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61)
- 2023(18379)
- 2022(14982)
- 2021(13774)
- 2020(11591)
- 2019(25838)
- 2018(25650)
- 2017(49388)
- 2016(26861)
- 2015(30061)
- 2014(29807)
- 2013(29639)
- 2012(27251)
- 2011(24650)
- 2010(24685)
- 2009(23691)
- 2008(23647)
- 2007(21368)
- 2006(19129)
- 2005(17845)
- 学科
- 济(120098)
- 经济(119922)
- 业(100618)
- 管理(93918)
- 企(88292)
- 企业(88292)
- 方法(51797)
- 数学(42694)
- 数学方法(42474)
- 财(39597)
- 农(36500)
- 业经(36156)
- 中国(35915)
- 制(29967)
- 务(25270)
- 财务(25235)
- 财务管理(25191)
- 农业(24874)
- 贸(24548)
- 贸易(24533)
- 易(23978)
- 企业财务(23930)
- 体(21528)
- 银(21170)
- 银行(21130)
- 技术(20556)
- 行(20293)
- 融(19456)
- 金融(19454)
- 划(19407)
- 机构
- 大学(394112)
- 学院(394049)
- 济(176157)
- 经济(173109)
- 管理(155127)
- 理学(132850)
- 研究(132387)
- 理学院(131549)
- 管理学(130037)
- 管理学院(129297)
- 中国(106950)
- 财(87351)
- 京(83000)
- 科学(74565)
- 财经(68310)
- 农(66361)
- 所(66174)
- 经(62298)
- 中心(59802)
- 研究所(59009)
- 江(58964)
- 经济学(55583)
- 业大(54976)
- 北京(52697)
- 农业(52065)
- 财经大学(50722)
- 经济学院(50371)
- 院(47048)
- 州(46203)
- 范(45875)
- 基金
- 项目(251221)
- 科学(200022)
- 基金(187017)
- 研究(185030)
- 家(162589)
- 国家(161211)
- 科学基金(138686)
- 社会(123553)
- 社会科(117307)
- 社会科学(117279)
- 基金项目(97890)
- 省(94716)
- 自然(86393)
- 自然科(84417)
- 自然科学(84392)
- 教育(83417)
- 自然科学基金(83019)
- 划(80022)
- 资助(75789)
- 编号(72598)
- 成果(59898)
- 部(57782)
- 重点(56156)
- 创(54495)
- 发(53767)
- 国家社会(52973)
- 制(51521)
- 创新(50367)
- 教育部(50269)
- 课题(49713)
- 期刊
- 济(197549)
- 经济(197549)
- 研究(121767)
- 中国(78186)
- 财(70589)
- 管理(62156)
- 农(61841)
- 学报(57822)
- 科学(55019)
- 大学(45143)
- 融(42716)
- 金融(42716)
- 学学(42670)
- 农业(41622)
- 财经(35519)
- 教育(33442)
- 经济研究(32904)
- 技术(32188)
- 业经(32182)
- 经(30586)
- 问题(26785)
- 业(24726)
- 贸(24010)
- 技术经济(21018)
- 国际(20876)
- 世界(20680)
- 商业(18942)
- 现代(18721)
- 理论(17857)
- 版(17777)
共检索到602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紫意 杜鹏飞
目前企业数字化进展缓慢,政府采购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是否能推动企业数字化?为探究这一问题,本文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与企业数字化的因果关系及相关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采购促进了企业数字化,其对企业销售端数字化影响最大,对产品(服务)端影响次之,对经营端影响最小。机制检验发现:政府采购通过需求牵引效应、创新激励效应和资源获取效应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其中,政府采购主要通过创新激励影响企业数字化,需求牵引次之,资源获取最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赵帅 岳成浩
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构建文本和量化两个维度,利用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价值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各环节来看,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在不同企业集群中的异质性发现:相较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王袁晗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电子制造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沪深A股电子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驱动效果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文化程度较高或企业处于衰退阶段时,与国有企业相比,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推动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驱动效应也产生非对称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艺 张金昌
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匹配对应的数字金融和数字化转型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2)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通过人才引进和研发投入的途径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3)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的3个维度都能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使用深度作用最大;数字金融发展能促进企业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运用,对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没有显著影响;数字金融发展能促进大中型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外资、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小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抑制作用。因此提出:数字金融从广度朝深度的转变发展、完善数字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数字系统的产品化、扶持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促进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吴承骏 黄威
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系统性地研究了制造业数字化对中国不同收入分布企业工资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有助于企业工资收入的增长,但对高工资收入水平的企业影响最大,从而显著扩大了企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并且呈现出强烈的“马太效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制造业数字化对企业间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类型、地区分布、资本密集度和内部管理成本而异。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证明,制造业数字化通过生产率渠道、创新渠道和产出规模渠道扩大了企业间工资收入差距。本文为客观评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微观证据,对分配关系合理调整、制造业平稳数字化转型亦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谢卫红 刘瑾 张茜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重塑了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创新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效率的提升,价值共创是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价值共创在数字化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效率之间的中介作用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为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新争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克服“生产率悖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基于2010—2021年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水平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关系,数字化转型初期存在“生产率悖论”。机制检验表明,创新策略选择和要素配置效率是导致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U型关系的内生性根源,转型初期,数字化会降低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进而导致“生产率悖论”。拓展分析表明,较高的专业化和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帮助企业及早摆脱“生产率悖论”区间,而当资本密集度过高或过低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递减性更加显著。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创新策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强化专业化分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克服数字化转型中的“生产率悖论”至关重要。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悖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凯华 张海鹏 南士敬
本文通过将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拓展至企业层面,系统刻画了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程度及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尽管随着国内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提升背后却隐藏着国内服务数字化缺位束缚制造业发展的困境;无论是跨国对比,还是区分贸易类型,这种“大而不强”的特征都十分明显;考虑到数字服务经济效益高于数字产品,国内数字化水平结构失调很难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计量模型显示,市场潜力更加偏好于促进国内数字服务投入,外资渗透度更加倾向于利用国内数字产品替代国内数字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制造业低端锁定并存的现象,同时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罗艳梅 李秀媛 张全爽
本文采用2015—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战略激进度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激进程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更大、转型程度更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采取进攻型战略的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布局中主要倾向于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采取防御型战略的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倾向于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基于要素的细分行业实证结果发现,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和路径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治国 孔维嘉 李兆哲
在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视角下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绩效,可以为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现实依据。借助数字经济与企业发展相关理论梳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碳绩效的内在机制,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影响与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具有对碳排放总量的提升效应与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应;第二,路径检验表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生产扩张效应提升碳排放总量,通过技术进步效应降低碳排放强度;第三,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规模较大、高技术以及位于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更加积极的碳绩效。因此,应推进从能耗双控制度到碳排放双控制度转变,构建高效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以及更为绿色的制造业企业生产体系,广泛推行地区减排降碳产业政策试点工作,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合力,协同促进制造业企业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降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雷新途
专用性资产可以增进企业绩效,同时也决定了企业融资契约的安排,这是资产专用性的两类经济后果。通过考察企业资产是否具有专用性经济后果可以判断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进而可揭示企业内部财务冲突状况。本文以2005~2006年在沪深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期资产不具有资产专用性应有的两类经济后果,表明我国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不高。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我国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财务冲突的现实。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财务绩效 融资契约 财务冲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子尧 张莉沙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代理成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商业模式创新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代理成本的关系,企业业务复杂度在数字经济发展增加企业代理成本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代理成本的正向影响在内部信息环境较差、成长性高和注册所在地位于外围城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更显著。本文研究对于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剑培 时洁 顾乃华
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行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鲜有文献探究政府治理体系的数字变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政府采购合同60余万条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数字政府建设投资的视角构建指标刻画城市层面的数字政府建设水平,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效果在具有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的企业中更佳,且能够缩小企业间的治理效能差距。机制分析表明,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政企信息不对称和改善政企关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推动政府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偏爱本地企业提供数字产品和服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字化领域的制度壁垒。本文不仅丰富了政府治理行为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也打开了数字政府建设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黑匣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打造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的新格局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数字经济 政府采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隋小宁 焦帅鹏 王海军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方向,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所形成的数字化转型可能成为推动企业OFDI新的竞争优势。为此,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同时对OFDI规模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第二,从不同数字化转型成分来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应用对OFDI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特质风险,促进了企业OFDI决策的可能性;第四,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存在异质性特征,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等类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其OFDI决策影响更为显著;第五,利用工具变量法、改变核心解释变量衡量指标、增加滞后项、变更回归方法、时间分组等方式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文章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应用研究,为中国企业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优势,推动“走出去”战略走深走实,确保海外投资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行业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所有权性质、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科技发展如何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民营能源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识别的经验证据
数字赋能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政府采购如何影响产能利用率?——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经验发现
数字化转型、政府补助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来自各分行业的经验证据
政府采购如何影响中小企业金融资源获取?——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发现