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5)
2023(8062)
2022(6414)
2021(5783)
2020(5158)
2019(11199)
2018(11003)
2017(21928)
2016(11491)
2015(12601)
2014(12408)
2013(12416)
2012(11207)
2011(9674)
2010(9846)
2009(9410)
2008(9653)
2007(8976)
2006(7813)
2005(7527)
作者
(31099)
(25994)
(25974)
(24378)
(16848)
(12113)
(11828)
(10011)
(9819)
(9487)
(8856)
(8684)
(8396)
(8172)
(8129)
(7810)
(7791)
(7615)
(7409)
(7266)
(6445)
(6278)
(6093)
(5995)
(5806)
(5799)
(5777)
(5727)
(5086)
(4960)
学科
(76854)
(72178)
企业(72178)
管理(58196)
(54076)
经济(53999)
(24885)
业经(24667)
方法(24096)
(19315)
财务(19305)
财务管理(19280)
(19105)
企业财务(18280)
数学(16787)
数学方法(16725)
(15345)
技术(14889)
农业(14399)
(12816)
中国(12541)
(12496)
(12082)
企业经济(11974)
(11663)
经营(11330)
体制(10988)
(10988)
保险(10897)
理论(10581)
机构
学院(169783)
大学(162651)
(77551)
管理(76882)
经济(76352)
理学(65372)
理学院(64928)
管理学(64479)
管理学院(64155)
研究(45076)
中国(43104)
(42012)
财经(32515)
(32514)
(29606)
(26283)
(24775)
财经大学(24032)
经济学(23238)
商学(23223)
科学(23081)
商学院(23033)
中心(21945)
(21199)
经济学院(21129)
业大(20640)
经济管理(20596)
(20327)
北京(20177)
农业(19317)
基金
项目(104816)
科学(86067)
基金(80170)
研究(79266)
(66912)
国家(66257)
科学基金(60914)
社会(54416)
社会科(51673)
社会科学(51660)
基金项目(42289)
(41026)
自然(38679)
自然科(37905)
自然科学(37899)
自然科学基金(37354)
教育(34244)
资助(32452)
(32288)
编号(30742)
(29648)
(25748)
(23825)
(23511)
创新(23031)
国家社会(22802)
成果(22800)
重点(22221)
人文(21799)
(21790)
期刊
(90303)
经济(90303)
研究(51832)
(38170)
管理(34106)
中国(29577)
(23797)
(22005)
金融(22005)
科学(19001)
财经(17057)
业经(16767)
学报(16695)
农业(16201)
技术(15935)
(14567)
大学(14468)
学学(14263)
经济研究(13951)
财会(12263)
技术经济(11484)
(11236)
问题(11014)
会计(9963)
现代(9951)
商业(9372)
世界(8944)
经济管理(8796)
(8637)
通讯(8211)
共检索到256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甦叶   翟淑萍   缪晴  
以2009—2020年沪深A股非ST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政府采购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可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违约风险。影响机理检验证实,政府采购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抑制违约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采购的效应差异与政府角色、采购行为、地区发展及企业自身特征的异质性有关,政府采购对企业违约风险的治理效应在政府单位层级和治理水平较高、异地采购和自行采购、地方债务规模较小和数字金融发展欠佳、中小型规模、处于成长期和市场地位低的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倪筱楠  温佳瑜  张键  
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路径的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分析师关注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当企业为非国有性质、由非“四大”审计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其ESG表现更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从企业ESG表现的视角探究了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为防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飞   陈超群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问题凸显,国有股权参股为化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选取2013~2021年我国A股上市民营控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进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国有股权参股、企业ESG表现和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或董监高具有金融背景时,国有股权参股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守海  徐晓彤  刘烨炜  
本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且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基于企业微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主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代理成本三条路径实现。本文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全面地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效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婷   俞毛毛   范瑞  
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提升传统金融服务实体企业的效率,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文章使用2010—2021年中国商业银行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并与上市公司财务与银行贷款明细数据进行匹配,构造出银行金融科技指标,分析其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首先,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其次,从影响机制上看,在资金需求侧,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提升企业财务质量;在资金供给侧,会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增强银行信息甄别能力。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规模较小的银行以及非国有六大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债务违约的降低效应更为显著;对于成长型企业,上述效应相对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改善企业营业利润率,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投融资效率,有效解决银行无序竞争产生的负面影响。文章研究结论拓展了信息不对称、金融错配以及企业债务违约相关理论的经验证据,对促进新业态下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降低信贷违约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峰  高明华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自建的政治关联指数衡量政治关联程度的强弱,分析资本市场上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可以显著降低民营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且"地方政府背景"政治关联的这种降低作用比"中央政府背景"政治关联更显著;在政府干预越严重的地区,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效应越显著。这表明,政治关联作为一种非正式机制可以缓解落后制度对民企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有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但是,政治关联对全社会来说是有成本的,本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和法制水平负相关,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执法水平,以限制政治关联的作用空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文雯  胡慧杰  李倩  
"国家队"持股在起到稳定资本市场作用的同时,能否对微观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运用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国家队"持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队"持股能显著降低企业风险,且上述影响在代理成本较高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对影响路径的分析发现,"国家队"持股主要通过改善外部信息环境、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来降低企业风险。上述结论在使用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和公司固定效应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本文拓展了"国家队"持股的经济后果研究,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春  雷振锋  李小林  
作为优化我国金融供给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金融市场开放为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基于局部均衡模型诠释了金融市场开放影响企业营运风险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7—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开放对企业营运风险影响的潜在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营运风险,该效应在资本密集型、制度质量较高、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非成长期企业样本中尤为明显;金融市场开放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及提高资本配置质量降低企业营运风险。本文不仅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而且对于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锡皓  陈佳馨  
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下限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贷款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研究发现: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不明显,但下限的放开却能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这种作用一部分是通过遏制"短贷长投"的渠道实现的;此外,异质性检验表明,下限放开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在规模小以及研发投入高的企业中更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乐才  
文章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问题以及目前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的主要做法进行了分析,指出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存在的不足,并就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的有序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乐才  何刚  
文章就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形成与治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浙江民营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现状表现为:企业的债务联结形式较为复杂、债务期限不合理、债务违约风险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企业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较大等。其次,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金融机构给与的支持不够、政府作用发挥不当、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过快、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对债务风险认识不充分等。再次,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对策包括: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降低资金成本、加大对赊销产品的管控力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率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金华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展   盛思思  
基于200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从数字化战略、平台、人才和文化四个维度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研究其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机制检验显示,投资效率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主要途径,表现为企业的投资效率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抑制作用越大;而企业经营风险和信息披露效率不会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拓展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权益资本成本下降能够增加企业的权益融资规模,对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应更全面地看待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的长期回报相联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慧毅  佟欣  
数字金融会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行为产生深刻影响。通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载体,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能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以及利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第二,证明了内外部因素对数字金融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调节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和分析师关注度均会在数字金融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第三,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而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第四,加入数字金融这一情境要素后发现,数字金融亦能有效调节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降低企业绩效这一现象。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数字金融背景下,如何避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发展至金融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男  周泽将  
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经营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因此寄希望于通过独立董事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外部支持的动机更为强烈。本文通过政府工作经历来刻画独立董事的社会关系网络,选择2007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独立董事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及制度环境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社会关系网络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实际税负,这一效应随着制度环境的完善呈现出减弱趋势。上述结论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现阶段消除社会关系网络干预和优化制度环境等相关政策对于实现税收公平的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