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8)
- 2023(2663)
- 2022(2272)
- 2021(2315)
- 2020(2056)
- 2019(5019)
- 2018(5181)
- 2017(9454)
- 2016(5232)
- 2015(5662)
- 2014(5848)
- 2013(5481)
- 2012(4880)
- 2011(4260)
- 2010(4674)
- 2009(4508)
- 2008(5056)
- 2007(4273)
- 2006(3916)
- 2005(3733)
- 学科
- 管理(17006)
- 济(15868)
- 经济(15835)
- 业(12448)
- 企(12003)
- 企业(12003)
- 财(11545)
- 制(7957)
- 家(6383)
- 国家(6292)
- 体(6029)
- 务(5839)
- 财务(5834)
- 财务管理(5810)
- 中国(5540)
- 财政(5428)
- 体制(5378)
- 企业财务(5335)
- 银(4420)
- 银行(4418)
- 政(4274)
- 方法(4224)
- 业经(4177)
- 农(3942)
- 行(3935)
- 会计(3923)
- 融(3921)
- 金融(3921)
- 国家机关(3868)
- 机关(3868)
- 机构
- 学院(64643)
- 大学(63847)
- 济(27810)
- 经济(27199)
- 研究(25074)
- 管理(23254)
- 财(21413)
- 中国(20722)
- 理学(18866)
- 理学院(18672)
- 管理学(18516)
- 管理学院(18363)
- 京(14235)
- 财经(13876)
- 所(13532)
- 经(12416)
- 科学(12379)
- 江(11353)
- 研究所(11087)
- 中心(10967)
- 财经大学(9905)
- 北京(9583)
- 会计(9369)
- 院(9081)
- 州(8453)
- 范(8375)
- 师范(8324)
- 省(8146)
- 经济学(8141)
- 农(8082)
共检索到120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新蓉
政府通过对公共资源的控制和运用,履行政府的受托责任,然而目前政府预算会计主要反映政府的预算收支,对政府其他资源的获得及其运用的效率和效果没有作完整的反映,"责不清,无从问。"文章从政府问责与政府受托责任的联系出发,以利益相关者视角,比较企业责任和政府责任核心价值的发展变化,考量政府责任与企业责任的差异,结合政府特性,提出构建独立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并基于多元问责视角阐述政府会计应该提供的会计信息思路,旨在通过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来解除政府受托责任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诉求及责任追究。
关键词:
问责 政府财务会计 权责发生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建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湘林
高校问责的目的,是通过奖惩等措施使高校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且改进自身工作、提升教育质量与服务的品质。世界范围的问责制改革包含韦伯式科层制改革、市场化改革、独立问责机构和社会问责四种形式,其中,社会问责是问责制发展新的有效形式。目前,本科教学评估这种中国高校问责制采取的是一种政府机制,社会基本不参与。设计公众参与机制,建立高校社会问责制,通过社会问责来加强政府对高校问责,应是中国高校问责制的改革趋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文钊 毛寿龙
从公共行政学的视角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政府不断变革和调整的30年。政府改革,尤其是中央政府改革,提供了另外一个看待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视野和角度。30年来,中国先后进行过6次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但是,政府改革问题仍然是中国当前和今后所面临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从社会秩序转型与中国政府改革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回顾历次机构改革的历程,找出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逻辑,分析当前中国政府改革所面临的局限和约束,并指出未来中国政府改革的可能发展趋势。在理论逻辑方面,主要试图利用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中国政府改革的微观和宏观动力,并简要对中国政府最新的改革"大部制"进行简要评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百齐 王勇
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最直接的诉求是化解政府失灵,以及由此引起的公众信心危机,因此,改革首先从效率取向的政府再造运动开始。虽然发端于行政领域,但是这种改革最终却带来了以地方治理、地方自治、直接民主等为标志的地方民主政治新气象。不过,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也同样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方面。
关键词:
西方国家 地方政府改革 地方治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何晴
美国地方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尝试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从美国国际市县管理协会对全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进行的专项调查中可见美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应用、政府对购买服务的监管等经验做法,以及对中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供给机制 政府购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明喜
本文从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及国家治理改革视角探讨了我国政府科技事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围绕提高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二是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四是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五是围绕增强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六是理顺中央科技事权与地方科技事权的关系;七是从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
关键词:
科技事权 科技创新 国家治理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勇
近一、二年来,我国为进一步加强政府财政收支管理,广泛深入地探讨并积极试点和稳步推进了一些新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有关做法正进一步完善并逐步推广或实施。本文拟对我国政府财政收支管理若干问题的改革趋势谈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
财政收支管理 改革 趋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沃克
2007年8月26日下午,美国审计长沃克先生受聘为南京审计学院名誉教授仪式暨演讲会在南京审计学院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在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院长王家新教授向沃克先生颁发了南京审计学院名誉教授证书和校徽。沃克先生作了题为《提高政府绩效,增强政府问责和前瞻能力》的演讲。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沃克先生在演讲中结合美国绩效审计工作的实际着重阐述如何提高政府绩效、增强政府问责能力和前瞻能力的问题。他认为最高审计机关应在激励、透明和问责三个要素作用下实现效率和可信度的最大化,并促使政府改善绩效、聚焦于长远问题的解决。他的演讲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思考和改进中国政府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峰 周和忠
一、政府会计现状分析(一)会计核算方法滞后现行会计核算方法滞后,不能全面真实反应政府的资金运动,记账基础采取收付实现制,无法体现政府的"隐性债务",弱化了风险和责任意识,信息披露不及时、充分,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敬涛 陈志斌
本文着眼于我国日益凸显的公共品短缺问题,剖析公共品供给、政府治理、政府问责与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之间的关联脉络,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公共品视角对我国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进行系统探讨。研究认为,政府作为公共品的主要责任主体,在问责缺位的体制环境下往往存在投机倾向,应辅以健全的政府问责机制进行监督和约束。将公共品供给责任以政府负债的形式予以披露是助力政府问责的有效途径。对于政府公共品负债,应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层主体分别进行披露;以政府资产负债表为主要披露载体,并辅以表外披露的形式;依据公共品短缺程度的不同有选择地以渐进式披露为主,稳健式披露为辅;同时要综合兼顾信息披露与绩效评价、政府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晨明
影响政府会计改革的环境因素问题是“政府会计国际比较研究”(CIGAR)中的重要命题。政府会计环境的变化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并且能有效地评价政府会计改革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对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目的是勾勒出此类研究的框架,以明晰研究思路,更好地指导未来的研究。
关键词:
政府会计环境 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回顾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孟龙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发布将给今后的政府会计核算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准则规定的基础上,探讨该准则的适用范围,研究政府会计与财务会计、预算会计、成本会计的关系,并认为"准则+制度"是目前比较好的过渡做法。
关键词:
政府会计 基本准则 预算会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志洁 王茂庆
问责制被运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领域,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现行制度看,问责监管集中在隐性债务领域,显性债务领域存在问责缺位问题。由于显性债务规模急剧扩张、偿债压力日益显现、债务风险愈加现实,应当确立对隐性债务进行风险问责、对显性债务进行绩效问责的合并问责监管,同时积极推进问责监管的制度化、法治化,并确立穿透式监管原则。
关键词:
隐性债务 显性债务 问责监管 制度完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建南 阎波
根据面向全国政府绩效评估专家的德尔菲调查信息,分析了我国市级地方政府问责主体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发现,德尔菲专家认为不同问责主体的地位存在差异;在未来三年内,党委及其部门的问责主体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统计局、审计局等绩效信息收集专业机构的地位将有所凸显,同时学术专家和政协的问责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多的重视,而对于国内一度备受瞩目的"公众问责政府"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发展趋势并不明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