,相关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海静 万国华
证券市场公开承诺的监管应在类型化的前提下依对公众之单方允诺之法理逻辑展开。该类承诺究其本质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私的法律关系,却由于证券市场的特殊性,超越了相互制约和自主抗辩的私法自治理念,具有了外部监管和强制监管的正当性。公开承诺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承袭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特征,表现为政府监管强势,自律监管较弱。《证券法》修改在构建公开承诺的监管制度时,应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将有限的政府监管放在利用公开承诺实施欺诈交易的行为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顾娟 丁楹
价值成长效应是国外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从 1994年 1月3日到 2 0 0 1年 12月 30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价值型 /成长型股票的异同 ,得到以下三个结论。首先在本文研究的时间阶段 ,中国证券市场上价值成长效应基本不存在。其次 ,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对股票价格收益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最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对公告中的基本面信息并不存在过度反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爱民
本文以1993-2003年期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对价值投资进行了实证检验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的有效性与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和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呈正向关系。表明我国股市及投资者日趋成熟,关注内在价值的投资理念正逐渐被市场选择。
关键词:
价值投资 市盈率 风险改变 过度反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汉文 陈向民
本文对事件研究法在证券市场上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讨论 ,采用模拟抽样的方法对广泛采用的 3种基本模型结合中国证券的交易数据进行了经验比较 ,结果显示了市场模型的局限性以及均值调整模型在中国市场上的某些优势。
关键词:
事件研究法 模型 比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国艳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变更事件逐年增多。审计师变更作为证券市场中的重大事件,理性的市场应在基于及时、充分和正确的信息披露基础上对这一事件作出相应的市场反应。本文对A股市场中审计师变更这一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和相关的政策建议,提出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针对审计师变更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市场反应 信息披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真真,周焯华
本文构建了投资者与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包括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说明在非有效的市场环境下,政府不应过度利用政策引导市场,而应保持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投资者可以根据政策性质来反向推断市场走势。若投资者能事先发现政策信号,就能够获得更大来自股价异常波动带来的收益。
关键词:
过度反应 价格反向修正 动态博弈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